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专家要求放弃龙芯申威投靠ARM 折射出缺乏精神之钙

2025-02-26 学习 评论 阅读
这对于解决“卡脖子”问题没有任何帮助,反而把中国的信息技术产业,绑在了Wintel体系和AA体系的战车上,始终受制于人。   

  日前,一次国家级的政策征询会上,一位挂着中国科协十大青年科学家,中国软件十大杰出青年头衔的软件公司的CEO认为:

  

  “自主可控不是能否开发出来竞争产品的问题,而是开发出来的产品是否有生存空间的问题”;

  

  “实践多次证明,单方面追求自主可控,违背市场规律的产品/规划都会失败的”;

  

  “生态是发展自主可控的首要因素”;

  

  并强烈呼吁“MIPS和Alpha生态肯定做不起来了,请不要浪费国家资源和用户的爱国热情,不要瞎折腾做基础软件的中国公司了”;

  

  “ 主攻ARM和RISC-V生态,放弃MIPS和Alpha”。

  

  就上述观点,铁流谈谈自己的看法

  

  CPU生态好不好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直以来,普遍的观点就是X86、ARM生态好,MIPS、SW64、Power生态不行。

  

  但这种教条化的理念在实践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矛盾的地方。

  

  比如,说X86生态好,但X86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依旧很难在智能手机上占据一席之地。

  

  类似的,一些人说ARM生态好,但ARM在PC和服务器上,生态和MIPS、SW64、Power一样都是难兄难弟。

专家要求放弃龙芯申威投靠ARM 折射出缺乏精神之钙

  

  请输入描述

  

  原因何在因为这种生态好坏都是泛泛而谈,没有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X86生态好,主要是PC和服务器,ARM生态好主要是智能手机、平板,以及各种嵌入式设备。

  

  脱离具体应用场景,谈生态好坏,没有任何意义。

  

  再举一个例子,在党政办公试点中,X86、ARM、MIPS/LoongISA、SW64同台竞技,很多人看来,X86、ARM生态好,MIPS/LoongISA、SW64生态不行,必然是X86、ARM获胜。

  

  但试点的结果却是,X86、ARM并不比MIPS/LoongISA、SW64强。党政办公中,X86、ARM能做到,MIPS/LoongISA、SW64基本上也能做。

专家要求放弃龙芯申威投靠ARM 折射出缺乏精神之钙

  

  而且就试点情况来说,自主CPU表现不错,就应用总量来说,自主CPU的应用量超过了技术引进的X86和ARM。

  

  甚至还出现了,试点单位邀请自主CPU技术团队,帮助技术引进CPU解决打印机适配的情况。

  

  因此,泛泛而谈X86、ARM生态好,就认为在任何应用中,X86、ARM都一定具备优势,MIPS/LoongISA、SW64没有市场。这种观点与具体实践是矛盾的。

  

  CPU发展过程中 自主和可控不能割裂

  

  有观点认为,可以先可控,后自主。

  

  也就是通过合资等方式,引进国外CPU,或拿国外开源软件代码,然后通过吃透代码的方式实现可控。

  

  诚然,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确实是一条路子,而且在核电、高铁等领域不乏成功先例。

  

  但在CPU方面,目前还没有成功先例,反而有众多失败的先例。比如陷入欠薪风波的宏芯。

  

  必须明确的是,不要低估CPU、操作系统,这类系统工程消化吸收的难度。据业内人士介绍:万一外商挖下天坑,可以保证你50年都看不懂代码。

  

  以Windows来说,虽然微软声称早就将源码给了中国政府,但至今哪家单位吃透了

  

  如果真的吃透了,永恒之蓝爆发,国内公安、教育内网还会大片中招么

专家要求放弃龙芯申威投靠ARM 折射出缺乏精神之钙

专家要求放弃龙芯申威投靠ARM 折射出缺乏精神之钙

  

  虽然Liunx开源几十年,但国产Linux操作系统公司哪家敢打保票把Linux吃透了

  

  虽然IBM把Power8的源码给了宏芯,但从2014年公司成立至今,宏芯又做的怎么样呢

  

  国内买到ARM硬核的有很多,买到软核授权的也不少,但哪家把ARM的技术吃透了

  

  即便是买到ARM64指令集授权的华为,从K3到麒麟970,近10年的时间,不也是反复购买ARM的CPU核授权么

  

  ……

  

  把自主和可控割裂,最大的风险就在于,吃透代码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吃透的标准如何界定也是一个问题。

  

  很多合资公司往往合资没多久就大肆宣扬“自主可控”、“安全可控”、“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CPU明明是外商CPU的马甲,却宣称“安全可控”,并把马甲CPU,直接往党政军市场塞。

  

  打印机芯片瘫痪伊拉克防空网,通用处理器后门瘫痪叙利亚雷达站的前车之鉴尚历历在目,莫要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自主可控技术体系不具备竞争力是伪命题

  

  有观点认为:

  

  自主可控不是能否开发出来竞争产品的问题,而是开发出来的产品是否有生存空间的问题

  

