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海战国军大胜?
有关台海两岸海战、空战,在一般人脑子里是一边倒的描述,如海战,击沉“太平”号护卫舰,“八·六”海战,击沉“剑门”号、“章江”号,崇武海战击沉“永昌”号,关于台海两岸战事的书籍书店可买到几十种,描写基本雷同。如果真是这样一边倒,就可以解放台湾了,没什么问题,事实上,两岸战况,空战也是有起有伏,刚解放时台湾空军占优势,后来我方引起苏制米格-15,其性能远超过P-47,P-51,彻底击败台空军以P-47,P-51为主的战斗机占据上风,此后台湾空军于58年引进美制F-86佩刀战斗机并配备响尾蛇导弹后,重占上风。击落击毁几十架米格―15,及部分米格-17,独霸天空。所以我方空战史,58年以前写得比较多,58年之后没怎么写。海战亦是如此,有胜有败,现摘录台海军司令黎玉玺将军在1955年率领太湖、太仓、太康和太昭4艘小型军舰包围击沉温州舰队全部舰只经过。
1955年2月,国军全部撤离大陈岛,解放军即派兵占领台山列岛,台山列岛位于浙江,福建以东海面,距大陆十五海里,地位重要,解放军登岛后便架起炮台,设立基地,第二批驻岛部队于55年2月18日清晨,由海军温州大队全部舰艇护送下,前往台山,计有四百到五百吨炮艇四艘,三百吨级登陆艇八艘,每艘可载兵员200余人。国军海军在黎玉玺(当时任海军副总司令兼六二特遣部队指挥官)指挥下,率小型战舰4艘于55年2月18日清晨发起攻击,于下午结束战斗,全歼温州舰队,并击沉正泊在台山岛的舰艇若干及前来增援潜艇一艘。台山海战共计击沉炮艇5艘,登陆艇8艘,潜艇一艘,武装机帆船8艘,总计22艘,登陆艇上 1600余名官兵全部牺牲。台海军损失为:太湖舰中弹三发,机舱烟囱和救生筏略损,太昭舰上20毫米炮架被打断,死一人,伤三人。
以下摘录台海军司令黎玉玺将军回忆录三段,以飨读者
“共军舰艇全部覆灭
这时太康、太昭两舰也急驶适时到达,加入战斗。几分钟后共军炮舰不支,竟忘却其掩护八艘登陆艇任务,急向南北台山岛之间鼠逃。到八时十分,共军炮击疏落,我舰队把握时机,以高速于八时十九分绕到共军登陆舰队的后方,适时共军炮艇三艘中弹着火,其中两艘立刻下沉,移时另一艘亦沉入海底。我英勇官兵愈战愈勇,距离一千五百码时,乃集中炮火向八艘满载共军的登陆舰艇射击,共军在台山岛的岸炮虽然炽烈,但我军士气旺盛,继续攻击,已击沉其中两艘,另外六艘也中弹不知所措,漂向暗礁满布的海中;共军纷纷跳海,希望求得九死一生,呼叫的凄厉之声,可以清晰的听到。我舰队的官兵本打算拯救这批被迫参军的落海者,唯因暗礁处海图载明是未探测地,阻碍航路,无法接近,不久这批满载共军一千余人及物资的八艘登陆艇,均全部沉入海底,仅少数人漂流海面。共军舰艇最初还有反抗的炮火,经一个多小时的接战后,便乱成一团,溃不成军,增援台山列岛的舰队全军覆没。八时四十五分,我舰队脱离战场归航。
空军击沉共军潜艇
在激烈战斗中,我申请空中掩护的空军战机,也开始到达舰队上空掩护,并继续对台山列岛附近海面共军残余船艇,与岛上的军事设施予以轰击。截至午后六时止,又击沉共军炮艇两艘、武装机帆船八艘,击毁岛上营房及帐篷八处,岛上共军死伤惨重。这一次我海空军完美配合,获得最辉煌的胜利,捷传来,后方军民无不欢欣鼓舞。我太湖舰仅中弹三发,机舱烟囱和救生筏略损;太昭舰上二公分(即20毫米)炮架被炮弹片打断,余无损毁。十八日下午三时左右,我空军在台山列岛海面首创轰沉共军潜水艇一艘的光荣记录。我空军轰炸机一架,由杨纯厚、周启化、张运发、钟万、杨龙富等健儿驾驶,于当天下午三时五十分,在台山列岛西南海面发现共军潜艇一艘,正浮上海面活动,我机立即轰炸,并低飞予以扫射,所投炸弹全部命中目标。这艘潜艇被我机攻击后,立即沉入水中,当时海上浪花四溅,经我机详细侦察很久,未再发现该艇踪影即判断该艇已被炸毁沉没。
