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巨变”将深刻影响全球国际关系格局——突尼斯、埃及事件的深层次分析
“中东巨变”将深刻影响全球国际关系格局——突尼斯、埃及事件的深层次分析
突尼斯和埃及发生民众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导致两国总统下台,政局前景莫测。国际舆论高度关注这一历史性事件,并普遍欢迎这一幕的出现,称之为“阿拉伯世界的颜色革命”。目前也门、约旦,现在阿尔及利亚也先后出现了类似的现象。这场革命究竟将导致阿拉伯世界走向民主化,还是走向伊斯兰化,目前仍然是一个硕大的问号。但这场革命将对中东地缘政治格局形成巨大冲击,却是无疑的。本驻巴黎首席记者郑若麟就此采访了法国汉学家、阿拉伯问题专家利奥纳尔·韦龙。
问:阿拉伯世界正在着火:突尼斯和埃及先后发生大规模民众抗议示威活动,最终迫使两国总统一个出走,一个辞职。显然,这是阿拉伯世界自挣脱殖民主义枷锁、走向民族解放道路以来最为重要的历史事件。埃及作为中东地区的一个大国,总统穆巴拉克长期执行亲美、亲以政策,是阿拉伯世界第一个与以色列签署和和平协议的国家。埃及发生的这场“颜色革命”,显然正在剧烈地改变着中东地缘政治战略格局。欧洲和美国一样,对这场阿拉伯世界的革命心情复杂,既关注又担忧,一方面不得不支持阿拉伯民众推翻他们曾长期支持的独裁政权,另一方面则日益担忧这场大火“失控”,致使伊斯兰势力席卷中东阿拉伯国家。因此从法国到美国,对突尼斯、埃及局势的演变所采取的对策犹豫不决,不是慢了一拍就是不到位,甚至前后矛盾。现在欧美显然都在竭力弥补他们的失误,试图重新找回对阿拉伯革命的主导权。但这场大火似乎正在朝也门、约旦甚至阿尔及利亚等其他欧美支持的国家弥漫。你是一位汉学家兼阿拉伯问题专家,曾长期在伊拉克担任外交官,又曾在法国国防部战略局担任阿拉伯问题研究员,就你看来,这场阿拉伯革命的深层次原因究竟是什么?将导致何等样的地缘战略后果?
韦龙:欧美对阿拉伯世界正在发生的民众大规模抗议示威主要关注的核心,一是伊斯兰因素,二是以色列安全。如果说欧美之间有所差异的话,就是欧洲更害怕阿拉伯世界的“伊斯兰势力”的崛起,而美国则担忧被阿拉伯世界包围的以色列的安全受到冲击。
但实际上阿拉伯民众这次抗议浪潮却既非伊斯兰势力所发动,同时也与“反以”因素无关。无论是突尼斯民众还是埃及民众,以及包括目前所涉及的其他阿拉伯国家,伊斯兰势力都不是抗议的主导力量,而示威者的口号中也没有对伊斯兰教的诸求。埃及“穆斯林兄弟会有一句著名的口号:“伊斯兰教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但这次埃及民众抗议示威中,我们没有看到任何类似的诸求。与此同时,在这场抗议中,也基本上没有喊出“反以”、“反美”的口号。这在阿拉伯世界是罕见的,是空前的。这证明伊斯兰势力不是这场阿拉伯世界民众起义的主导力量。
欧美之所以担心并不存在的这场阿拉伯革命的“伊斯兰因素”,是因为欧美对今天的阿拉伯世界的认识,与阿拉伯世界的现实之间,已经出现巨大的鸿沟。欧美对这场革命措手不及。尽管目前西方正在试图夺回对这场革命的主导权,以便重新“控制”阿拉伯世界,但由于缺乏对今天阿拉伯世界的深刻了解,西方没有任何可行的战略对策以应对这场革命。可以断言,西方与阿拉伯世界地缘政治战略关系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问:那么导致阿拉伯民众走上街头的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韦龙:这是一场年轻人的革命,是一次底层和中产阶级的革命。在世界历史上这是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和平、无暴力革命。这是运动发起者——阿拉伯青年的一个创举。在整场抗议中,没有武器、没有打砸抢、没有暴力。另一个特点,则是年轻人非常娴熟地地运用高科技、特别是互联网来发动这场革命。而这种高科技是阿拉伯世界的年迈的独裁者们所不理解的。
