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奥巴马在上海、北京给什么?取什么?

2025-02-27 学习 评论 阅读
  

  奥巴马在上海北京给什么?取什么?  

  奥巴马将于11月15日晚飞抵上海,入住浦西的波特曼大酒店(美资五星级)。为安全起见,美国包下整个酒店的所有房间。很多美国官员则住在斜对面的希尔顿酒店(美资五星级)。11月16日,他活动日程满档:1,礼节性与上海市长韩正会面。2,参观上海世博会美国馆兴建工程。3,以“市民会议”方式与上海青年代表座谈。这是奥巴马最感兴趣的。美国驻上海总领事坎普(Camp)、新闻文化领事Thomas Cooney将陪同。原先安排见证建造上海迪士尼乐园协议签署,则要看有无时间,因为傍晚奥巴马就要飞往北京,胡锦涛主席已预设私人晚宴招待。主导本次奥巴马访华的白宫国安会亚太资源主任贝德,乃“前度刘郎又今来”。他1998年为克林顿服务时也是这个职务,也安排上海行程。克林顿那年6月30日在上海图书馆与“各界代表”座谈。克林顿其后在香港总结他的中国之行,认为在西安最索然无味。西安市长像个机械人;北京是公事公办;上海见市民是他最开心的,并可以用电波发出去(上海广播电台);桂林则别有风味。这次美国媒体关注的是,被中国官方挑选出来的上海“青年代表”是否会再与奥巴马对话时“擦出火花”。奥巴马访华的重头戏是11月17日早上与胡锦涛举行会谈,其后参加长城或故宫之一,晚上出席胡为他举行的国宴。11月18日奥巴马与温家宝会面,并完成他故宫或长城之一的参观。奥巴马将在傍晚时分离京飞往韩国访问。  

  

  目前美中双方保密到家的,是奥巴马是否在北京与非政府组织或“社会各界人士”见面,以及是否两国元首联合召开记者会。历届美国总统访问北京,都要做些姿态给美国国内的保守派看。小布什刻意安排在周末的时段访华,以便可以到教堂做礼拜,显示“对中国宗教自由的支持”。还有就是到中国大学演讲,宣扬美国价值观。克林顿1998年6月就是在北京大学演讲,之后与领导人联合开记者招待会。当面用言辞挑战中方。央视破例都向全国实况转播。美国媒体对此大加赞扬,克林顿也洋洋得意。如果没有到清华、北大演讲的安排(美国官员称,由于奥巴马演说的惊人魅力,中国方面不大愿意安排,因为奥巴马在中国青年中有极多的“粉丝”),此次奥巴马在北京将可能做什么动作取悦美国保守派,值得观察。奥巴马本周末在新加坡亚太经合峰会CEO论坛讲话,名入场者早已爆满,其他任何国家元首都没能有这种吸引力。  

  美国总统访问上海、北京,专机就有三架。除空军一号外,还有一架是事先抵达的运输机,内有完全相同的卡迪拉克牌总统专车二部、全球应急指挥车(白色通用牌,有卫星电话)和医疗救护车(白色通用牌),以及其他车辆、食品、饮用水和其他物品。白宫新闻团(While House Pool)则搭乘另一架。“美国之音”的人也在内,但“自由亚洲电台”的人则没有获中国签证。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个专门指责中国的电台,是克林顿先生亲自批准成立的。整个代表团有300人之多,安全人员就超过100人,其中不包括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和美国驻北京大使馆的工作人员。由于上海领馆人手不足,美国已从广州、沈阳、成都领馆调人支持。美国驻武汉总领事馆总领事Wendy Lyle(白小玲,前美国之音中文广播员,祖籍福州,台湾长大)也将完成她在年底离任退休前,最后一次服务总统的机会。历次白宫出访,都劳师动众,耗费国库五百万美元以上,屡被美国民众抱怨。  

  美国总统历来在访华前,先向中国挥舞“大棒”,先说“丑话”,再在中国土地上抛出若干“甜言蜜语”。布什某次访华前,先在东京称赞台湾“民主样板”、“充满活力”;另次访华先在曼谷批评中国“人权”。此次奥巴马依样画葫芦。11月4日,美国政府贸易代表处办公室发表声明,美国联合欧盟、墨西哥要求WTO成立专案组,审察中国限制钢铁等原料出口的问题。11月6日,美国众议院以大比数通过华裔众议员吴振伟提出的决议,要求释放中国两位异*见人士,并“敦促”奥巴马访华时当面向胡、温提出这项要求。11月7日,美国国务次卿(under secretary)奥特洛女士称,达赖可以自由地访问任何一个地方(包括达旺),支持印度。11月9日,奥巴马在接受路透社专访时,针对有人批评他在对中日人权问题表现“软弱”说:“这些批评的声音是不可信的。如果大家注意我发表过的言论,都是贯彻始终的。我们信奉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宗教自由等价值。这些不单只是美国的核心价值,我们相信也是全人类的核心价值。”  

  那么,奥巴马到北京和中国领导谈什么?回避什么呢?  

