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刘日新:对当前美国金融经济危机的几点看法

2025-02-27 学习 评论 阅读
  

  对当前美国金融经济危机的几点看法
  刘日新

  

  
  一、危机暴露出什么问题?
  当前美国的金融危机,是一年前的次贷危机演变而来。什么是“次贷危机”?所谓次贷,是“次级贷款”的简称,美国“住房按揭贷款”的一个名词。本来住房贷款,按理只应贷给那些收入稳定可靠,债务负担合理,信用等级高的客户,这在美国叫“优质贷款”。而那些与此相反的客户,收入少,债务重,信用差,银行也给予的住房贷款,叫“次级贷款”。在房市火爆的时候,据说“次级贷款”曾达到1.3万亿美元的规模。当时许多金融机构为了追求繁荣的住房市场,争夺客户,纷纷降低次贷门槛,以致没有固定收入的人也贷款买房。各家银行并以金融创新的名义,开发了越来越多的住房抵押贷款相关的资产支持证券和金融衍生品,其种类繁多,花样翻新,多得据说连华尔街的高管也没有一个人能说得清楚。
  最近,中央电视台经济台(CCTV2)请美国华尔街的金融高管,都是哈佛、耶鲁等美国名牌大学毕业的美籍华人学者,连续主讲次贷危机。几位高管介绍了许多次贷的花样和目前的状况,美国的金融创新及其意义;认为发生危机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监管不严,金融机构老板过于贪婪,收入过高;也说了危机的克服需要经历一段时间。这些讲演对中国听众增加了一些华尔街金融风暴的知识,当然不无裨益。但他们都说华尔街的老板贪婪是危机的原因,这没有说服力。试问世界上哪个产业的资本家不贪婪?他们强调金融创新的意义重大,目前这次次贷危机是无法避免的,不可预测,早一个月也不可能。我认为这些讲演实际上有点为华尔街辩护的味道,宣扬美国金融的先进性,对危机的本质及其预测散布了“不可知论”,是令人难以苟同的。
  大概两三个月以前,我听了清华大学一个从美国进修回来的年青教师讲学,他认为美国的次贷危机可能演变为金融危机,进一步发展会变成经济危机。现在事实的发展,证实了他的见解。我经过研究,在9月初的一篇文章中也写道,现在西方国家出现金融风暴、经济危机,类似三十年代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的前夕。最近看到媒体导,有一个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他在1966年曾经预测了亚洲金融危机,前年又预言了这次金融危机。但他在美国不受欢迎,认为是说坏话,唱反调,被讥讽为开口不吉祥的“乌鸦嘴”。现在连美国的中央银行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也承认,目前这次经济危机,是继三十年代大萧条后的百年不遇的大危机。美国的金融危机,正在迅猛蔓延,发展成为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欧美主要大国,普遍经济衰退,公司倒闭,股市下挫,失业增加。我们的主流媒体前一段对美国的金融危机尽量轻描淡写,对中国的影响也说不大,具体情况和重要数据不作介绍,以致大家被蒙在鼓里。现在要不要与时俱进,变点调呢?
