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凭“改变”口号当选的奥巴马改变不了美国

2025-02-27 学习 评论 阅读
  

  凭“改变”口号当选的奥巴马改变不了美国  

  

  奥巴马赢了。  

  有文章说:  

  奥巴马赢了,可以说赢的毫无悬念。在这一年里,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他的竞选口号“改变”。奥巴马4年甚至8年的总统之路才刚刚开始,真正的改变还未到来。然而这次惊动了整个世界的美国总统竞选,已经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给人们的观念带来了冲击和改变。奥巴马的胜选本身已经带来了什么改变?这些改变是彻底的、真实的,还是仅仅是表象?只有通过更理性的分析,我们才能知道奥巴马胜选的意义。他带来的不光是改变的希望,更多的,也许是美国人不能承受的改变之痒……  

  我们只能期待,只能静观其“变”。  

  还有人说:  

  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引人瞩目的改变。自美国建国开始,之前所有的总统都是白人。虽然美国宪法一开始就规定“人人生而平等”,这种平等的争取和最终实现却经历了漫长的反抗和争论。回顾黑人在美国的地位变化,我们才会明白,奥巴马的当选对种族问题仍然复杂的美国社会意味着什么。有些改变是多么的激动人心,而对于没有改变的,奥巴马要走路还有很长……  

  而我则有别于以上两说:  

  我仅认为,美大选中奥巴马胜出,仅是多少会有点“崇民反资”意义,凭“改变”口号当选的奥巴马,其实改变不了美国(其中原因,由另一文详细阐说),即令奥巴马真的有那么点人民倾向,但还谈不上有“和平演变”的迹象,更不用说对美国的“改变”。美国资本主义将行之若素。  

  美国平民出身的奥巴马,自参加竞选以来,基本上是一路高歌。前两天,随着大选逼近,——虽然,竞选对手方面“还有翻盘法宝”的神秘兮兮的舆论,也有个别媒体的“民调拉近”的宣传……但,尽管如此,好多人还是看好奥巴马,认为奥巴马理应胜出。  

  我有文章写道:而我这一个“看好奥巴马”的认识,是从时代的“崇民反资”意义上“萌生”的。  

  纵观今日世界,在上世纪70年代,信奉社会主义的左翼人士阿连德,在智利通过民选上台,但不久,——1968年,左翼政权即被右翼军人血腥颠覆。而这几年,在南美,通过民选上台的左翼总统,又多了查维斯等几个人,这也算是“花落自有花开日”吧。也因此,美国资产阶级这几年心力憔瘁,——为颠覆、暗杀,总是无所不用其极……  

  当今,在这个资本保守力最为强悍的美国,如今还完全说不上有左翼人士展露尊容。但让人欣喜的是平民出身的奥巴马受人追捧的现象。这其实是一种迹象,一种给世人以重要提示的特别重要的迹象:“‘选举’,渐渐站到人民一边”。  

  世界很多媒体都注意到,出身贫寒是奥巴马吸引选民重大优势。与之相应,奥巴马复杂坎坷的成长经历,让他特别关注美国社会底层的生存状态。奥巴马作为一个州的参议员,要说他有明确的人民大众立埸,是不符合实际的;但奥巴马从政以来,确发出了很多代表社会下层民众的呼声。  

  有媒体道说,奥巴马一家是所有美国参议员中最穷的。2004年,为了获得竞选国会参议员的经费,他一家甚至把公寓拿出去抵押了。奥巴马还自称是惟一的一名要自己税的参议员。当了多年“穷人的代理人”。由此,奥巴马这几年积攒起雄厚的民意资本。  

  再者,奥巴马身上——多少已有那么一点的——人民性,成功地为他树立起清廉、为百姓着想的形象。事实表明,正是奥巴马从社会底层依靠一己之力奋斗出头的个人成长史,俘获了众多美国人的心,从而在年轻人、少数族裔、底层平民和自由派中获得不少支持者。  

  另外,从奥巴马的选战战略上看,也多多少少地展现出一点人民性。他凭借现代网络,广泛传布了自己的颇具民众取向的理念和观点,从而获得群众,并且以此串联起全各州的无数不知名的“竞选义工”,为他串连拉票。(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  

  在竞选资金的筹积上,也许更能展现民众献金的——那种“点滴之水汇会成海”,战胜大资本的能量。有道说,奥巴马的竞争对手希拉里是倚仗有钱人大额捐赠资金的,而奥巴马则是通过民间点滴筹积的。对此,在开始的民主党内竞选中,曾有人预言,奥、希资金对比,奥处弱势,奥将因发生资金困难,而致竞选败北。然而,事情正好相反,由于奥巴马的钱来自“积细流以成江海”的社会大众,源源不断,厚力雄足,而希拉里和后来的共和党侯选人钱只能指靠大资本寡头,则经常发生拮据……  

  最终还得声明:奥巴马本人最终也不一定就能代表人民,也改变不了美国。而奥巴马现象给发达国家人民的启示是:历史已有一个指向,“崇民反资”把广大人民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不分性别,不分种族……文攻!武卫!!!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世界性、历史性提示:在未来的全面信息化时代,人民掌握信息,只要你真正代表人民,完全能获得民众,并为民众获得一切。  

  不过,本网民得再次提醒:对奥巴马本人来说,这个历史发展中还可能有波折和血腥,——他本人的,抑或国家的。  

相关文章 潘维:评选举迷信美国政治阶层的搏斗--奥巴马同样是美国富豪们的总统奥巴马2002年的反战演讲是彻头彻尾的战争宣言从奥巴马的一句真话说开去奥巴马对华战略日渐清晰直面美国--一个不能绕开的政治话题“零核”背后的玄机:解读美核态势告美国的“拉登”被捧为英雄向人们昭示着什么?中美冲突不可避免奥巴马出招了,中国会怎么应对?戴旭:奥巴马在中国面前像一只轻佻、嚣张的猴子再调准备金率--从宏观政策透视中美战略博弈
标签:奥巴马   美国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