  

  美国对华外交三原则:一,经贸利益;二,推广民主,坚持人权对话;三,保持地区安全、稳定,应对挑战。奥巴马上台以后,发现美中军事上一些“误解”妨碍双边关系,就加入了第四原则,即双边、全球乃至太空的军事安全。美国整体对华政策不会改变,但奥巴马会寻找变通方式来处理歧见。  

  中国呢,核心利益也有三大原则。一,维护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的延续和稳定;二,维护主权及完整领土的安全;三,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强大,为前二者提供强大动力。  

  由此可见,经贸是中美两国对抗时的共同利益取向。奇怪的是,发行量颇大的《参考消息》11月8日头版头条是《贸易摩擦不影响美中关系大局》。我们不明白它口中的“美中关系大局”是什么?难倒仅仅追求两国“和睦相处”就是“大局”?我们认为贸易摩擦非常事关美中关系大局,不得不经历斗争-妥协-再斗争-再妥协的漫长过程。中国已确认发展经济,包括扩大出口贸易是硬道理,而获取全球经济利益则是美国维护其庞大军力的提款机,双方斗争加妥协,难道不是美中关系的大局和长期形态?!难道只在台湾、西藏议题打口水仗就是大局,而牵涉中国国计民生的贸易就不是大局?谁叫中国一头栽进WTO(世贸组织)的大网而不能自拔呢?中国在2008年陷入经济衰退,难道不是美国金融危机所连累的吗?中国上亿农民工失业和千万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难道不是受美中贸易大萎缩导致成千上万出口中外企业倒闭的影响吗?中国领导层已意识到,对中国而言,防止金融危机引起的经济压力转变为社会危机,社会不稳定,其中又以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最为敏感。美国的狡诈在于,从龙永图主谈入世开始,美国就让中国入局,令中国以为从此可以让服装、玩具、电子产品无限制配额出口到美国。美国让中国持有大量美元资产,人民币一升值,中国口袋里的美元就缩水。美国不要你的出口订单了,你的工厂、企业还不倒闭吗?你的工人、你的大学生还不对政府怨声载道吗?   

  奥巴马此次访华,也是以美军最高统帅身份肯定了美中军事交往的迫切性和军事合作的可能性。在1989年以前,美中为了私下“联合对抗”苏联,已有军事上秘密合作过。张爱萍国防部长1984年访美时曾签署协议,中国向美国出售歼七战机,以供美国为研究苏制米格21战机之用,美国的回是秘密训练中国飞行员。在10月底徐才厚上将访美之际,中国民众所不知的是,美国航母“乔治·华盛顿”号悄悄停靠香港军用码头。舰长David Lausman在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官员陪同下介绍说:“在小鹰号退役后,更先进的乔治·华盛顿号从美国东海岸首次进入太平洋地区,展示美国对亚太地区安全的承诺。”随同航母到香港的还有三艘军舰,其中包括第五舰载机联队,第15驱逐舰和CG-67西罗号巡洋舰。它们共同组成乔治·华盛顿航母战斗群,航母上的官兵有5千多人。  

  在奥巴马访华前,美中双方官员密集交涉议题中,中国建议美国在联合声明中写进“西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一部分,美国反对西藏独立”的字眼,即要求美国在“不支持西藏独立”表达上更有利于中国。如果美国答应,中国将承诺军事预算,军事活动进一步透明化,以及在核武及军备裁减议题上与美方合作,予以回。双方都事先在测试究竟对方愿意让步到什么地步。有些歧见,可能要拖到奥巴马抵京后才有解决的可能。  

  奥巴马访华,美中之间双方各说各话的议题将是台湾和人权问题。中方在会谈或联合声明会重申其一中的立场,要求美国如何如何。但美方会以美国既有一中政策行之有效,没有必要改变而应对。对中国要求停止售武,奥巴马将会以此举与美国政策不符(与台湾关系法)而婉拒。中方有改善人权表示的话,作为回,美国不强求在联合声明中坚持人权问题的写入。双方各自诉求不同,但以下三个议题都愿意讨论。  

  一,汇率问题。具讽刺意味的是,一向以来人民币汇率是美中对话的核心议题之一。奥巴马在11月8日还坚持“汇率问题是导致经济失衡的原因之一”,声称他将与中国领导人谈论人民币汇率问题。北京领导层最早对美国财长盖特纳关于人民币汇率控制耿耿于怀,对7月份华盛顿美中经济战略对话,美方不谈此事又令中方疑虑不安。因为北京获知买华盛顿的底线是人民币在2012年前必须升值20%,即1美元比5.5人民币为宜。最终中国决定反攻,抛出“美元汇率”这个讨论重点,温**家宝上周在非洲隔洋向美国喊话的原因在此。奥巴马在北京,势必信誓旦旦保证维持美元强势地位。  

  二,开放商品和投资市场。中国在会谈中会批判“贸易保护主义”,美国不正面接招,但会要求北京的大额“政府采购”给与外商更多机会。中方则坚持要求美国承认其“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和解禁输往中国的高科技,否则决不向美国开放更多更大市场。  