  试问透过这场危机,暴露出美国经济一些什么问题呢?我认为,主要的有:
  首先,“次贷危机”的发生,是美国生活方式的破产。
  这种所谓“次级贷款”,是符合美国的生活方式的。美国向来就是一个靠借债度日,寅吃卯粮的国家,无论个人,还是国家,都是如此。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大国,可是美国的储蓄率极低,据说目前几近乎零。多年前,国内外质深的记者和正派的学者考察美国后得出的结论是,美国的经济很发达,国家和个人的开支也大,居民的生活是优越的,但好日子是借来的。国家欠有国债,个人欠有私债。可能有人会说,债务债权的发生,信用制度的建立,这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表现。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把美国同其他发达国家对比一下,就会发现后者一般都有相当的储蓄率。用我们中国的老话说,他们不但生活得好,还有余钱剩米,好日子并不都是借来的。
  我们中国的生活方式与美国相反,传统格言说:克勤克俭,勤俭持家。无论过于和现在,过日子一般都信守这些格言。中国人习惯于量入为出,安稳度日,无债一身轻。据说美国华人社会受这次“次贷危机”的影响较小,就是因为他们保持了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中国民间有句谚语讽刺那些靠借债度日的人:“虱多不痒,债多不愁。”美国就是这么个国家。现在由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进而引发经济危机,就是美国这种生活方式的破产。
  美国这种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违反了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和货币流通的规律。住房这种价格不菲的商品,需要有相当数量的货币才能交换。过去一个靠工资度日的普通职工,省吃俭用,大体要积攒三十年才买得起房。无论中外大体都如此。现在,美国的房产开发商为了追求利润,住房盖得越来越多,而购房者买房所需支付的货币要靠贷款。银行的贷款是所谓资产支持证券和金融衍生品,实际上是没有实实在在的真正有购买力的货币,可以说是买空卖空。一旦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多米诺骨牌就相继倒塌,于是金融危机就爆发了。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货币流通是以商品流通为基础的。货币流通的规律是:流通领域所需的货币量与商品交换的规模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当前这场金融危机,显示出美国发行美元,违反了马克思曾经揭示过并且指出各个国家“普遍适用”的货币流通的规律。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由于高通货膨胀,为了摆脱美元危机,取消固定汇率制度,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35美元不再给兑换1盎司黄金了,于是导致二战后确立的国际金融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从此美元这个世界货币(储备货币)脱离了金本位,大量流向全球,2/3在其他国家流通,只有1/3在本国流通。但美国并不知道全世界商品交换的规模,却在开动印钞机,无限制地印制美元。这样,美元大幅度贬值,今天需用888美元才能买到1盎司黄金。美元这种货币没有黄金或其它商品作保证,只有虚拟的“一般等价物”的意义。只值几分钱的印钞纸就是一美元,给你一大堆,美国就可以从其他国家几乎是无偿索取所需的石油、钢材等生产资料,和肉类、衣服等生活资料,以及生产和生活用的各种高科技产品。加上如前所述美国的生活方式,是一个靠借债度日,寅吃卯粮的国家,所以这次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如列宁在《帝国主义论》所说的“帝国主义就是货币资本大量积聚于少数国家”,发行亿万元的“有价证券”,“于是,以‘剪息票’为生、根本不做任何事情、终日游手好闲的食利者阶级,确切些说,食利者阶层,就大大地增长起来。帝国主义最重要的经济基础之一—资本输出,更加使食利者阶层完完全全脱离了生产,给那种靠剥削几个海外国家和殖民地的劳动为生的国家打上了寄生的烙印。”美帝国主义,就是这样一个掠夺和剥削全世界的“寄生的腐朽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典型。
  其次,“次贷危机”发生,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爆发的结果。
  我不同意现在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对华尔街金融监管不力,是次贷危机的根源。我认为,监管不力,固然助长了次贷危机的发生,是火上加油。但必须指出,这次次贷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爆发。众所周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成果的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具体在美国的房产业上,是资本家为了追逐最大的利润,盖了许多的房子。但劳动者太穷了,没有钱买房。于是就去贷款,不够条件也可贷款。这样,住房的供应与具有购买力的货币需求不相适应,爆发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了。由这次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百年不遇的世界经济危机,正在一步步发展:在地域上由美国而整个北美洲、欧洲、澳洲、拉丁美洲、亚洲、非洲,在经济上由虚拟经济而实体经济,像传染病一样在迅速蔓延开来。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那场大危机,使得华尔街的金融机构大量破产,进一步影响到美国的实体经济,大量工厂倒闭,商店关门,几千万工人失业。美国的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大体上倒退30年。如煤炭开采量倒退28年,生铁产量倒退36年,钢产量倒退31年,外贸出口额倒退35年,进口额也倒退31年。大量的农产品被就地销毁,牛奶倒进大海,等等。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类似。现在实体经济受影响,才刚刚开始,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都出现了衰退,一般只有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十,将来会达到何等程度,恐怕还难以随心所欲地进行估计。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对金融危机在联手挽救,可能会阻滞危机迅猛蔓延的速度,但危机爆发的规模会越来越大,延续的时间会有相当长,这是必然的。度过危机到经济恢复,乐观派估计只需一两年,也有的估计为期需要十年到十五年时间。我看还是静观其变,拭目以待吧!

