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航客机是否成了国际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马航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航班MH370,于今年3月8日凌晨2点40分与地面空管中心失去联系以来,经多国共同努力,终搜索无果。在当今科技发达,世界被信息全覆盖的时代,这么庞大的飞行物在如此长的时间里,下落不明,机上乘客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可谓史上罕见。所有的调查至今找不到事件的主谋和失联的原因,有人说这架飞机可能被某国在印度洋某地迫降,但MH370飞机的失联真相,在没有找到飞机之前,所有的猜测都有可能,但又都不可信,只能是一个大迷团。今天,又是一架马航的飞机,MH17航班在乌克兰战乱的东部地区坠毁,乌克兰官方说这架飞机是被导弹击落的,且各方对飞机被击落不仅纷纷否认与己方有关,还相互指责对方。显然,可能又会成为又一个无头案。
如果确实是被导弹击落的,是谁击落了这架飞机击落民航飞机尤其是国际航班的事件非同小可,将面临国际国内的政治压力是难以想象的。因此,如果没有特别的战略考量,谁都不会主动去击落这架飞机。但最大最主要的嫌疑对象就是乌克兰政府、乌克兰东部民间武装组织和俄罗斯。在技术上,三方都有能力击落飞机,从此前乌克兰政府军的军机在东部被击落,说明乌东部武装是有能力的。现在来分析三方击落这架飞机的可能性:
首先看俄罗斯,飞机从荷兰起飞,经德国、波兰,再几乎横穿乌克兰全境,在此航线上的飞机,俄罗斯有能力探测到,作为民航机,俄罗斯更是能清楚掌握的。因美国和欧盟就乌东部冲突指责俄罗斯并加强了对其制裁,有人说这是俄罗斯的复。但这种说法难成立,因为俄罗斯在乌克兰冲突中并不是无牌可打,也没必要冒如此大的政治风险。而且飞机坠落地点离俄罗斯很近,只有五十公里,稍有不慎,飞机可能落到俄罗斯境内,让自己吃不了兜着走。此时,俄乌之间的空管部门应该对MH17航班正在或已经完成了交接,但这个消息却没有。从俄乌实力看,乌克兰不会主动入侵俄领空,这点俄罗斯必定清楚,所以没有必要也不会出现这种慌张击落飞机之举。
其次是乌克兰东部民间武装,如果用导弹击落飞机,需要有雷达跟踪。俄罗斯军队可能会向乌民间武装提供雷达数据也是可能的。此外,乌政府军中倒戈的防空部队士兵也能使用导弹,但整个民间武装的战斗体系不能与政府军相比,整体作战能力也肯定不如政府军,可能因为数据交换不畅通,或技术条件的限制,把MH17航班误认为乌政府军的飞机。如果是有意击落飞机,对东部武装没有好处,且只有坏处。所以,MH17飞机被民间武装误击的可能性很大。不过,此前有其他国家的航班在此通过,这种猜测也有点勉强。
最后是乌克兰政府军,由于政府军的战机接连遭到东部武装的击落,如果把击落马航MH17航班的责任推给东部武装组织,可以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航线是乌克兰政府的空管部门指定的,对东部空袭是乌政府军主动进攻的,对该空域的安全问题乌政府应该最清楚,没有让MH17航班改变航线避开危险空域也让人产生联想。乌政府军战机被击落,俄罗斯的帮忙有脱不了干系,乌政府军想复,因东部武装没有飞机成为复的对象,打俄罗斯飞机意味着对俄宣战却又不敢,借过境的民航飞机制造事端是可能的,如果乌方有意击落飞机,不论掉在乌东部地区或在俄罗斯境内,都能让其游刃有余。
正是因为这样,各方都不会承认击落马航飞机,必定也必须把责任撇得干干净净。现在飞机黑匣子据称已找到,并在乌东部民间武装手中。各方虽然都说要协助调查,但由调来调查,调查结果能否被各方接受都是问题,美国、欧盟、乌政府与俄罗斯及乌东部武装组织,都不会认可对对方有利的结果,相互指责是不会停止的,这个债主必然不会有着落。因为乌克兰政府称飞机是被导弹击落的,飞机又坠落在乌克兰境内,乌政府自然须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虽然乌政府称截获反政府武装击落客机的录音,但还需要证实。即使这是一个事实,因东部武装不具有国家主体地位,不可能承担赔偿,如果乌政府不承认东部武装的政治地位,把他们视作叛军,那只能有乌政府来赔偿。但乌政府现在穷得叮当响,什么时候能赔付高额支出不得而知,或象征性地进行赔付也是可能的,美欧之间必然会从中调停,马航方面只能当一次“冤大头”,成为国际政治角力的牺牲品是必然的。对于乌政府方面,经济损失与政治得失相比已不是重要的了。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