这场革命的起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经济因素,二是对自由的诸求。经济因素很容易理解。金融危机导致这两个国家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是起义的导火索。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年轻人失业率均高达60%,年轻一代几乎没有任何个人前途。革命几乎成了惟一出路。否则就是在家里呆着虚度时光……尽管一些阿拉伯国家、特别是突尼斯,经济发展取得了相当成就,但社会、特别是年轻一代在过去三十年来生活水平没有任何提高。因为财富分配严重不均,贪污腐败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社会底层和中产阶级生活得不到提高和改善。因此,在阿拉伯世界,年轻一代普遍对前途极其悲观。这与经济迅猛发展、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而普遍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中国年轻一代形成鲜明对比,令人印象深刻。
对自由的诸求同样也是突、埃两国青年走上街头的关键因素。很多到突尼斯旅行过的法国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在本·阿里时代,人们是不能在公共场合讨论政治的。谁要是在咖啡馆或饭店里议论一下总统或政府,谁就有被告发的危险,就有可能被捕、入狱。这种现象在很多阿拉伯国家都普遍存在。不能忘记的是,突尼斯下台总统本·阿里执政长达22年;埃及下台总统穆巴拉克更是长达30年!阿拉伯国家有很多这种一而再、再而三当选的总统——穆巴拉克就曾五次当选,并准备让其儿子继他之后继续“当选”埃及总统,这引发了民众的强烈不满。如果这些总统在任满之后自动下台,恐怕也就不会引发革命。这些因素,是没有类似经历的中国青年很难理解的。
问:那么这场革命是否会导致阿拉伯世界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体制,从而改变世界自苏联、东欧巨变之后的格局?
答:如果这场民众起义继续向其他阿拉伯国家发展,专制体制继续在民众的压力下一一倒台,阿拉伯世界的历史就将改写,并对整个世界产生重大冲击,特别是将影响西方列强和他们在国际秩序中的地位。目前这场阿拉伯民众起义的各种前景都有可能发生:一是导向诞生一种真正独立于西方的伊斯兰民主;二是导向伊朗式的伊斯兰共和国体制;三是民众起义再次被引向有利于西方的方向转变,即变成一场亲西方的革命。到目前为止,这三种可能性都存在。
事实上,每个国家的情况都有所不同。如在突尼斯,我认为很有可能出现世俗的议会民主,它将会承认伊斯兰政党的合法存在,并与之共同治理国家。而在埃及,我则不那么乐观。导致穆巴拉克总统的下台的是一场“准军事政变”,军人们仅仅是试图将失控的政权和局势重新掌握在手中。如果六个月后军队如其所承诺的那样举行大选的话,就必须面对“穆斯林兄弟会”的强大挑战。尽管“穆斯林兄弟会”并非起义的组织者,但却已经将这场革命抓到了手中,并使之转换成有利于其的政治权力。阿尔及利亚又是另外一种情况。如果说埃及军队相对廉洁,因而得到老百姓的拥护的话,阿尔及利亚军队则完全控制着政权,且相当腐败。因此在民众的压力下,即使军队决定“牺牲”总统,民众也未必允许军队继续掌权。届时将必然发生激烈冲突。而也门则处于内战中而使情况变得更为复杂,很有可能会走上伊朗式的“伊斯兰共和国”的道路……
必须看到的是,抗议的阿拉伯民众已经不再相信西方的议会民主,而相信的是真正的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在这些国家都仅仅是一个躯壳而已,没有能够解决阿拉伯民众面临的任何问题,如贫穷、发展和言论自由等。因此,阿拉伯民众决心以直接民主的方式,来干预国家的政治事务。这对西方的代议制民主来说,也同样是一个冲击。
如果阿拉伯世界出现一种全新的伊斯兰民主体制的话,将在国际关系史上是一个重要事件,它将证明,民主是可以有多种形式的。
