A-A+

通胀在即能源看涨

2025-02-27 学习 评论 阅读
  

  通胀在即能源看涨  

  自金融海啸以来,美国的货币政策一直存在两难。为了刺激经济、增加出口、鼓励借贷,美国需要采用宽松的、促使美元贬值的政策;为了维护美元的霸主地位、维持世界对美元的信心、向全世界销售美元国债,美国需要强美元的政策。这两个政策目标方向相反,在前一阶段,美国既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由美联储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以刺激经济,又关注市场对美元的信心,在滥发美元上有一定节制,实际上是在勉强兼顾两个目标。  

  随着美国经济的沉屙不起,失业率始终在接近10%的高位徘徊,现行货币政策的刺激作用越来越小,社会的压力越来越大,两个目标明显无法同时兼顾,美国政府需要作出改变。由于强美元的政策意味着货币供应偏紧,很可能令经济更差,失业率雪上加霜,不符合美国政府的利益,因此,美国货币政策调整的方向看来只有一个:宁愿部分牺牲市场对美元的信心,也必须继续放松银根,刺激经济,缓解社会压力。  

   10月5日,芝加哥美联储行长埃文斯呼吁联储进一步推出大量宽松措施,幷支持美国通货膨胀暂时突破2%的目标,他的态度暗示美联储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极高。  

  从美国上一轮量化宽松放松银根的政策实行以来,我们观察到美国大量资金出于各种考虑仍停留在资本市场特别是国债市场里,未如美联储希望进入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受益有限,经济增长和失业率的改善都不明显,那么新的放松政策能解决经济问题吗?答案仍然值得怀疑。但可以肯定的是:进一步的宽松政策将影响市场对美元价值的信心,制造通胀预期,刺激热钱寻找保值渠道,如果因此影响到美国国债的销售,美联储可能需要直接印钞购买国债以稳定利率。  

  全球资金泛滥难避免  

  近期市场对美国进一步大量放松银根的预期,使美元汇率节节下挫。日元对美元出现急升,为了减低日本经济所受的影响,日本央行在市场干预日元升势,将利率降到0-0.1%的范围,幷推出5万亿日元左右的购买公债和其他资产计划,全面放松日元银根。  

  欧洲本身深受债务危机困扰,经济增长乏力,央行也一直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支持经济,面对美元汇率下跌的势头,欧洲只能继续维持宽松政策以避免欧元过度升值,打击出口。  

  美国、欧洲、日本是全球金融体系的主导者,他们同时放松银根,使全球资金泛滥难以避免。  

  新兴市场压力大  

  由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面临经济增长乏力、投资前景欠佳的问题,全球热钱将主要流向以中国、巴西、印度等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新兴市场面临货币升值和资产泡沫等过热问题。  

  热钱的流入将推高新兴市场国家的汇率,制造幷加剧新兴市场的资产泡沫,使通货膨胀更难控制。面对这些困难,各国都或多或少采取了一些措施以应对。过去数周南韩已入市推低韩圜,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已陆续放风随时出手干预,在南美洲,备受雷亚尔急剧升值压力的巴西,也干预汇市幷加税限制外资炒巴西国债,双管齐下。中国一方面坚持不让人民币快速升值;另一方面大力调控房地产,限制对房地产的投资。  

  这些措施虽然程度不同地减少了一些热钱的不利影响,降低了热钱流入的速度,但难以根本改变热钱充斥的局面。宽松的货币环境将加剧新兴市场的通货膨胀幷使之长期化,要控制通胀,央行可能需要加息。然而加息可能吸引更多的热钱流入,各国政府可能需要对热钱采取管制措施,限制其随意流动。  

  对汇率和资金流动的干预可能在国际社会引发争议和反制措施,使国际金融秩序更加混乱,加剧金融市场的波动。  

  资本市场和能源看涨  

  热钱在新兴市场有两个主要的投资方向:一是股市和债市;二是房地产市场。由于房地产市场关系民生,较为敏感,很多国家可能会限制外资投入,因此热钱可能更容易投资于资本市场。  

  由于中国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外资直接投资大陆A股和人民币债券有一定困难,所以希望投资中国企业的资金,很可能会选择利用香港股市投资内地企业,香港股市整体将受益上涨。  

  中国A股市场也将受益于宽松的货币环境,但考虑到通胀可能长期化,央行可能需要提高利率,适度收紧银根;而香港由于实行和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利息只能跟随美国,中短期没有加息的可能,且香港是自由市场,热钱进入没有障碍,因此港股整体表现可能强于A股。在资金宽松的背景下,香港的负利率情况可能长期化,房地产将进一步受到推动,香港政府需要考虑限制楼价升幅,保护民生。  

  商品市场是另一个可以保存价值的场所。黄金、白银、铜等贵金属因其资源有限和不可再生,黄金又具备一定的货币属性,在金融海啸以来屡创新高。但贵金属市场容量有限,无法吸纳巨额热钱。因此大量热钱可能会流向能源,石油是工业的粮食,具备通用性和稀缺性,进入冬季后,需求将会上涨,和贵金属相比,能源过往的升幅尚算温和,所以,未来能源价格上升的可能性极大。  

  鉴于美国过去的刺激经济政策成效有限,面对国内的巨大压力,美国政府很有可能采取极端宽松的货币政策。倘如此,全球通胀将无法避免,资本市场、商品市场可望上涨。  

标签:市场   美国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