  

  
  二、国内外对中国积极为美国救市的评价的问题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布什总统呼吁世界各国都来救市,否则金融风暴袭来,谁也难避免受损。这实际上是美国发生危机,要大家都来买单。布什宣布,美国从财政拿出7000亿美元来救援金融机构。美国的民众公开反对,说这是拿纳税人的钱,去救“房利美”、“房贷美”等房产资本家。后来通过参众两院讨论,考虑了纳税人的利益,巨额财政救市款才获通过。
  中国的领导人在世界各国救市行为中表现甚为积极,又是公开承诺:中国政府将以负责的态度,同国际社会密切合作,共同维护世界经济金融稳定。又是在美国,当面向那些经济金融界的要人表态:提出面对危机,关键是要鼓起勇气和信心。“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人民日》在10月1日,用特大号字把这句话作为通栏标题在国际要闻版予以导)还呼吁各国的领导者要通力合作,人类一定会战胜各种困难,也一定会拥有一个更加光明美好的未来。这位领导人也没有忘记,乘机向美国这些要人再次要求“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但时间过去一个多月了,没有听到任何人答理。相反,在中国宣布出钱为美国救市之后,美国却向台湾出售64亿多美元的先进武器,又一次挑起大陆和台湾近年来趋于缓和的紧张关系。这岂不是公开掀人一耳光,太不给面子了吗?
  这位中国领导人在美国的阔老面前竟炫耀中国的富裕,说美国是借钱消费,中国是存钱不消费。中国储蓄达4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的20万亿是居民储蓄,相当于3年的财政收入。(按:据查《中国统计摘要2008》,2007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为17.6万多亿元。2007年国家财政收入,为亿元。居民储蓄即使按20万亿计算,大体只相当于4年财政收入。)中国到底拿了多少钱为美国救市?官方对国内秘而不宣。美国《时代》杂志文章,说美国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使中国央行陷入两难困境。中国央行最后拿了多少亿美元?据网上几处消息灵通人士透露,中国分摊了2000亿美元为美国救市,按当年汇率计算,大体相当国家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以上。
  这样,招来国内外议论纷纷。先说国外,在西方呼吁中国大力协助美国救市的同时,欧美也有同样多的声音反对逼迫中国拿外汇储备填华尔街窟窿。因为到现在为止,这个窟窿还没有见底,中国现有的1.9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能填满这个窟窿吗?德国有专家指出,这场危机的根子出自美国控制全球的金融体系。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救市方案中至今没有承担自己的责任和过错。现在西方只想让中国等新兴国家出力,为他们垫钱渡过危机,但又不让他们分享权利,显然很不合情理。这些打抱不平的言论,合情合理,有根有据,值得重视,应当表示感谢。
  在国内,知道领导人对美国救市的许诺后,有不少股民提出,美国股市损失了40%多,中国就要为美国救市;中国股市损失了70%多,政府为什么不出来救市,维护老百姓的利益呢?官方口口声声不是一再说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要大家爱国吗?但是为什么做起事来,首先想到的是美国的老百姓,为美国人服务;而不是想到中国的老百姓,为中国人服务呢?众所周知,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资产阶级民主,总统从国家财政拿钱去救市,要经过议会批准。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据说比美国更民主,政府从国家拿出四分之一的财政收入,不是为本国救市,而是去为美国救市。试问动用这么大的财力用于国外,起码违反了《预算法》,告了全国人大并得到批准了吗?为什么要把大家蒙在鼓里?这是民主行为,还是个人擅权,独断专行?