海空联手赫赫战果
这次我海空军联合出击,虽非预定的联合作战计划,但因空军首日侦得敌情,海军主动出击,空军也立即加入作战,真是协同配合得天衣无缝,获至全胜,完全粉碎了共军孤立南麂及侵犯马祖的可能行动。由于我国军训练有素,武器精良,防守严密,三十年来,中共海军始终未敢侵越马祖一步。我海空军联合出击台山列岛的结果,击沉了共军炮艇五艘、载运共军及物资的登陆艇八艘,另武装机帆船八艘及潜水艇一艘,共计二十二艘,并将台山岛的军事设施彻底摧毁。我空军飞机于完成任务后,均安全返航;我舰仅受轻微损失,在炮位上的炊事上等兵光荣殉国,中士宋心兰头部中伤,枪炮上士薛景森、周崇信轻伤。 ”
此战可算得上是台海两岸海战中我方最大一次失利。
辟谣贴在超大本家:LUDA 原创: 也谈台山海战
可能有不少朋友都曾经看过那篇“台海海战中我方最大一次失利--台山海战”的文章。由于这次海战在大陆并不属于值得宣传之列,所以了解者似乎不多。而在海峡对岸,这一次的“辉煌胜利”可是进了博物馆呢。从这篇文章最早在舰船论坛上登出,我就一直多处留意,现在就按着两岸的战史资料简单地谈谈这次战斗。
1、这次海战有没有呢?有。我看过的多数海军战史中都没有此战的记载,唯一的例外是1988年出版的《中外海战大全》。摘录如下:
台山海面战斗(1955年2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温州巡逻大队第2分队547号、548号、549号、550号4艘50吨炮艇,奉命于1955年2月17日掩护陆军登陆艇7艘、机帆船1艘,运载1个高炮营去台山列岛。第2分队于17日20时按预定计划在鳌江口与登陆艇队会合,18日4时抵台山东北海面警戒。登陆艇队驶至罗英山以南时迷航,第3分队只得返回寻找,7时30分在罗英山以东7海里与其会合。会合后不久,发现台山东北3海里海面有3艘敌“太字号”型护卫现向北航行。第2 分队当即组成左横队前住迎击,并按规定鸣枪警告登陆艇队返回岁英山。登陆艇不仅未返航,反而加速向台山前进,第2分队只得在翼侧掩护。
7时45分,第2分队向敌舰开炮,由5000米打到2000米。8时30分,敌护卫舰转向西南。正当我艇队准备变换队形,继续攻击敌舰之际,突然发现台山东北3海里处,有2艘敌“接字号”军舰向西北方向航行。第2分队 4艇当即分成2组应战。第1组位于北台山西北,继续攻击“太字号”型敌舰。第2组位于北台山东北,攻击“接字号”型敌舰。此时,我登陆艇队驶至台山以西8 海里,敌“太字号”编队绕至我侧后实施攻击,我第1艇组判断,敌舰可能企图绕至台山以南,阻击我登陆艇队,即进至台山以南掩护,战斗至8时55分分结束。 9时,我登陆艇队全部抵达台山各岙口口,第2分队撤至台山,敌舰向南麂山方向驶去。11时46分,敌F—84型战斗机2架由东向我549号、547号艇攻击。我艇队当即以急速火力射击,一架敌机机尾被击中,坠落于中台山东南2海里海面。
2、对于这次海战,台湾“国防部”网站中描述如下:
台山列岛海战
(一)作战时间:民国四十四年二月十八日
(二)作战地区:台山列岛海面(在浙江、福建接邻界的东方海面)
(三)兵力部署:
1.共军:大型炮艇四艘、小型登陆艇八艘,计十二艘。
2.我军:指挥官为海军副总司令兼舰队指挥官黎玉玺中将率太湖(旗舰)、太仓、太康、太昭军舰四艘
(四)作战经过:
