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改制后3亿国资被侵吞引发544名职工两次去省政府静坐

2025-02-26 学习 评论 阅读

  改制后3亿国资被侵吞引发544名职工两次去省政府静坐  

  

  

  武汉凌云水泥有限公司经过2次改制后,由国有变民营,后来,该公司544名职工(即原始股东)拥有的股权也被该公司领导(即大股东)收回。544名职工多次投诉无门后,为追回股权,分别于2010年7月1日和8月1日,来到湖北省省政府门口静坐,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武汉凌云水泥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武汉市武昌县乌龙泉第一水泥厂,后来改为武汉凌云水泥有限公司。多年来,公司效益逐年递增,成为江夏区工业企业的龙头企业,湖北省武汉市的先进企业,江夏区的纳税大户,由原来的千余吨产量递增到现在近百万吨产量。  

  兼并合股,中饱私囊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凌云公司紧跟国家改革浪潮,先后将县(后为区)内几个不景气的企业兼并。在兼并原武昌县第一炼灰厂和第二炼灰厂时,就投入了近千万元以上的资金。虽然花巨资兼并成功,可企业、职工并没得到实惠,而某些领导却中饱私囊大发横财。  

  

  尝到甜头后,这些人又以发展为由,在江夏区庙山开发区投资近3千万元,征地几百亩,办起了年产几十万吨的水泥粉磨站。可奇怪的是,不到两年,他们又将该站与他人合股,最后将安装好了的设备拆成废铁拖回老厂,让别人以41%控股,让该站变成了程志强他们所说的私人所有。  

  第一次企业改制  

  1996年,水泥一厂迎着改革的浪潮,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率先进行了企业改制。这次改制的精神是:将厂改为公司,国家持大股,职工持小股,职工必须购股,否则就不是企业的股东,属临时人员,随时有辞退的可能。这迫使全体人员只得按公司内部规定分级购股,几百元几千元不等。当时有些职工拿不出企业所规定的金额来购股,只好四处找亲朋好友筹措。后来单位又将企业历年来的工资结余等资金绐每个职工配股。多方努力促使这次参股工作得以完成。从1996年至2000年,企业参股人员(还有外部股)都得到了不同数目的分红,职工的心得到安慰。  

  第二次彻底改制  

  2000年,企业根据武汉市政府办公厅2000(102)号文件精神,将武汉凌云水泥有限公司由国家持大股,彻底改制为民营企业,即:将国有部份全部卖给企业的全部股东,改国有为民有民营。原企业每个持股人员,又得拿出近千元来买断国有部份。操还对全部干部职工进行了工龄买断。凡是企业认购股的干部职工,根据参加工作时间的长短,分别以300—500元一年的价码,对每个人算断,并将算断的钱又重新投在企业购股,这样一来,企业职工手上,拥有了几千上万的股票。董事长杜华平在大会上讲,你们手上的股票终身享受,可继承,不转让,每年根据公司的经营情况予以分红。此次改制,区政府、区经委、区国资公司、区劳动局劳动仲裁办和区工会都有人参加,职工的身份置换也是由劳动仲裁办理并备案的。  

  诡异的股东大会  

  2002年底,按武汉凌云公司的惯例,在公司办公楼四楼召开武汉凌云水泥有限公司的股东代表大会。奇怪的是,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杜华平不见人影,上级主管部门也没有人来参加。会上,副总经理程志强等人突然公布了改制方案,说目前资金短缺,企业不能维持,现在他们几个人拿出228万元来,以大股东(实际当时没有那么多钱,只是帐上有帐下没有)收购小股东的名义,完成股权更换,一下子将公司上亿元的资产收括囊中。  

  

  此举违反了政策和法规,遭到百分之九十以上代表的极力反对,但程志强等人不允许股东代表分级讨论,还采取威胁欺骗的手段恐吓欺骗代表。一些股东代表怕得罪他们而丢饭碗,敢怒不敢言,被迫在他们不合法的改革方案上签字,也有一些股东代表坚持反对意见,没有签字。  

  

  因董事长杜华平和区经委等部门的领导一起出去游山玩水而避开了这次会议。后来分析他们不参加,是早有预谋。程志强是原公司管设备、基建、技术技改的副总;戴明刚是原公司车队队长,承包公司所有车辆,同时承包公司油库;戈光汉是原公司财务副总经理。他们哪来的几百万的资金持股?为什么凌云公司的职工没有一个是大股东?  