  美国这场危机,所需资金多得连国际上著名经济学家也难以估计,而中国其实也并不是富得可以为所欲为。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亿美元,人均国民总收入不过2360美元,在世界上属中等偏低收入的国家,在世界上排名第120多位。资本主义世界有媒体针对中国要拿出一笔巨大的款项来为美国救市,讥讽说是“英雄”救市。这里所说的“英雄”,并不是指本来意义上的英雄,而是比喻为塞万提斯小说里与风车作战的堂?吉珂德式的“英雄”。实际上是寓意自不量力,不知深浅。这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三、关于资本主义的出路问题
  这次美国“次贷危机”,发展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进而殃及各资本主义大国和新兴国家,成为世界性经济大危机。据最近《环球时》导,现在西方国家的人民在苦难中反思,公开争论资本主义的出路问题。欧洲人越来越多地谈论,资本主义带来了什么?在法国巴黎,人们高举“资本主义已到尽头”的标语游行。在德国柏林,联邦总理府门前游行的市民打着“资本主义罪恶制度”,“资本主义赶快结束”等标语。原东德人有52%相信自由市场经济是“不合适的”,42%的人表示他们宁愿选择社会主义,也不愿选择资本主义。
  现在欧洲社会上有关金融危机和资本主义危机的书籍刊十分畅销。那里有分析人士说,目前的金融危机已经转化为经济危机,而且出现了向制度危机和意识形态危机转化的趋势。马克思又重新回到了欧洲大众的记忆中。最近德国一座宽14米、高7米、重达33吨的马克思塑像,原来被西德右翼指责为“体现东德的国家宣传主义”而流离失所,现在重新回到了莱比锡大学的校园。英国《泰晤士》导,金融危机使西方人突然重视马克思的《资本论》了。在德国,人们在努力寻找造成这场金融危机的根源,德文版的《资本论》开始热销。柏林一个出版社经理喜上眉梢的说:“马克思又回来了!”最近,他们出版的《资本论》再度成为畅销书,现在的销量是1990年的100倍。《人民日》在10月22日也有一小方块的消息导,“德国人着迷《资本论》”。德国出版商预测,马克思的《资本论》,将成为今年最佳圣诞礼物。现在这本书的主要读者是青年学者,因为这次金融危机的大爆发告诉青年一代,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的幸福诺言并没有兑现。德国财长施泰因布吕克也成为马克思“迷”。他在接受《明镜周刊》采访时说:“通常情况下,大家都承认马克思理论的相当一部分是不错的。”
  德国的《法兰克福评论》最近在头版破天荒地整版刊出红底色的马克思头像,标题是很醒目的“资本主义破产了吗?”该认为,全球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梦想正在破灭,而马克思对不受约束的资本主义的批判正在得到证实。英国的《经济学家》杂志最新一期的社论说,自由经济正在遭受攻击。欧洲国家提出了自己的金融经济政策,其核心是要改变二战后形成的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金融经济体系。也就是说,欧洲为资本主义找到的出路,似乎不是在老路上的修修补补,而是想“铲掉重来”。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资本主义不平衡发展的规律,表明美国资本主义正在走向没落,英法主张的欧洲资本主义企图取代其中心地位。这里不禁要问,难道说这就是资本主义的真正出路吗?
  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社会主义中国,对美国这场金融危机,正发展为世界性经济大危机,当欧洲在谴责资本主义的罪恶,谈论资本主义的出路时,我们这里的大最近却登有教授的专文:“市场经济的历史功绩”(《人民日》10月8日)。这里讲的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此文为资本主义评功摆好,同国外否定资本主义,形成鲜明的对照。该文在讲了市场经济三次工业革命后,说当今社会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似乎世界上根本没有发生经济大危机,他们以美国为模式的市场化改革前景无比美妙。这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还是在搞愚民政策,蒙蔽群众?
  当前在我国没有像欧洲那样出现马克思《资本论》热,着重宣传的是所谓“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际上被主流学者演译为“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那些冒牌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成天在歪曲马克思主义。那些猖狂的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叛徒敌对分子,在恶毒攻击马克思主义。对此,要坚决予以回击。在学术上要继续反对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边缘化、让西方经济学窃据主流经济学的地位。中国迫切需要把马克思请回来,要大力提倡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著。我们也不能让民众对资本主义的不满情绪,被利用来为欧洲资本主义模式取代美国资本主义模式服务。俗话说,天下乌鸦一般黑。马克思说,资本是吸血鬼,它不吸取劳动者的血汗就活不下去。欧洲资本主义同美国资本主义是一丘之貉,没有什么两样。
  最近即将召开20国首脑峰会,由于欧洲同美国一样,先后几次向银行注资,总计共达2万亿美元拯救金融危机,与美元对抗的欧元的地位,在急剧上升,很可能出现两者并驾齐驱的新的国际金融货币体系。当然,新兴国家的发言权也可能要增大。这是当前危机可能要出现的新趋势。
  在资本主义的出路问题上,马列主义者应当有与资产阶级不同的自己独立的见解:
  首先,坚信社会主义社会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指出的客观真理。当前要联系实际,特别要作好《资本论》的宣传工作。《资本论》不仅揭示了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别是阐明了劳动者受剥削压迫的根源。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最后一种罪恶的剥削制度。《资本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人类社会必将迎来没有剥削压迫、尔虞我诈、贪污腐败,实现真正的平等自由,无限美好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
  当欧洲面对这场危机时,人们打出“资本主义已到尽头”,“资本主义赶快结束”的标语口号;而我们的领导人却大声疾呼,“面对危机,关键是要鼓起勇气和信心,这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这是什么话?这不是呼吁要树立对资本主义的信心吗?简直是屁话!这样的话竟出自社会主义中国的领导人之口,难道不是时代的悲哀吗?不批判这种修正主义的谬论,社会主义还有立足之地吗?
