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陷的地平线——血色中的中国采空区现状
沉陷的地平线
——血色中的中国采空区现状
宋阳标/文
2007年1月17日零点左右,内蒙古包头市超越矿业公司壕赖沟铁矿发生透水事故,35名矿工被困井下。据事故抢险现场指挥部的初步分析,事故原因存在多种可能,第一就是矿井850米至900米标高之间有采空区,泥浆和水可能来自采空区的积水。
而就在前几天,1月9日19时许,位于辽宁省本溪县的崔井柱煤矿发生透水事故,井下4名矿工安全撤离。但是相邻的高嗣海煤矿由于有巷道与崔井柱煤矿相通,洪水迅速涌入高嗣海煤矿,造成高矿7名正在井下作业的矿工被困。本溪县煤矿安全局工会主席付振义介绍,此次灾难也是由于本溪县多年开采后形成的,巨大的地下采空区造成的地下水库洪水涌出,淹没巷道,形成透水事故。
我们的视线可以闪回到2004年12月3日,回忆一下发生在贵州的那场典型的悲剧,那个事件中,仅仅在2分多钟的时间内,半个村庄被活埋,65人下落不明,数家绝户。
据统计,目前,全国累计采空塌陷面积超过70万公顷,造成的损失已经超过500亿元。
采空区,这个令人闻名而变色的巨大怪物,正在悄悄地吞噬着那条安全的地平线,无数的生命沉没其下。
恐怖的地陷
2004年12月3日凌晨3时许,贵州纳雍县鬃岭镇左家营村岩脚组发生一起特大山体垮塌事故,造成65人被活埋。新华社记者刘文国、杨俊江发出的道称“12月3日凌晨3时左右,贵州省纳雍县鬃岭镇左家营村岩脚组发生一起特大山体垮塌事故,65人下落不明。此次山体垮塌已造成受灾房屋25间,受灾群众108人。”
灾害发生后迅速赶到的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姜建军研究员、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副总工程师刘传正等专家,认定纳雍山体滑坡是一起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灾害。
然而,劫后余生的村民和当地的干部并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专家组的结论掩盖了真相,事实上,正是由于多年无限制的开采,使当地的地质构造发生了巨大改变,那些巨大的中空区,是造成此次灾难的罪魁祸首。一位当地的乡干部说:“即便是地质灾害,也应该是人为造成的,你看一下那些满山遍野的煤洞!”
当地一位民警甚至爬了两公里山路,将一座已经被掏空的山指给记者看,山腰上全是大大小小的煤洞,几十米一个,像陕北的窑洞一样,洞前都是一片片黑色。
据了解,这些大大小小的煤窑开采的方式如出一辙,都是选定一个洞口,直接用烈性炸药炸。煤洞呈平行线向山内渗透,一般掘进近百米到200多米,取掉煤后,就留下20—30多米高的空缺。这样,每个煤洞里都成了空心。长期下来,就形成了无数的空洞。
一位王姓村民为让煤老板赔钱,出事前3天,他曾把煤老板拖到房里,让其感受一下地底传来的震动。据说,煤老板第二天便为王送来了3万块钱赔偿他家的房屋开裂。不过,这笔钱还没来得及用,王家便完全被埋在泥石流当中。
实际上,早在灾难前几年,就有征兆预示着它的到来。
村里的房屋墙面常常莫名其妙地开裂;村子后面的山上经常会突然成片地掉下石块;山上一个四季清泉长流的龙泉眼,在20多天前突然干涸,村民不得不每天上午开始下山担水吃;3天前,发生灾难的石山突然出现过一次塌方,但面积不大……
然而,在煤矿挺进大山的另一方面,早在3年以前,村民便开始从开裂的地基和拉裂的墙面上认识了“采空区”这个词。岩脚村村民小组组长左光发之子告诉记者,3年前开始,他们便拿着“采空区上的危险生活”的告,奔走于乡县之间。这种告通常没有什么结果。近两年来,村民自发聚集在一些小煤洞前阻止开矿的情况越来越多。一位乡干部说,“调解两方的矛盾,是我们的主要工作之一……”
关于此次事件性质的争论一直持续下来,一位在网名叫铁巴的纳雍子弟,听说了家乡的事情后,愤怒地把自己知道的真相贴到了许多网站的BBS栏内。
灾难发生时,铁巴刚以为是一场天灾,后来姐姐从纳雍打来电话,说当地人都知道,是采空区造成了山体垮塌。
铁巴们一直坚持着揭露着这个事件的真相,他们认为:为什么当地老百姓都清楚的事实,那些专家们就搞不清楚呢?为什么专家们每次调查得出的结论与老百姓的都相反?
