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战争宪政百年流变史
宪法战争 宪政百年流变史
:剑云拨雾
2008-2-26 16:15:55
中华立宪简史
中国学习西洋立宪,发端于鸦片战争,戊戌变法,慨然叹之,弹指悠忽已有150年的历史矣!颇多曲折,又今日立宪之论鹊起,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明前路兮。
第一次,西太后立宪,参照西洋君主立宪。
第二次,孙中山立宪,五权宪法,基本参照西洋议会立宪。
第三次,袁世凯立宪,核心是洪宪大皇帝,参照西洋君主立宪。
第四次,蒋介石立宪,核心是党政军统一于“蒋总统”参照西洋君主立宪。
第五次,毛主席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核心是“公有制工农联盟”
这期间,立宪大蠹旗下发生的事情和流变,太多太多,简述之:
清末新政,立宪是最响,也最持久的呼声。后世把当年推动改革的人,称为立宪派。其实,在当时,朝野上下,象点样的官绅合绅商,差不多都是立宪派,更不消说那些留洋回来的,新学堂出来的学生仔了。光绪二十七年初(1901),西太后和光绪尚在避难地西安,新政就揭开了序幕,第一项改革,就是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成外务部。这是迫于洋人的压力,经过义和团围使馆这么一闹,洋人不再容忍中国人当阿Q,明明一个外交部门,偏要宣称“总理各国事务”,好像把洋人家里的事都管了似的,于是中国终于有了一个跟西方接轨的政府部门。
其后拖拖拉拉,几年动静不大,无非是改改官制,抄一抄当年戊戌维新的旧稿。但是这一抄,抄得康有为、梁启超及其门徒很兴奋,立马高调鼓吹立宪,民间舆论,也跟着热闹,依托租界的纸,差不多都在跟着办在境外的《新民丛》的调子走。走在改革前列的人们,已经不满足于改改官制,出台几项奖励办学和工商的政策了,他们要求,制度要有一个根本上的变动,正经八本,跟西方接轨。
到了1904年,俄国人和日本人在中国的东北打了一仗,这仗,日本赢了,赢得很体面。在我们的教科书上,这是中国的耻辱,说人民都很愤怒,但是在当时,很多下层中国人,比如马贼张作霖和冯麟阁之流,在给日本人做密探,当然也有一些人在给俄国人做,其中某些倒霉的,被抓住了砍头,还被拍成了新闻片,不巧让在日本留学的鲁迅看到,沮丧得他弃医从文,这已经是后话了。我要强调的是,当时另一部分生活比较优越多中国人,尤其是热衷于改变的中国人,其实对日本人战胜很是兴奋。因为此前,凡是持保守观点的人,都认为俄国能赢,而持主张变革的人,大多认为日本能赢。日本的胜利,在变革派看来,不仅给黄种人争了口气,而且说明,在落后的东方,只要坚持变革,就可以由弱转强,而变革的关键,大家公认,是立宪。自然,日本能做到的,中国也能。从前甲午年,日本打败中国,已经让国人举国震惊,这次居然连西方强国俄国也打败了,国人这一惊,可是非同小可。
这一惊,也惊到了在颐和园纳福的西太后,因为自日俄和约签订,宫门之外,就不那么清静了。不仅张謇、汤寿潜这样的名绅开始鼓噪立宪,连朝廷的达官贵人,也坐不稳椅子,食指大动,思有所为。袁世凯和瞿鸿禨在官场上是政敌,明争暗斗无日或无,但此时却一致认为,我大清该立宪。甚至连名声一直不大好,却为西太后所倚重的皇家懿亲庆亲王奕劻,也附和袁世凯,半吞半吐地说着立宪的好话。地方大员,分量很重的湖广总督张之洞和两江总督周馥,也都对立宪表现出相当的热情。奏请立宪的折子,就这样一个又一个摆在了西太后老佛爷的案头上。
西太后老佛爷自逃难归来,脑子已经变得很开通了,整天介跟一群西洋贵妇(公使夫人)混在一起,看不惯也忍着,还时不时地赏她们一点中国的古玩。西方的非物质层面的玩意进来,对这老太婆来说,最担心的,一是皇家的位置,二是大局的动荡。
稍微懂点近代史的人都知道,清末的满族亲贵,多数都属于保守派。就世界范围而言,那时的西方各国的代议制,由于没有实现普选,基本上处于精英权力分享的层面,当时清朝的立宪,由于取法日本,更是保守,无非是在保留最多的皇家特权的基础上,把权力适度地面向官绅、绅商分享,尤其和是实力强劲的汉人精英分享。
西太后立宪,目的是大清朝万世千秋,结果是孙文革命,驱除靼子,那一套“满清朝宪法”,也就随着满清王朝寿终正寝。孙中山参照西洋议会立宪,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却因袁世凯而废除,因为袁世凯有北洋军为后盾。孙中山大怒,发动二次革命,南方讨袁护国军风起云涌,护国军就是护宪军,北洋军也不行,