  实践多次证明,单方面追求自主可控,违背市场规律的产品/规划都会失败的

  

  然而,自主可控不具备竞争力是伪命题。

专家要求放弃龙芯申威投靠ARM 折射出缺乏精神之钙

  

  在这方面,神威超算堪称是打脸的存在。

  

  神威超算不仅把这些合资技术远远甩在身后,还在过去的几年里,把一些人视为高不可攀的洋技术也踩在脚下。

  

  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云泉曾经表示:“世界上很多超算科学家都渴望大机器,当新的项目在旧机器上已经跑不动了,而他们国家的超算发展却相对滞后,所以一旦咱们国家的新机器面世,他们就很迫切地把自己的代码、软件拿过来和中国人一起研制,特别是在不涉军涉密的科学研究上……来自欧洲的超算需求显得很迫切……许多国外的朋友通过邮件找到我,说他们有个应用,希望和‘太湖之光’联合开展研究。还有法国大使馆的科技参赞也专门找到我,希望中法之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让法国的科学家到中国来使用‘太湖之光’,这些合作我们都在落实当中。”

  

  中国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副教授付昊桓介绍,新加坡国家超算中心在2016年参观完之后,马上就问“能不能买”而且国内外还有很多机构对神威太湖之光超算非常感兴趣。

  

  除了神威超算之外,在各型装备上,自主CPU已经被广泛使用,在交通、能源、工业控制、网络安全、党政办公等领域,自主CPU已经开始逐步替换X86和ARM。

专家要求放弃龙芯申威投靠ARM 折射出缺乏精神之钙

  

  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现在的情况是,自主CPU可以通过航天、装备、交通、能源、工控、智能家电、网安等行业应用赚到钱,而且用自己赚来的钱养活自己,研发新产品。

  

  一些合资CPU,反而高度依赖政府输血。

  

  这种情况下,一些人反而指责自主CPU,及其整机产品不具备市场竞争力。

  

  这恐怕是中国自主技术体系构建过程中,最具黑色幽默的一幕。

  

  社会效益才是发展自主可控的衡量标准

  

  有观点认为:

  

  自主可控不能违背市场规律

  

  生态是发展自主可控的首要因素!!

  

  应当主攻ARM和RISC-V,放弃MIPS和Alpha

  

  然而,放到具体实践中,上述三句话是自相矛盾的。

  

  由于铁流之前的文章已经有对RISC-V的分析,就不再重复介绍,主要说ARM。

  

  首先,就生态来说,ARM的生态局限于智能手机和嵌入式。

  

  如果说,扶持ARM主攻嵌入式应用,这倒还能理解,但把ARM列为PC和服务器的备选项,就恰恰违背了第二句话“生态是发展自主可控的首要因素!!”

  

  其次,就国内几家ARM服务器厂商,无论是华为、华芯通、还是飞腾,都无法实现在商业市场造血。

专家要求放弃龙芯申威投靠ARM 折射出缺乏精神之钙

  

  华为依靠公司垂直整合输血;

  

  华芯通则需要政府输血;

  

  即便是做的做好的飞腾,也不具备在商业市场从英特尔碗里抢肉的能力。

  

  那么,既然PC和服务器又是无法在商业市场与英特热竞争,把ARM作为自主可控主攻方向,岂不是和第一句话“自主可控不能违背市场规律”矛盾

  

  什么您说华为麒麟芯片在商业上很成功

  

  华为的麒麟芯片之所以能在商业上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把自己的洋房,建立在ARM和谷歌的地基上。

  

  本质上是AA体系的马仔,因为华为的麒麟CPU核,代码都是ARM写的,OS也掌握在谷歌手里。

  

  一旦ARM和谷歌在地基上做手脚,华为麒麟芯片的洋房搞不好就要坍塌。因此,华为麒麟手机芯片和自主可控完全没有任何关系。

专家要求放弃龙芯申威投靠ARM 折射出缺乏精神之钙

  

  文章最后,铁流认为,自主技术体系建设,要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标准进行衡量。毕竟,花钱买不来核心技术,市场换不到核心技术。

  

  在航天、装备、交通、能源、工控、网安等行业,用上核心IP代码都由自己写的芯片,这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如果始终抱着要能够在商业市场赚到钱的标准去衡量,很容易陷入被短期利益绑架的困局。

  

  比如“贸工技”的联想,虽然来钱很快,但核心技术缺失,缺乏发展后劲。

  

  又比如买IP做集成设计SOC的华为,虽然麒麟芯片市场表现不错,但CPU、GPU等核心部分,全部都是从外商购买的。

  

  这对于解决“卡脖子”问题没有任何帮助,反而把中国的信息技术产业,绑在了Wintel体系和AA体系的战车上,始终受制于人。

相关文章 龙芯3B6600媲美12代酷睿一个时代的落幕,意味着另一个时代的诞生釜底抽薪放大招:完犊子了?好像真的要完犊子了对“国产CPU发展应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建立自主生态”的理解民族的脊梁、毛主席的好学生——胡伟武!中国人都应该知道他伟大的事迹!
标签:自主   生态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