也有不赞同铁巴的声音,当地有人说:讲实话,我真的认为是地质灾害,你可以想一想,如果是沉降造成的,那些村民的房子怎么会是简单的开裂呢,早就垮了嘛。而且深入地表以下一百米啊,那需要多大的采空区才会发生大规模的沉降?
时任纳雍县委宣传部部长杨丽霞称:“就是滑坡.”。
而贵州省煤炭管理局一位人士表示:纳雍当时一直没有下雨,而山体垮塌所在的山脉缺水多年,因雨水冲刷而引起的山体滑坡说不过去。此外,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貌,山体钙化,很坚固,轻易不会脱落,更不要说如此大面积的垮塌。
当地政府有官员说这些人住在那个危险的地方不搬走,以后还是会出事。但村民们说:“不批地、不补偿,我们怎么搬?”
嗜血的采空区
每年被采空区吞噬掉的矿工和居民,目前还没有一个详细的官方统计数字,但是仅仅就媒体公开见的就有让人触目惊心:
东方网: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化北屯乡牛心会煤矿于2007年1月12日14时左右发生瓦斯爆炸,造成13人死亡,9人送医院治疗。
《中华工商时》:2006年12月26日13时,安阳县都里铁矿一采空区突然发生大面积地表塌陷,截至12月31日,经过多方查证,在这起突发的地质灾害中,共有8人坠落、3人失踪。
东方网:2006年8月4日下午3时30分左右,山西省宁武县西马坊乡大辉窑沟煤矿周边的采空区突然大面积塌陷,引发煤矿水、火并发的重大安全事故,共造成18人死亡。这是近年来我国煤矿因为地质塌陷造成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安全事故。
《兰州晚》:1月4日晚20时许,陇南市成县黄渚镇李家沟铅锌矿区梁家沟范围内发生了一起由非法偷盗矿石造成4人失踪的事件。该地区为采空区。
新华社:2005年12月9日早6时,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长岭煤矿采空区透水,井下被困的6名矿工生死不明。
《红河日》:2004年3月18日左右,个旧市老阳山牛屎坡一废弃采空区发生一起因外来民工非法盗采矿砂导致坍塌被埋12人的事故。
……
这样的数据可以继续列下去。采空区不但吞噬人命,它附近的房屋建筑等更是它随时可以吃掉的猎物。在很多煤矿的采空区周围,都发生大面积的房屋开裂,下沉。
在甘肃省最大的煤炭基地华亭县,由于煤炭企业趁煤炭紧俏加大马力开挖,矿区整体沉降日益严重,造成部分农民房倒屋塌,土地弃耕。
华亭县砚峡乡砚峡村,一户村民家1986年盖的砖木结构的房子,已出现了明显的裂缝,成为无法居住的危房,其中一间房子和院子的一部分围墙已经完全倒塌。砚峡村有305户、1198口人,耕地面积4020亩。目前砚峡村因塌陷而不能耕种的土地有3800多亩。砚峡乡现在准备实施砚峡村整村搬迁计划,将村民迁往县城居往。
河南省登封市白坪乡,煤矿被采空,地面出现裂缝,除造成当地房屋开裂、农田被毁外,也已危及到辖区内券门水库的安全。登封市告成镇水峪村,村东1.5公里长公路出现裂缝,直接威胁到了豫31省道和水峪村安全。
近10年来,山西省地质灾害造成500多人伤亡。由于过度开采,山西部分煤矿采空区大面积塌陷,全省约有25.6万名煤矿职工面临搬迁难题。1993年,原大同矿务局晋华宫矿发生大面积采空区塌陷,造成3.8级塌落地震,影响半径达15公里,相邻的煤矿生产矿井遭受严重破坏,造成井下8名矿工死亡,经济损失数百万元。据有关部门统计,仅1997年大同市就发生采空区塌陷37起,其中村庄塌陷面积4000多平方米,9人在塌陷中丧生。
黑龙江省也是受灾较为严重的省区。七台河矿区从1958年开发,50年不到的时间里,全市下沉2.5米~6.5米;鸡西矿区经过80多年开采,已形成地表采煤沉陷区193平方公里;鹤岗矿区有63.73平方公里的沉陷区,其中最深的地方下沉了30米,在地面上造成6米多的裂缝,而且现在仍在以每年1.3米的速度下沉。