  三,宏观经济和金融。中国刺激经济方案以扩大固定资产为主体,如果承诺碳排放限制(70%以上二氧化碳排放是中国工业排放),意味经济刺激的力度会削弱。中国要求美国“负责任地”走出经济衰退帮助中国稳定出口并带动中国出口企业就业率的提升(中美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为美国第三大出口市场,美国则是中国第二大出口市场)。美国的立场是,中国应扩大内需,指望美国消费者多买中国货来推动经济是不切实的,奥巴马在北京可以得到的是:1,确认军事关系可以进一步发展。2,中方同意在12月举行双方法律专家的“人权对话”。3,中国恢复美国猪肉进口。不过第三点北京不会声张,因为台湾民众可以对美国牛肉进口发表意见,导致马英九左右不是人。4,中方释放若干“异*见人士”甚至流放到美国。  

  美国要达成国家目标,首先要使美中关系回到更稳定的基础,所以双方要“战略再保证”。不仅仅是不把核弹头各自瞄准对方而已,更要了解对方的“红线”在哪里。和上届民主党克林顿政府时期相比,中国领导人说话口气强硬了一些。美国许多国家目标的达成,必须有中国的配合。  

  美国的谈判技巧。1,接受北京的某些原则性提法,但做弹性解释,“认知”并不代表“同意”,“不支持”并不等于“反对”。例如台湾主权、西藏、新疆领土归属。2,若干原则决不能让步,例如不设定停止美对台售武的时间表。3,运用国会权利和反对作为不向北京妥协的理由。对美国来说,最棘手的是如何当面向中方表达人权议题。  

  美国主动提出气候暖化、经济复苏、金融安全、防核扩散和地区安全等议题。奥巴马将在碳排问题上施压,令中国不得不按美国标准,并购买美国专利的监测仪器,达到他所说“美国国家安全、环保、经济利益”三赢。  

  作为迁就北京更为重视的步骤,美中极有可能发表“联合声明”,将是一个相当长的文件。内容强调合作一面,建立积极、合作、全面的双边关系。某些段落可能各说各话,仿效1972年上海公。例如台湾问题,美方会重申“一中”,但其内含“与台湾关系法”。美国支持更多的宗教自由和“互动自由”。“互动自由”是美国新创的一个词,意指民众有上网自由,不受任何限制。美国反对中国设置“绿坝”作法。  

  九十年代美中有两个联合声明。1997年江泽民访美一次,1998年克林顿访华一次。声明未有提及台湾,但克林顿在联合记者会释出“三不”(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一中一台,两个中国、不支持台湾加入任何主权国家才能加入国际组织)。给了北京一个大礼。小布什上台后就不敢再沿用“三不”说法,以示他和民主党人有所区别。但小布什在陈水扁一再冲撞“红线”时当着温家宝的面斥责“台湾领导人”又更显他比民主党人更务实。不过,民主党政府一向善于安抚台湾,克林顿1998年6月发表“三不”讲话后,在10月份派出他的能源部长理查森到台湾开美台工商年会,显示“不放弃”台湾。预料奥巴马会表达支持台湾近期加入国际民航组织。  

  奥巴马清楚,美国对华政策乃美国国内各不同利益集团争吵后的混杂妥协物。政府各部会、国会、商界企业界、劳工团体、人权团体、武器管制派和台湾游说团,统统参上一脚。奥巴马在中国轮胎问题弄得满头包,就是例证。奥巴马也清楚,中国的决策模式决定了领导层和很多民众都认为美国在围堵中国,但他亦了解到中国内部不同声音也在增大,在精英们甘当小弟,韬光养晦、坚持与美国和睦相处的同时,民族主义思潮及反美情绪也在升温。高层不得不左右逢源。他这次访华三种结局:1,历史性改变美中关系;2,工作性质会谈;3,礼仪式。不管是哪种,他个人声望将大增,访华更像一次“明星个人秀”。  

  中国也清楚,一次胡奥会的象征意义更多于实质意义,并无政策大变革,美中既合作又斗争的格局不会一夕改变,中国眼下稍为宽心的是密集打日本牌,也对美日“不和”见缝插针。中联部长王家瑞已于11月8日抵日与日本民主党举行会谈。国台办主任王毅(前驻日大使)11月18日访日,向日通两岸经贸关系的进展。外长杨洁篪在奥巴马离京后即赴日本,为习近平副主席12月访日做先期准备,也简介中美北京峰会情况给日方,强调中日友好关系仍然重要。  

  

相关文章 潘维:评选举迷信美国政治阶层的搏斗--奥巴马同样是美国富豪们的总统奥巴马2002年的反战演讲是彻头彻尾的战争宣言从奥巴马的一句真话说开去奥巴马对华战略日渐清晰直面美国--一个不能绕开的政治话题“零核”背后的玄机:解读美核态势告美国的“拉登”被捧为英雄向人们昭示着什么?中美冲突不可避免奥巴马出招了,中国会怎么应对?戴旭:奥巴马在中国面前像一只轻佻、嚣张的猴子再调准备金率--从宏观政策透视中美战略博弈
标签:美国   中国   奥巴马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