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评凤凰网的"抗战最惨烈守城战"一文

2025-02-26 学习 评论 阅读
  

  评凤凰网的"抗战最惨烈守城战"一文
有本事,把1944年国民党的,丢尽了中国人脸的大败,写成大胜一样.要知道这是1944年.法西斯失败已成定局.法国已光复.当时的国民党军已不是1937年的国民党军,在美国的支持下武器已优于日本人,更关键的是空中优势已在中国一方.日本的主力已大部被困于东南亚,中国的援缅军正在美国人指挥下消灭日本人.在这种优势条件下.蒋介石直接指挥下的国民党军.就如文章所写:"4月18日,集结在中原以冈村宁次为总指挥的14.8万日军,开始向以蒋鼎文为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的中国守军8个集团军近40万人展开攻击。日军攻势凌厉,所向披靡。国军连连败退,"明明这是一次日本人打通大陆交通线的战役.臆想了一个由宝鸡南下直逼重庆的战略计划.遂宣告国民党军反败为胜,日本人由宝鸡南下直逼重庆的战略计划破灭。
"中原重镇洛阳陷落的第三天,即5月27日,日军分左、中、右三路对湖南省省会长沙展开围攻,先后调集36.2万人,与整个湖南战场的第九战区薛岳部30万国民党军展开激战."(30万对36.2万,但飞虎队主力就在湘西,)."6月20日,中日双方在衡阳周边50公里的范围内,分别投入了30万与35万兵力,"本是军力相当.却把他描写成1.7万人对11万人的绝对不对称战争.还称1.7万人消灭了七万敌人.就是国民党战从来跨大.(国民党战23次战役日本伤亡200万,日本最新公布数其在关内的“支那派遣军”伤亡共133万人)消灭了七万敌人也应是30万军队的全部战果,那个战说过是1.7万人消灭的.事实真相是什么呢.
第一.方先觉不为国民党宣传是因为方先觉违反蒋介石"不许方先觉再发电请援,同时嘱其注意一死国"的电令,为保存七千子弟兵,方先觉不但不死,也不突围(长沙突围的军长张德能仍被满腹怒气的蒋介石下令枪决)而是投降了.
第二.蒋介石原不自量力的订了一个"以方先觉部万余人吸引日军倾全力前来攻城,只要方部扼守衡阳10天,最多两周,即有外围主力部队增援并成铁桶合围之势,里应外合,一举围歼来范之敌。"的计划(再来一次台儿庄).结果反而被日本人有计划的用来消耗国民党军的有生力量."老谋深算的第十一军团司令官横山勇,识破了中国军队高层的战略意图,未敢轻易发兵,只调集两个师团部分兵力3万余人作前锋,分波次向衡阳围攻,其他部队则负责阻击外围的国民党援军并伺机围歼国军主力。用横山勇的话说:“只要将敌人外围主力击破,衡阳守军得不到援军,在无补给之情况下,至其战力耗尽时,则不攻自破矣”(""内的都引自原文)
很清楚了吧,不是方先觉有本领,守城47天不破.而是日本人故意留下衡阳不破,围城打援.以至国军主力耗尽.结果就是"随着战略中心衡阳陷落,湖湘一线的国军全面崩溃,导致广西失去了重要屏障。日军趁机调集优势兵力,与西南战区的日军遥相呼应,南北夹击,在很短的时间内,南线军事重镇桂林、柳州、南宁以及广东、福建部分军事要塞相继失陷,中国军队损失兵力60余万。此后不久,日本中国派遣军和驻东南亚的南方军,在广西南部胜利会师,从而打通了中国内地通往越南的大陆交通运输动脉,完成了日军大本营拟订的“一号作战计划”。这一战略计划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日军士气和野心,认为:“一号作战的显赫成果,可以说是使当时陷于凄惨不利战局中的日本,微微见到一线光明。”"这是法西斯阵营1944年的唯一一次大胜.如不是这次大败,美国人还不一定请苏联出兵东北.
衡阳之战的正确描述应为蒋介石故意在衡阳不设重兵,"以方先觉部万余人吸引日军倾全力前来攻城"以"一举围歼来范之敌".日本"第十一军团司令官横山勇,识破了中国军队高层的战略意图"将计就计,只以"两个师团部分兵力3万余人作前锋,分波次向衡阳围攻"而主力"则负责阻击外围的国民党援军并伺机围歼国军主力。"蒋介石不知改变战术,只知把不善于野战的国军主力送入敌人的予设阵地.白白损耗,而不知加强第二,第三道防线.以至如横山勇所料"“只要将敌人外围主力击破,衡阳守军得不到援军,在无补给之情况下,至其战力耗尽时,则不攻自破矣”衡阳守城47天后弹尽粮绝而降.丢了蒋介石最后一点面子. 方先觉的拼命求救,正好上了日本人的当.如了日本人的愿.所以日本人也不忘给方先觉吹一吹,好吸引更多的国军主力来被消耗.到衡阳一失,国军主力也久战之下,战力全失."湖湘一线的国军全面崩溃,导致广西失去了重要屏障。日军趁机调集优势兵力,与西南战区的日军遥相呼应,南北夹击,在很短的时间内,南线军事重镇桂林、柳州、南宁以及广东、福建部分军事要塞相继失陷,中国军队损失兵力60余万。" "从而打通了中国内地通往越南的大陆交通运输动脉,完成了日军大本营拟订的“一号作战计划”。这一战略计划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日军士气和野心,认为:“一号作战的显赫成果,可以说是使当时陷于凄惨不利战局中的日本,微微见到一线光明。”"至此美国人对蒋介石的反攻已不抱任何希望.眼光转向苏联.1945 年 2 月 4 日至 11 日的雅尔塔会议,一反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的格局把中国完全排除在外.如1944年中国能大胜并由此开始反攻,雅尔塔会议必有中国一集之地.今日之中国必不似现在.

  

  
为什么蒋介石会不自量力的企图用鱼饵战术全歼来范之敌的呢.因为第九战区曾有光辉历史,在外援全断的1941年底,(英国封锁中缅公路.苏联停止援华)在极少空中力量的情况下,曾打赢了第三次长沙战役.在二年半后,在得到了大量美援,武器精良,并占有一定的空中优势的情况下.理应大胜日军.为什么会大败呢.只能怪蒋介石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二年中,消极等待,在没有日本军压力的情况下,不思反攻,而日益腐化.军队战力大失.(按国民党战1937.7.7到1942年2月四年半大的战役共16次日军伤亡150万.而1942.3-1944.3二年中只有三次大的战役日军伤亡18万.)

标签:日军   国民党   主力   中国   蒋介石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