70万公顷地下黑洞
采空区,顾名思义,是矿体中因开采而形成的空悬区。它可以在地山的山体中,也可以在地下的矿场中。
采空区的大小与分布与各地区煤炭的累计开采量成正比。根据1949—2002年的统计资料分析,按累计原煤产量占全国比重从大到小排序,依次是山西、河南、河北、黑龙江、山东、湖南、四川(含重庆)、辽宁、贵州、内蒙古、江苏、云南、安徽、陕西、甘肃、吉林、江西等,以上17个省区合计原煤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其中山西占22.34%,河南占8.18%,河北占7.15%,黑龙江占6.67%,山东占6.57%,湖南占6.39%,四川(含重庆)占6.20%,辽宁占6.18%。
由山西省社科院研究员李连济主持完成的《我国煤炭城市采空塌陷灾害及防治对策研究》披露:目前,全国累计采空塌陷面积超过70万公顷,造成的损失已经超过500亿元。而在一些煤炭城市,采空塌陷情况尤为严重。
研究人员测算出我国采空区平均塌陷系数为0.24(公顷/万吨),测算直接损失系数为1(元/吨)-1.5(元/吨),仅2002年我国新增采空塌陷面积就高达3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0亿元。而我国目前因采空塌陷造成的经济损失累计已经超过500亿元。重点煤矿的平均采空塌陷面积约占该矿区含煤面积的十分之一。
山西是采空塌陷灾害最严重的地区。全省共15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采空区就达2万多平方公里,相当于总面积的七分之一。而其中6000平方公里的地域遭受了地质灾害。
规范治理的缺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第31条规定:煤炭生产应当依法在批准的开采范围内进行,不得超越批准的开采范围越界、越层开采。采矿作业不得擅自开采保安煤柱,不得采用可能危及相邻煤矿生产安全的决水、爆破、贯通巷道等危险方法。
第32条规定:因开采煤炭压占土地或者造成地表土地塌陷、挖损,由采矿者负责进行复垦,恢复到可供利用的状态;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这两条是《煤炭法》中涉及到采空区处置的具体法律条款,也是处理此类问题的法律依据。但是法律并没有涉及到对采空区出现后如何回填的问题,只是笼统地提到“因开采煤炭压占土地或者造成地表土地塌陷、挖损,由采矿者负责进行复垦,恢复到可供利用的状态;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这在实际操作中给那些矿主留下了相当大的空间。
《乡镇煤矿管理条例》第22条也有类似的规定:乡镇煤矿进行采矿作业,不得采用可能危及相邻煤矿生产安全的决水、爆破、贯通巷道等危险方法。
李连济研究员说,采空塌陷治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西方发达国家包括德国著名的鲁尔矿区都曾不可避免地遇到类似难题。目前,国外对采空区的治理大致采取采一片、回填一片的办法,用矸石、土石和水泥填埋采空区,最关键的是明确采空塌陷引发责任人界定,将采空区治理纳入煤炭生产成本,解决治理资金的问题。
由于体制和历史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在采空塌陷防治方面存在诸如灾害引发责任人界定不明确、老矿区采空塌陷历史欠账巨大、防治资金筹措困难、采空区的治理力度和监测工作不够等突出问题。
治理的星星之火
治理的工作也在不少地方进行着,虽然目前只是星星之火,但是他们的经验却可以为我们引发全面治理的燎原之势。