  从以下材料也可看出这次会议的诡异之处。  

  

  1、公司改制前,企业处于正常生产经营中,但程志强等人在企业资产未进行评估的情况下,违法改制。将企业生产经营中流动资产,应收账款等收到囊中。  

  

  2、从附件1、附件2中可以看出,“第三届”的“三”是由“二”在中间加了一横编造而成的,纯属胡编乱造。  

  

  3、从签到表及附件2中明显可以看出股东代表大会决议有明显人为的改动。  

  

  4、从附件3中,股东名单签字,公司董事长、法人代表杜华平,工会主席安立全等八位关键人的名字是仿鉴。这么大的企业改制,董事长,工会主席居然都没有参加。  

  

  5、从表决统计表中可以看出,一名股东代表最高代表35名职工股东,但却没有任何人向股东大会提交委托书来委托其代表表决。  

  

  综上情况,可以清晰地看出,程志强等人密谋召开的所谓的第三届股东大会,从程序上讲就是完全不合法的,他们日后所做的均建立在违法的基础上。  

  三座机立窑爆破后补偿款不透明  

  2008年11月28日,凌云公司根据上级治理环境的有关政策,将凌云公司的三座机立窑实施爆破,而政府绐予一定的补助。职工听到此消息后,想找公司领导讨说法,问他们炸了以后我们怎么办,政府绐的补助金有多少,而他们几人分别到各车间开会说法不一致,有的说两百万,有的说四百万,同时扬言说,你们职工管这些干什么补助再多的钱也是我们的,你们没份,这个武汉凌云水泥有限公司是我们买了的。还恐吓职工不许上访,谁上访后果自负等。  

  

  后来,职工们经过多方努力,才得知政府给了公司700多万元的补偿款。  

  

  这些人只花228万元虚帐,就把544名职工(原持股人)扫地出门,从而拥有了凌云公司的所有股权,摇身一变,成了凌云公司真正的主人,所以,他们要理直气壮地说,你们职工管这些干什么?补助再多的钱也是我们的,你们没份。  

  

  我们的国家,就真的允许这样明显不合理的事存在吗?  

  3亿多元卖掉公司,28股东欲私分  

  原凌云公司董事长杜华平现在已升任江夏区经委主任。今年,在程志强他们眼里无法维持,当年逼迫544名原始股东退股,28个大股东用228万元虚帐买下的“亏损企业”,居然卖了3亿多元。思前想后,这更让人相信是一个早就策划好的阴谋。28个股东瓜分这3亿多元的大蛋糕,真是爽啊。原3亿多元的国有资产,经过几次改制,再经过诡异的股东大会的忽悠,正一步步变成这少数人的家产。天理不容啊!  

  

  原公司544名职工(原持股人)多次向上级反应问题,想讨说法,却并没得到上级重视。无奈之下,他们不得不两次涌向湖北省政府,在省政府门口集体静坐,以争取讨回公道。  

  该动真格的了  

  从这个个案,我们再一次看到了少数公司领导与地方政府部门领导相互勾结,通过企业改制和欺骗威逼手段,一步步把国有资产收为囊中之物,又不择手段变着法子把原始小股东扫地出门。  

  

  如今改制的步伐越来越大,随着改制的棒槌一次次落下,国资、集体资产纷纷流失,广大职工一个个被迫下岗失业,而少数当权者纷纷跨入了先富起来的一族。难度这就是广大人民千呼万唤的结果?显然不是。  

  

  严保国有、集体资产不流失,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该动真格的了。何时从改制的误区走出来,何时让国有资产、集体资产不被侵吞,何时让职工真正当家做主,我们热切期待着。  

  2010.9.21  

   附录  

   附件1  

  

  

     

    

  

  

  附件2  

  

    

    

  

  

标签:公司   企业   职工   股东   改制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