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左翼政权覆盖南美“穷人的'主教'”卢戈赢得巴拉圭总统大选

2025-02-26 学习 评论 阅读
  

  巴拉圭选举为新时代揭幕 左翼政权覆盖南美

  

  
2008-04-23 稿件: 国际在线

  

  
  4月20日,巴拉圭反对派联盟“爱国变革联盟”总统候选人费尔南多·卢戈(中)在位于亚松森的竞选总部庆祝胜利。

  

  巴拉圭总统大选日前落下帷幕。反对派
“左翼”政党联盟候选人费尔南多·卢戈赢得选举胜利,当选巴拉圭新总统,结束了巴第一大党“红党”连续61年的执政历史,这将开始巴拉圭的政治新时代,也将对拉美的政治格局产生一定的影响。

  

  卢戈现年58岁,牧师出身。2006年,他放弃宗教职务进入政坛,组建了以反对派政党为主导的“爱国求变革联盟”,并一举在大选中获胜。

分析人士指出,卢戈能够当选巴拉圭总统,有着较深层次的原因。首先是由于代表巴拉圭保守势力的“红党”从上个世纪40年代执政以来,始终奉行维护富人利益的保守政策,政治腐败丑闻频发,导致巴经济停滞不前、社会矛盾激化,使巴沦为南美洲经济最贫困的国家。卢戈竞选纲领的核心是推行政治和经济改革,实行开放型经济,根除弊政,化解社会矛盾,维护民族经济和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卢戈的政治主张符合巴拉圭广大民众要求变革的夙求。

  

  其次,巴拉圭此次政权更迭将对拉美局势产生不小的影响。卢戈领导的“爱国求变革联盟”带有明显的激进左翼政治特点。在经历了西方国家鼓吹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所产生的副作用后,从本世纪初开始,拉美地区迎来了一波左翼政权执政的浪潮。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巴西、尼加拉瓜、厄瓜多尔、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巴拿马、秘鲁、多米尼加、哥斯达黎加等十几个拉美国家,纷纷开始由或“激进”或“温和”的左翼政治力量掌权。随着卢戈的当选,除哥伦比亚外,整个南美洲大陆几乎全被左翼政权国家所覆盖。由阿根廷、智利、乌拉圭、巴拉圭、巴西、委内瑞拉组成的南方共同市场则更成为左翼的“一统天下”。巴拉圭左翼政府的登场势必将有助于拉美国家排除外来干扰,缩小在区域一体化问题上存在的分歧,更广泛地形成共识,对实现拉美一体化进程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此外,卢戈的当选使一向视拉美为“后院”的美国又丧失了一块阵地。由于巴拉圭历届政府奉行亲美政策,美巴两国有着紧密的经贸联系,因而如何处理与美国的关系将成为卢戈政府的外交重点。带有明显“温和”特点的卢戈在当选后并未立刻对巴美关系发表评论,表明新一届巴拉圭政府在对美关系问题上态度谨慎。按其温和中左的政治特征,卢戈不太可能像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那样,发表措辞激烈的反美言论或采取强硬的措施,但巴拉圭很可能不会再继续对美国言听计从。例如,在美国的影响下,巴拉圭于1957年与台湾建立了“外交关系”,至今仍是南美仅存的一个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卢戈在竞选期间已明确表示愿意推动与中国建交,22日他再次表示“如果其他国家都能与中国建立良好的外交和经贸关系,那么巴拉圭也不会落后。巴拉圭在发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问题上将不会屈服于任何压力。”

  

  卢戈的当选是巴拉圭民众渴望社会变革和实现社会公正的必然结果。但不可否认,巴拉圭新政府将面临着如何应对国内根深蒂固的保守势力、革除长期弊政,推行改革以及建立新的对外关系等一系列巨大的挑战。

  

  “穷人的'主教'”卢戈赢得巴拉圭总统大选,——拉美“左翼版图”继续扩大

  

  
巴拉圭反对派候选人卢戈赢得大选

  

  
2008年04月22日 :中国日网站

  