  其次,坚信只有实行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才能摆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浩劫。伟大的马列主义者毛泽东主席,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当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席卷全球时,在江西苏区所作的《我们的经济政策》的告中,指出:“在全中国卷入经济浩劫,数万万民众陷入饥寒交迫的困难的地位的时候,我们人民的政府却不顾一切困难,为了革命战争,为了民族利益,认真地进行经济建设工作。事情是非常明白的,只有我们战胜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只有我们实行了有计划有组织的经济建设,才能挽救全国人民出于空前的浩劫。”(《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34页)这里毛主席的论断,有高度的理论意义。因为只有社会主义社会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搞好综合平衡,使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相互适应,才能避免生产与消费脱节而发生经济危机。
  毛主席的论断,也是有充分的事实根据的。大家知道,正当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的时候,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2年)胜利完成。苏联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在国民经济中消灭了资本主义。依靠生产资料公有制,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所有的劳动者,摆脱了剥削,当家作主,成为新社会的主人,生活普遍改善。1933年1月,斯大林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总结》告中,宣布苏联建成了人类社会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建成社会主义,震撼了整个世界。正当经济危机闹得美国的资本主义走投无路的时候,美国总统罗斯福实行新政,一反自由市场经济的教义,实行国家干预,并在政府中设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在所属七个州搞开发资源的计划。由于大危机,亚当?斯密自由市场资本主义能自动调节的神话失效后,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干预并取得成效。这样,在理论上的反映,就是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应运而生了。当前大力宣传马列主义的真理,回顾三十年代克服那场经济危机的经验,对比那时出现的两种社会经济制度,社会主义苏联的经济蒸蒸日上,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普遍倒退,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这对认识当前再度降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寻找摆脱资本主义的出路,以争取群众,特别是争夺年轻一代是大有帮助的。
  在正面宣传马克思的《资本论》、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毛主席关于社会主义继续革命的理论的同时,要大力开展对修正主义的批判。我认为,在当前要像建国初期那样,非常需要要深入批判亲美、崇美、恐美的思想。本来这种殖民地的意识形态,在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在解放初特别是经过抗美援朝战争,已经基本上肃清了。改革开放以来,总设计师邓小平以美国作为我国学习的榜样,并且提出“向美国学习应该理直气壮”。现在亲美、崇美、恐美的思想成为路线,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改革、开放、发展各方面唯美国是从。现在美国金融经济危机爆发,美国式的自由市场经济破产了,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一落千丈,欧洲德法资本主义企图取而代之。因此,迫切需要结合形势,深入的彻底的批判这种完全错误的亲美、崇美、恐美的思想路线。
  总之,我认为,当前这场发源于美国、波及全世界的百年不遇的经济大危机,给了我们两点重要启示:
  一是八十年间发生这样两场大危机,说明自由市场经济有自我调节功能的神话破产。美国式的资本主义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求别人救济的地步。以美国为榜样的中国的资本主义改革,能有好结果吗?
  二是马列主义一百多年前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深刻论述,毛泽东思想七十多年前关于摆脱经济危机浩劫的重要论断,具有穿透时空的无比威力。在处于危机灾难的今天,认真学习和宣传这些观点,使我们更加充满信心迎接光辉灿烂的明天。
  (2008/11/12)

相关文章 社科:金融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初探清湖渔夫:全球性货币战争的时代特征从CDS的角度看08危机真相不是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美国次贷重创重临或达730亿美元窟窿金融危机远未成为历史经济危机的逻辑(下篇)——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逻辑——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吕永岩:“富外穷内”国际板未面世便现魔影张庭宾:美国最危险之地——利率衍生品巨额美债何去何从
标签:美国   危机   资本主义   中国   国家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