民国四十四年二月上旬,大陈国军转进台澎后,中共陆海空军主力渐次南移,企图逐岛南侵。二月十七曰,副总司令兼舰队指挥官黎玉玺中将获知敌舰艇蠢动情,当晚即亲率太湖、太仓两舰自基隆港北航,于十八日清晨到达台山列岛东南海域,与敌大型炮艇四艘、小型登陆艇八艘展开激战;太康、太昭两舰亦自乌坵方面高速赶到,加入战斗,各舰舰炮同时集中火力猛烈轰击,敌艇受重创后队形零乱,四散向台山列岛逃窜。
(五)战果:击沉敌炮艇3艘及小型登陆艇8艘,共军死伤约千余人。
(六)损失:太湖、太仓两舰中弹受伤,阵亡士兵一员,轻重伤三员
3、据我搜集到的资料,对这次海战的说明如下:
(1)我方参战兵力为华东军区海军温州水警区巡逻艇大队2分队的四艘53甲型50吨小炮艇。这种炮艇最大航速13节,装备有37炮1、20炮1、12.7 机枪2。登陆艇队和陆军部队番号不明。对照台湾的战史资料,对岸目前认定的我方参战兵力与史实大致吻合。当然,无论按照谁的标准,排水量只有区区50吨的 53甲型炮艇离“大型”二字有多大差距这里抛开不谈。实际上,就我所知,人民海军最早拥有的可以称之为“大型炮艇”的水面舰艇应该是引进苏联的6604型猎潜艇,即西方所说的喀琅施塔得级猎潜艇,这种艇也是西沙永乐群岛海战的我军参战主力之一,但是6604型首艇投入现役还是在一年多以后的事了。
(2)“接字号”型为当时大陆海军对国民党海中的日偿舰中的海防舰的称呼,因为1947年接收时尚未正式命名,均简单地称之为“接XX”号。五十年代台湾国民党海军将这类舰艇统一用“X安”命名。浙东沿海的几次作战中,“接字号”型都有过些表现。不过这次台山海战,对岸参战兵力实际为四艘太字号,我方则认为是三艘太字号家两艘接字号。虽然我方的识别略有差错,不过国民党海军兵力上装备上均处于压倒优势则并无任何疑问。
(3)我方资料中并未提及部队的损失,而从战况看,四艘炮艇和七艘登陆艇均与敌方交火,考虑到敌方的火力优势,我方受到了一定的人员伤亡是可能的,不过参战的十二艘舰艇没有一艘被击沉似无问题。可以认为我军吃了个小亏。对岸的官方战史中目前只承认“击沉敌炮艇3艘及小型登陆艇8艘,共军死伤约千余人”,虽然仍属于兑水肉,不过总算没有把牛皮吹得太没边儿。至于黎玉玺回忆录中的“击沉22艘水面舰艇和一艘潜艇,1600余人无一幸存云云”,这个数字已经接近于我方参战兵力的两倍。击沉一艘潜艇的说法如果成立的话在二战后应属于第一例,可是这个战绩连对岸的官方战史也不敢接受,由此可见黎玉玺将军的回忆录中到底兑了多少水。
对岸大吹特吹此役倒是不难理解,从1954年12月,大陆海军起先后击沉了国民党海军太平号护卫舰、洞庭号炮舰,击伤宝应号炮舰,并配合陆空军一举解放了一江山岛,赢得了我军历史上第一次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的胜利。惮于我军的强大威力,国民党军不得不将驻守大陈岛的约名官兵撤回台湾。无论记者如何妙笔生花,一江山岛守军上自司令官王生明上校,下到普通一兵“全体成仁无一幸存”,一向认为优势强大的国民党海军却败绩连连,再不争口气的话恐怕黎副总司令玉玺中将的位子要座的不太稳了。挽回面子的唯一办法就是打一次胜仗,因而黎玉玺会亲自率领当时国民党海军的主力-四艘太字号护卫舰做一次大胆出击。既然真的出击了,炮也打响了,又没有什么大损失就平安回港,那就尽管吹嘘成前所未有的空前大胜蒙蒙记者也无不可,反正各级官兵都拿到了犒赏,不会有谁嘴巴那么贱的。
本人注:我军在此战中并未击落国民党军的F—84战斗机,此处记载亦有误。
(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