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游走在通胀与泡沫之间
中国经济:游走在通胀与泡沫之间
10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4%,创自2008年10月以来25个月的新高,发改委亦承认全年CPI将突破3%的警戒线,这表明我国已经全面进入通胀时代。
由于金融危机之后货币量发行过多,中国不得不为此进行痛苦的全民买单。一般来讲,通胀压力的释放将在货币投放后的18个月左右开始体现。2009年推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在今年中下旬表现为尽人皆感知到的通胀压力,的确印证了这一点。而2010年新创造出的流动性,又将在未来继续带来新的通胀释放。所以目前来看,我们仅仅是站在通胀之路的入口处。
事实上,一旦进入全民通胀时代,将注定不会成为短期行为。最近国家有关机构已经作出明年最低通胀4%的预警,那最高是多少?持续的时间又将多长?想起来的确令人触目惊人。而加息的幅度和速度,由于受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制约,将很可能赶不上通胀膨胀的速度。我们有理由相信,2011年身边更多的食品和生活必需品,都将会被赋予黑色的通胀称号。
在QE(量化宽松)版本不断更新的背景下,美元走势的不确定性也令人担忧。笔者虽不相信很多学者关于美元一贬到底并最终赖账的判断,但其在一定周期内根据自身利益需要进行涨跌轮替,则是非常可能的。如果2011年美元指数继续其弱势走势,甚至跌幅超过今年,包括带来超过100美元/桶的石油价格,那明年的通胀水平,只有天知道。
我们更有必要将通胀情况与楼市泡沫结合起来看。为了遏制2009年以来的楼市疯涨,避免楼市泡沫破裂,国家自今年4月份以来开始了密集的楼市调控。目前看,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线城市已呈现出量跌价滞的状态,二三线城市在成交量下降的同时价格涨跌不一,但总体幅度不大。由此可见,在货币较往年更为泛滥的情况下,楼市并没有发挥类似往年的货币蓄水池的作用。所以,中国很可能在今年以较高通胀为代价,来换取对楼市泡沫的暂时可控。但如果楼市泡沫的压力得以一定舒缓,而通胀压力再次来袭,甚至对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影响,则明年货币又将被赶入楼市圈中。
这也意味着,或许在2011年的下半年,中国将以楼市松绑来缓解日益增大的通胀压力。当然,这不排除楼市在一定程度上的价格反弹。由于一线城市的泡沫已经很大,所以明年将奏响二三线城市载歌载舞的乐章,同时也将是卖地经济下一些地方政府的扬眉吐气之日。但不容忽视的是,这是否也将意味着,在进入了全民通胀时代后,我们又将置身于弥漫于全国的楼市泡沫中?
放眼更长远,中国经济是继续在通胀与泡沫之间游走和舞动,还是最终蹒跚于背负通胀与泡沫的双重压力下,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未来的图景,由今天的决定所勾画。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