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小岗村,人口在文革时期翻了一番
神奇的小岗村,人口在文革时期翻了一番
国际战士 于 2008-04-12 强国论坛
1958年开始“大跃进”,1959年就开始饿死人。小岗一共才120多人,三年“大跃进”,饿死了67人,死绝了6户。当时的农村,可以说家破人亡。
不只是小岗饿死人,全县都饿死人。凤阳县纪念馆说死了9万多人,实际10万人也不止。
---------------------
根据以上材料,小岗村在1962年估计不到60人。
在人人挨饿的情况下,
“以前地也少,全村1000多亩地,除了517亩包产地,其他的都荒掉了,没有人种了。大包干后,这些荒地都被利用起来了。”
1978年小岗村人口115人,比1962年翻了一番。人口年均增长4.5%。(
而凤阳县人口呢?
1954年----人; 1956年----人; 1958年----人; 1961年----人; 1962年----人; 1964年----人(人口普查); 1978年----人; 1982年----人(人口普查);
问题在于,1964年的普查人口是否就代表凤阳县实际人口——是否有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外流人口没有被算进凤阳县(1962-1964年的人口落差很显然是部分流民返乡而导致的)。因为在1964-1982年,全国人口仅仅从7亿出头变成10亿出头,而凤阳县人口增加高达2/3,即使有已经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70年代,凤阳县年均人口增长速度一直维持在3.5%以上,而这是传说中一直饥荒、人口外流持续不断的凤阳县,也就是说,实际上凤阳县那几年的人口增长速度还要高。
——这对一个持续饥荒的地方可能吗?
如果说一个小地方人口可能出现大偏差,那么,人口稠密的安徽省1961年人口低于3000万,而现在户籍人口已经突破6600万,而这是在经过改革后的严厉控制基础上,1978年安徽人口4800万,17年里居然增加60%,而据说饥荒时期死的以青壮年人口为主,也就是说,生育人口严重受损,可是,却丝毫没有影响安徽生育率。这可能吗?
有多少流民被算成当年冤魂?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