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救市:从一个泡沫到另一个泡沫?
从一个泡沫到另一个泡沫?
2008年10月20日 中国经营
:丁玉萍
编者按
经历过一场与市场的博弈后,全球应对当前金融危机救市举措的总体轮廓正在成形:发达国家正在向金融系统直接投资,向银行存款提供保险,为某些银行债务提供担保,某些情况下还会对金融机构进行国有化。
然而,即使如此,预测事态的进展仍然风险颇高,金融危机已如闯进瓷器店的公牛,肆意扫荡。不确定性是这个危机时代的主题,也给市场参与者提供了巨大的机遇,成败取决于分寸如何拿捏?
救得了流动性,救不了对世界经济衰退恐慌的信心崩盘,这是目前拯救全球金融危机面临的最大问题。
流动性注入无助于信心恢复
受各国联手采取积极措施,流动性注入承诺的影响,10月13日周一全球股市出现井喷,欧美、亚太地区股市主要股指普遍出现暴涨行情,然而仅事隔一日即迅速回落,走势令人失望。流动性注入刺激并未使市场消除对经济衰退阴影的恐惧,被华尔街风暴吹倒的信心再次不堪一击。
“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救市举措,使投资者对金融危机可能不断恶化的担忧有所缓解,但全球资本市场近期的脆弱表现也反映出,市场清楚地给政府一个信号,即市场对现在一系列救市举措,包括流动性注入所能产生的实际作用表示怀疑。”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金融危机对市场的主要冲击是信心危机,对金融机构的注资、担保起码是国际主要国家通过政策协调和联合行动来进行这次全球危机治理的第一步,但信心的恢复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流动性注入会很大程度上缓解这些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危机,使他们不至于出现类似雷曼兄弟破产的情况,但这不代表它是挽救金融危机的万能解药,何况对于一些中小金融机构会不会出现新的危机我们还需观察。”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周春生对记者表示。
用泡沫掩盖泡沫
“政府出台的稳定市场的措施都是短期行为,有时候会出现短期刺激,但这些措施的成效对未来经济走势的影响如何,市场还是缺乏信心。因为目前大家的注意力已经从金融危机转向对未来经济前景的担忧。”香港大福证券资料研究董事总经理麦德光表示。
毫无疑问,目前世界经济正在经受着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美国经济前景令人担忧。张燕生指出,美国的实体经济正在进入衰退时期。虽然美国的实体经济没有像金融一样表现出崩盘,但是很多指标表现美国的实体经济面正在受到金融危机的巨大影响,一个是失业率的上升很快,一个是制造业的增长率逐月减缓,甚至出现负增长。
广东金融学院中国金融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磊则预计,“美国今年还能有1%到2%的经济增长,全球还能有3%到4%的增长。到2009年或者2010年,预计全球经济将进入零增长时期,这便是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的传导使得市场专家对目前针对流动性的救市举措表示了审慎的态度。
“可以理解成这是用一个泡沫来解决另一个泡沫。”江南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魏凤春认为,在现在的危机情势下,政府和企业都不可能考虑太长久,而只能先考虑短期问题的解决,于是只能用一个泡沫来掩盖另一个泡沫。
“如流动性的注入有可能造成流动性过剩;政府干预失灵的市场有可能造成这个市场更大的失灵;央行为提供流动性不断印刷钞票,又产生了货币危机;财政提供的资金如果以后不能完全收回,又带来了财政压力,等等。但目前这个阶段只能先去考虑眼前的危机,至于以后是否有更大的危机出现,那也只能留到以后去解决了。”他说。
陆磊对流动性注入可能产生的负面效果表示担忧。他认为,此举首先增加了货币发行的不确定性;其次,货币贬值引发通货膨胀,也就是说要冒商品价格继续上涨的风险;第三,财政部门的投放一定会造成财政赤字,而财政赤字造成经济很大程度上的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在于人民对于国债,对于政府信用的担忧。那时甚至可能会出现政府破产的尴尬局面,”他指出,“要防止金融危机向货币危机,进而是商品危机演变。”
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全球金融市场一系列联合救市计划毕竟是为了化解当务之急,即解决短期的金融机构破产问题。没有人能够知道什么措施能够将金融危机完全置于掌控之下,就像没有人能预计下一步的经济危机会如何演变,在特定的时间做必须要做的事,或许就是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最近一段时间欧美国家救市的措施是高密度的,流动性是他们面临的最主要问题,而未来短时间之内,这些政府更多的是关注救市措施的效果究竟如何,以及金融市场的新动向和演变,暂时不会再频繁出台更新的措施。实际上未来一段时间救市的重点还是放在金融机构和金融领域,但是不排除如果金融风暴在未来进一步恶化,政府还可能会出台一些更强劲的救市措施。”周春生判断道。
市场的注意力已经从金融风险转移到经济衰退和信贷紧缩上。全球的财富体系或者会因此而发生转变。
和讯网首席分析师文国庆认为,美国的经济危机不仅仅是次贷危机引起的风暴,实际上是全球财富结构的一个巨大调整,次贷危机不幸的成为了此次全球财富结构调整的转折点。按照全球正常财富密度研究计算,美国的财富高估了一倍,即使全球股市不跌,美国的股市也应该下跌50%。
文国庆表示,目前的救市举措最终获得的结果是美国大多数的银行和金融机构还能正常运行,但是美国财富结构的调整不可避免,“这次金融危机将持续三到五年的时间。”他分析,各国央行的协同操作是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和震荡,但是资本市场的下跌还是不可避免,目前跌了35%,至少还要跌到50%。
身处全球经济的一地狼藉之中,中国应该如何自处?对此,法新社认为,正是谨慎的金融市场开放政策使中国避免了被卷入全球旋涡中去的命运。
“孤立主义,置身事外。”陆磊表示其态度。他认为,全球经济危机到2009到2010年才能见底,中国不应操之过急。首先要做好内功,不要做更多的表态和实质性的举动。“孤立不了的时候就要扩大内需,尽可能使中国经济下滑不那么快。假如出现全球经济体系进一步崩溃的时候,中国能保持持续的增长和一个旺盛的需求,对于拉动全球的增长都是有好处的。”他表示。
如果这对于中国是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在全球市场因金融危机陷入混乱之时,或者中国仍要继续保持“帝王般的镇定自若”。虽然这会令西方国家略为失望。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