  
  根据巴拉圭最高司法选举委员会4月20日公布的初步计票结果,反对派总统候选人费尔南多·卢戈在当天举行的大选中获胜,当选新一届总统已成定局。据西方媒体道,卢戈的当选打破了巴拉圭60多年来一党执政的局面。同时,有消息说,卢戈在竞选期间还批评了台湾当局的“金援外交”,并表示如果当选总统,他将积极推动与中国建交。巴拉圭目前是唯一没有和中国建交的南美国家。

  

  ***卢戈获胜受到民众欢呼

  

  选举委员会当天公布的结果显示,卢戈获得了40.83%的选票,以较大的优势赢得了总统选举。执政党“红党”候选人奥韦拉尔和退役将军奥维多的得票率分别为31.71%和21.98%。奥韦拉尔随后承认自己选举失败。

  

  现年58岁的卢戈被人们称为“穷人的主教”,在巴拉圭中下层民众中有着良好的声誉。卢戈在选举中获胜的消息传开后,巴拉圭各主要城市的大街上都聚满了欢庆的人群,路上行驶的汽车都鸣笛致意。

  

  卢戈在获胜后向支持者表示:“你们才有资格决定巴拉圭的未来,你们选择了做一名自由的巴拉圭人,谢谢,谢谢你们!今天,我们在国家的政治史上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红党”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在巴拉圭执政,但其长期执政并没有给巴拉圭带来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尤其是最近几年,巴拉圭经济增长缓慢,沦为南美地区经济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贫困人口比例高达40%。此外,“红党”政府贪污腐败丑闻不断,严重影响了自身形象。对现实不满的巴拉圭选民人心思变,希望通过政党轮替实现变革。

  

  而在选举开始前,“红党”内部的分裂就已经削弱了其整体实力。“红党”长期执政,内部关系错综复杂。去年12月“红党”进行总统候选人初选时,内部分裂浮上台面。时任教育部长的奥韦拉尔以微弱优势战胜前副总统卡斯蒂廖尼。但整个选举过程充满争议。由于奥韦拉尔得到总统杜阿尔特的支持,卡斯蒂廖尼认为杜阿尔特操控选举,并一直耿耿于怀。在今年4月的大选中,卡斯蒂廖尼拒绝支持奥韦拉尔,从而影响了她在“红党”支持者中的得票率。

  

  ***拉美“左翼版图”继续扩大

  

  卢戈的胜利延续了拉美地区“左翼政党”在选举中“摧城拔寨”的奇迹。细数拉美左翼政权,人们往往将之分为“激进的”与“温和的”两种。有人称古巴、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尼加拉瓜和厄瓜多尔为“激进的”左翼政权,称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巴拿马、秘鲁、危地马拉、多米尼加共和国和哥斯达黎加为“温和的”左翼政权。

  

  不过,卢戈曾表示自己与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有很大不同。他说:“查韦斯是一名军人,而我是有着宗教背景的。我是在人民的强烈呼吁下才去参加选举的,而查韦斯明显是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

  

  ***倡导社会公平的大主教

  

  卢戈1949年5月30日出生于距巴拉圭首都亚松森以南490公里的巴拉纳地区圣佩德罗镇。中学毕业后,卢戈成为一名乡村教师。此后,他进入亚松森天主教圣母大学,攻读宗教专业。毕业后,他成为一名牧师,并前往厄瓜多尔等地布道。

  

  1994年,卢戈成为巴拉圭北部最贫穷地区之一的圣佩德罗地区的大主教。卢戈在传教中倡导社会公平,维护穷人利益,因此深得中下层民众的拥护。

  

  2006年,卢戈辞去宗教职务,开始投身政治。同年3月,他在首都亚松森组织反政府示威游行,得到民众的积极响应,一举成为巴拉圭政治舞台的明星。同年底,卢戈决定参加2008年的总统大选。

  

  颇具个人魅力的卢戈没有任何政党背景,形象良好,加之奉行温和的中间路线,因此得到巴拉圭30多个政党和社会团体的支持,并组建了反对派政党联盟“爱国变革联盟”参加大选。在大选前进行的民意调查中,卢戈的支持率一直保持领先。

