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15年,石油短缺的恐慌将降临全球
人类以压榨式的方法向大地索取资源,尤其是过分依赖不可再生的矿藏包括化石能源如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自工业社会以来,人类使用的能源约有95%为矿物能源),其弊端并不仅在于我们后来才领会到这类资源的有限性,随着它们的消耗将限制人类社会经济运行的步伐;而是还在于另一面,即更为可怕的是,我们以自身的发展为名义,用手术刀般的精确方式对地球开膛破肚,披肝沥胆,肆意挖掘这些矿藏,把它们弄得个兜底翻,搅乱了地球这个机体的器官、骨骼、血脉的位置,它们本来是各安其位的,而今却让它们都挪了窝, 错了位,破坏了地球的生态运行,甚至最终将会扼杀地球这个超级有机体的生命。较之人类经济运行的停滞,其罪孰大孰小,不辩自明。试想,如果没有了地球——确切地说,没有了适宜人类居住和生存的地球环境,人类何以为家,何以续命,更何谈社会经济的发展!
当今,全球每年人类移动的土方量约200亿吨;每年人均从地球岩石圈要挖取25吨矿物资源,以目前全球62亿人口计算,每年将挖取1550亿吨矿物资源。年复一年,挖山不停,掘地不止,这将会是一个什么数字?毫无疑问,这将威胁地壳的稳定性,成为许多地质灾害的诱因。
在中国,煤炭生产还以煤炭自身的损失及其他方面令人痛心的损失为代价的。2005年末,中国权威部门在山西进行的一次调研表明:国有煤矿每采出1吨煤平均实际动用2.5吨的煤炭储量,每挖1吨煤损耗2.48吨的水资源,并且每采1吨煤约损耗铝矾土、硫铁矿、高岭土等矿土资源达8吨。近年来山西省煤炭开采每年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地表塌陷等折合人民币约300多亿元,即每生产1吨煤需付出70多元的隐性代价。说到代价,更重要的还有,作为2004年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煤炭消耗国的中国,我们是否考虑过“后续发展能力代价”呢?
而矿物资源的一个大项是石油。
我们往往把石油看作是“工业的血液”,实际上从超越人类社会范围的更大的视角来看,石油更是“地球机体的血液”。
我们人类一直在给地球放血,或者说,我们一手制造的工业文明的巨嘴怪兽正在贪婪地吮吸地球之血。但这血看似营养丰富,色鲜味美,却是有毒之物。我们把它提炼或分解为汽油、煤油、柴油、残渣燃料油以及沥青、石蜡等,其中大部分都作为燃料挥发成为气体,转移到大气层中。
1999年底,全球探明的石油储量为亿桶(1桶=159升),据欧佩克组织的统计,2000年,世界每天消耗的石油为7600万桶,而预测则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对石油的需求将不断增长,到2010年时,世界每天消耗的石油会达到9060万桶,到2020年,每天消耗的石油更要达到万桶,日复一日,挖油不停,烧油不止,这又会是一个什么数字?
无庸讳言的是,中国也加入到了这一尴尬的聚宴之中,而且因人口众多,嗷嗷待哺,所谓后来者居上,很快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之一。
2004年我国平均原油日消耗量达到652万桶,已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国。同年我国原油进口首次超过亿吨大关,达到1.2亿吨。 到2005年我国石油消费量达3 .17亿吨。2006年上半年又创新高,达1.74亿吨。
数据显示,按目前的开采速度,中国将在14年后出现石油资源枯竭的局面;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导致原油缺口越来越大。而有的专家则认为,时间还要短,只有11年。而中东地区也不过40年。 数据显示,在未来5年内,我国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将超过40%。
全球石油的“放血”或者从这样一组数字可以看得更清楚,详见下表:
全世界石油总储量及开采年限倒计时
剩余总储量
可开采年限倒计时
探明总储量
1401亿吨
40年
潜在总储量
859亿吨
25年
总 计
2260亿吨
65年
一方面,燃烧化石燃料的恶果首先是,它会形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改变大气层的物理性质,使地球温度增高,引发温室效应;其次,它会向大气排放硫氧化物,当与水气结合,就会形成酸雨,伤害植物,破坏土地。燃烧中,还会产生种种有毒物质,毒化洁净的空气,致人患病,如增加癌症的得病机率。那么,如果我们把有限的矿藏,就比如说吧,单是那亿桶石油都用完烧光,这就等于地球之血大部分都转变成了二氧化碳气体或酸雨,飘浮在大气中或积淀于地表,其危害有多大,简直不可想象。我们为每次的新油田等矿藏的发现而狂欢时,我们想过没有,狂欢的背后却正在掀开悲剧的幕帘,一旦这些地球的骨血都被我们肢解、吸干后,失去了骨头支撑和血液营卫的地球机体很可能就会失灵崩陷,将引发难以预料的全球性环境恶化和生态灾难。
另一方面,今天全球可开采石油总储量剩下的1400多亿吨石油,按目前产量,静态保障年限仅为40年。也就是说,到本世纪40年代就会开采完毕!可以预见的是,根本不用等到40年代,而只要再过短短的不到15年(眼下的石油涨价,尽管有波动,但笔者认为总趋势已进入到一个不可逆的过程),进入本世纪20年代,当石油产量迅速滑坡时,石油短缺的恐慌就会降临全球,如果替代能源不能及时加以解决,以石油为主要能源的世界将不可避免地为此发生全局性的动荡,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各国,都应褒有高度的警惕,做好预警的准备。
相关文章 二氧化碳战争梅新育:限制战略资源出口是一国基本权利王中宇:“发展”VS“生存”—由山地问题引发的思考黑非洲的悲剧之尼日利亚——《能源战争》节选出租国心理——《能源战争》节选社会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与国土中国资源市场化的结局:“稀土帝国”被外国掏空恩道尔:中美在非洲的石油冷战--达尔富尔?傻瓜,这是石油…文佳筠:不可能的美国梦恩道尔:今天60%的石油价格是市场投机的结果王中宇:“生态文明”的由来与前景江涌:石油价值异化暴露国际秩序危机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