问:有人认为这是美国主导的又一次“颜色革命”,目的是在中东推行西方式民主。布什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用武力未能成功的“民主输出”,奥巴马正在通过“开罗演讲”以和平的方式在输出……你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韦龙:从白宫和国务院从一开始就做出的杂乱无章的各种反应来看,美国对这场席卷多个其全力支持的政权的阿拉伯革命措手不及、完全出乎意料。在突尼斯事件上,美国国务卿克林顿一度表示“中立”,然后又宣布赞赏民众的起义。在埃及问题上更是一再试图挽救这一“盟友”政权。美国曾向埃及派出秘密使者,试图使穆巴拉克能够在台上维持到九月份,但遭到起义民众的强烈反对。美国退而求其次,要求穆巴拉克立即将政权移交给副总统苏莱曼。因为苏莱曼作为埃及情和秘密警察力量的主要领导人,多次参与中东和谈,与美、以关系均较密切,是一个被美国所信任的政治家。但此举遭到埃及军队的强烈抵制,因为埃及军队坚决反对把政权交给苏莱曼。妥协的结果就是穆巴拉克将总统权力移交给苏莱曼,但保留自己的总统职务。而这种安排却遭到示威民众的坚决拒绝。最后军队出掌政权,而非副总统,亦非宪法规定的议会议长,证明这实质上是一次军事政变。美国亲睐的人选被迫退出了历史舞台。
美国在外交事务上反应如此含混不清,这还是非常罕见的。目前美国正在力图重新掌控历史发展的轨迹,以避免被历史所碾碎。二十多年来,由于伊朗革命的挫败,美国未能平静地目睹在阿拉伯世界出现伊斯兰政权,认定伊斯兰与民主是不可融合的。假如目前正在发生的这场阿拉伯革命导致出现一种伊斯兰民主体制,或传统的世俗民主体制,国际关系将由此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一新时代,西方将面对一个自信的、因民众革命成功而满怀激情的阿拉伯世界;这个阿拉伯世界正在从几个世纪的昏睡中逐渐觉醒。阿拉伯世界的新体制如果能够导致出现真正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并出现新思想,那么它们将使对西方对它们的操纵、特别是对七十年来毒化了国际生活的阿以冲突更具保留态度。
美国支持以色列历届政府和使阿拉伯世界失去信誉的永恒托辞,就是阿伯伯世界缺乏民主和以色列是中、近东地区惟一的民主体制。如果阿拉伯世界出现新的伊斯兰民主体制的话,美国的这一托辞就将失去所有的价值,届时美国支持的以色列就将不得不与阿拉伯世界展开真正的和平谈判,并接受一个平衡的巴勒斯坦问题的解决方案,以避免日益陷入孤立。
而华盛顿也将不得不与这些全新的伊斯兰民主政权打交道,美国将无法利用那些贪婪而又怯懦的旧统治者来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它们,美国将不得不重新考虑其对以色列的无条件支持立场,以平衡其中东政策。目前美国正在因阿拉伯民众起义而进入一个其影响力在北非、中、近东地区遭到严重削弱的阶段。阿拉伯民众起义使美国有关改变伊斯兰政治体制和入侵伊拉克和阿富汗以建立民主的说法变得极为可笑和失去意义。牺牲了几十万伊拉克和阿富汗民众的战争仅仅在巴格达建立了一个亲伊朗的伊斯兰政权、在喀布尔建立了一个腐败和孤立于其人民的政权而已。
阿拉伯世界的这场和平起义在世界革命史上是空前的,其影响将会波及西方民主国家,如意大利。今天的意大利民主已经仅仅剩下一句空话了。阿拉伯革命将会鼓舞西方民众睁开眼睛,看到代议制民主的弱点,而起来利用新的信息技术来追求直接民主,尽管直接民主也有着其危险之处。目前我们应该执谨慎、关注和警惕的态度,来静观某些外国势力试图控制并引导这场正在诞生的革命的企图。
相关文章 另眼看中东巨变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的崛起及其影响西方舆论战正打垮叙利亚:叙高层饱受谣言之苦利比亚“解放”真相:北约特种部队和基地组织联手主流媒体不道的情况:3月15日-18日叙利亚通讯社道[读天下]皇军加上带路党,叙利亚Hold住吗?美欧“民间机构”强力渗透叙利亚主流媒体不道的情况:3月7日至3月11日叙利亚通讯社消息选登王文:伊朗十记(上)恩道尔:目前中东动荡只是美国“大中东计划”战略的一部主流媒体不道的情况:3月5日-6日叙利亚通讯社道主流媒体不道的情况:3月3日-4日叙利亚通讯社消息汇总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