  

  卢戈承诺,当选后他将进行农业改革,改善无地农民和贫困农民的生活。在外交政策上,卢戈注重发展同巴西及阿根廷等邻国的关系,但同时要求对方尊重巴拉圭的经济权利,合理分享水利资源。(李嘉)

  

  "穷人的神父"当选巴拉圭总统

  

  2008年04月22日 海峡都市
  

  

  巴拉圭最高司法选举委员会当地时间20日公布最新计票结果,反对派“爱国改革联盟”总统候选人费尔南多·卢戈以较大优势战胜执政党“红党”候选人布兰卡·奥韦拉尔,赢得总统选举。奥韦拉尔当日承认,在巴拉圭已连续执政60多年的“红党”竞选失败,失去执政权。

  

  巴拉圭是目前唯一没有和中国建交的南美国家。卢戈在竞选期间批评台湾当局的“金援外交”,并表示如果当选总统,将积极推动与中国建交。

  

  执政党承认失败

  

  巴拉圭最高司法选举委员会成员拉斐尔·登迪亚和胡安·曼努埃尔·莫拉莱斯宣布,根据92%的选票计票结果显示,卢戈获得40.83%的选票,奥韦拉尔得票率为30.71%,排在第二位。卢戈将于8月15日上任。

  

  奥韦拉尔宣布“承认卢戈获胜”,表示选举结果不可逆转,“我们承认失败”。卢戈在首都亚松森国家英雄纪念堂向民众发表讲话,宣布他领导的“爱国改革联盟”获得胜利,并向支持他的选民致谢。演讲结束后,欢呼的支持者们走上街头庆祝,但没有发生暴力事件。

  

  奉行温和路线

  

  卢戈在演讲中说:“今天,我们要向巴拉圭人民作出一个新的承诺,向最卑微的、最穷困的、人数最多的巴拉圭人民承诺。我以这颗跳动的心感谢你们,我深爱你们,巴拉圭人民。我们要让巴拉圭成为一个诚信的国家,而不是腐败的国家。”

  

  奉行温和路线的卢戈得到了巴拉圭三十余个中左翼政党和社会团体的支持。法新社说,卢戈的政治理念与委内瑞拉总统乌戈·查韦斯、玻利维亚总统埃沃·莫拉莱斯和厄瓜多尔总统拉斐尔·科雷亚等人相近。

  

  但卢戈去年在华盛顿接受美联社记者采访时说:“查韦斯是军人,而我有宗教背景,我参选是响应民众的要求,这和查韦斯不同。”

  

  “穷人的神父”

  现年58岁的卢戈曾是一名天主教神父,1949年5月30日出生于亚松森以南490公里的巴拉纳地区圣佩德罗镇,那里是巴拉圭最贫穷的地方之一。

  

  中学毕业后,卢戈先是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后进入亚松森天主教圣母大学,攻读宗教专业。1977年成为一名神父,并前往厄瓜多尔等地布道,1994年,获任圣佩德罗地区大主教。卢戈在传教中倡导社会公平,维护穷人利益,因此深得中下层民众的拥护,因此被称为“穷人的神父”。

  

  2006年3月,卢戈在亚松森组织反政府示威游行,得到民众的积极响应,一举成为巴拉圭政治舞台的明星。同年底,卢戈决定辞去宗教职务,参加2008年的总统大选。

相关文章 巴西学者:拉美“后新自由主义”的特点是什么?法国学者:三份历史文件构建走向拉美一体化的解放大业彼得拉斯:历史视角下的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反攻大陆,古巴国际主义50年社群社会主义:对极端自由主义的回应美国霸权政策的又一重挫:记第五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委内瑞拉:只有国有化和计划经济才能解决危机20世纪80年代墨西哥经济改革思想的失败2008年委内瑞拉地区选举:革命的温度计宋晓军:中国为委内瑞拉发卫星美国为何不爽索飒:全球化进程中的拉丁美洲传统作物(土豆篇)拉美危机的背后
标签:总统   选举   左翼   拉美   国家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