那一套“洪大宪法”,也就随着洪宪大皇帝百日寿终正寝。北洋军内部分裂,无数“土皇帝”冒将出来,段祺瑞北京卖国政府,吴佩孚割据江淮吴越………列强在背后操纵,大有战国诸侯争霸形势。
北伐胜利,北洋军溃败。蒋介石立宪,党政军统一于“蒋总统” 。一路走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四大家族,腐败不堪,打着孙先生三民主义、五权宪法旗号。
军政、训政、宪政,尊孔,中不中,西不西,土不土,洋不洋。国民党内,暗杀廖仲恺,驱逐胡汉民,将孙先生元老赶尽杀绝。架空汪精卫(汪精卫后来做汉奸,遗臭万年,与此有极大关系。),枪杆子里面出宪政。党内消灭了反对自己的人,议会上没有人反对自己,意见就“统一”了,蒋家的“宪”就立了。孙先生夫人庆龄怒不可遏,到处宣传揭露蒋是三民主义叛徒。但蒋氏虽是独夫,却未敢冒天下大不韪,对孙夫人动杀机。
但冯闫也要立自己的“宪”,于是蒋冯闫大战。桂系也要立李家的“宪”, 于是蒋桂大战。狼烟四起,剿灭异己,国民党内不同派系消灭了,意见就“统一”了,就立宪了。党外消灭共产党,中山舰事件,四一二大屠杀,党派消灭了,意见就“统一”了,就立宪了。这实际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宪法战争”。结果,八百万美式装备的正规蒋家宪军,让山沟里冲出一股朱毛土八路,打得秋风扫落叶,流落到台湾宝岛。这是另一路护宪军,要立工农的“宪”。蒋介石辛苦几十年立的那一套“宪”,瞬间也就灰飞烟灭。
真正厉害的一路是毛泽东。把“西方先进民主宪政”抛在一边,连儒教打翻不说,拿一盘散沙的「东亚病夫」硬是攒成铁板一块,「一贫二白」活脱脱造出「两弹一星」。一场韩战,一场越战,「雄赳赳,气昂昂」,一而再,打破西方不败的无敌记录。耐人寻味。敢犯我中华天威者,虽远必伐。枪毙张子善,刘青山,敢腐败贪贿者,虽亲必诛。相比土洋资本主义的两路,反孔最彻底的毛泽东,否定之否定成了跟孔丘最亲的一路。他们「不患寡而患不均」,打土豪,分田地,消灭私有制,实现天下大同。《礼运》篇描述大同世界的社会景象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孔子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尧舜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不就是中华民族宪法吗?宪法存于人心,人心即宪法,苍天之法谓之天道——宪法,违背此,即违背中华民族的最高宪法。毛泽东说:「为人民服务」。毛泽东逝世,新立宪派在“公有制工农联盟”宪法之下搞私有化,露骨地说:“宪法算个鸟”。朝纲大乱,纲纪废弛,礼崩乐坏,道德沦丧,贫富悬殊,社会分裂。以前宪法既可随意践踏,那开了这个头,以后你立的“宪”,别人凭什么遵守?这个混乱弱肉强食还要搞到什么时候?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也!”天弗佑也,神弗灵也!
何谓“宪政宪法”? “宪政宪法”意味着什么?它不在书上,更不在西洋书上—— “新立宪派”搞明白了吗?一念之差,又将导致一场旷日持久的百年 “宪法战争”,中华万劫不复!自古犬儒皆误国1
一篇鲁迅先生以"公汗 "为笔名发表于一九三四年五月二十五日《申•自由谈》的鲁迅"偶感"。摘录如下:
“而且科学不但更加证明了中国文化的高深,还帮助了中国文化的光大。马将桌边,电灯替代了蜡烛,法会坛上,镁光照出了喇嘛,无线电播音所日日传播的,不往往是《狸猫换太子》,《玉堂春》,《谢谢毛毛雨》吗?老子曰:“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罗兰夫人曰:“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每一新制度,新学术,新名词,传入中国,便如落在黑色染缸,立刻乌黑一团,化为济私助焰之具,科学,亦不过其一而已。此弊不去,中国是无药可救的。”
注解:“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见《庄子•胠箧》。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