在云南个旧,2006年,布满“疮疤”的原云锡新冠采选厂牛屎坡采空区正在进行大规模复垦,437.7公顷的采空区将得以“重生”。
自2006年起,乌鲁木齐计划用3年到6年时间,拆除塌陷区内的临时建筑物、迁移坟茔、解决用水等,然后重点改善塌陷区的地质状况,对煤矿采空区进行放顶、注浆、回填、覆土和绿化,并逐步完成生态公园景观建设。
山西省太原市自2004年开始启动西山矿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整个治理工程将于2009年完工。
太原市采空区主要分布在万柏林区和古交市。其中,万柏林区沉陷总面积83.31平方公里,分布在6个采煤沉陷区;古交市采煤沉陷总面积66.09平方公里,分布在7个采煤沉陷区。此次治理搬迁居民8725户,2.7万人受益。
广西百色多年的铝业开采导致平果县1/3的耕地石漠化。但是当地的平果铝业公司跟北京矿业总院合作,做复垦的工程和生物试验,每期一投产就进行复垦。采空区几乎百分之百的复垦。当地农民在土地上种满了蔬菜、玉米、甘蔗、桉树等。
李连济在研究告中提出了采空区治理的6条对策:建立预防为重,综合治理的采空区塌陷地质灾害防治机制;创新经济转型资金筹措机制;重视人员培训和创业援助工作;提高科技对经济转型的贡献;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国家扶持采空区塌陷的矿产城市的经济转型等。
中国矿业大学的一位教授说:目前,在我国,采空区的回填工作主要还是靠矿场和地方政府自律,缺少一项全国性的法规对此作出详细规范。
在2006年,重庆市綦江县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他们围绕煤炭采空区的处理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并建议:
一、建立煤炭采空区赔付储备金制度。按照“谁开发,谁治理”的原则,将采空区治理纳入煤炭生产成本,解决治理资金问题。
二、加强监管,制止掠夺性开采。煤管、安监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小煤窑,以及对煤炭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的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小采空区的地质破坏。
三、制定对煤炭采空区的优惠扶持政策。政府应在改水、退耕还林、土地整治、产业结构调整、就业培训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扶持采空区发展,增强采空区发展后劲。
四、切实维护采空区群众的利益。采空区的划定应按照相关规定和地表受采空影响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对周边地质确因采空发生变化,同样应认定为采空区,享受相应的政策;划定地质安全区,确保拆迁建房的安全;加大供水系统的建设和管护,切实保障采空区人畜饮水。
治理虽然在目前来说是刚刚开始,而且地方也不是很多,但是,毕竟有了开始。只有这样,才能使那些在地陷中死难的百姓才能以他们的死换来后人的平安和幸福。
贵州纳雍的一名知识分子说:“我是一个懦弱的人,自从对社会有点了解以来就在以活着的名义苟且着,只是时时感到拿良心喂狗时的那种疼痛和羞辱。还是写点东西吧,别让生命和尊严就这样一声不吭地腐烂。”
“从大山深处挖出来的滚滚乌金变成了各级领导年终总结时可资炫耀的经济数据,变成了煤老板脖子上闪闪发光的金链子和镇上官吏的洋房轿车,惟独留下满目创痍的家乡,留下那些被掏空榨干了的山脉和农民。农民说不出话,他们的喉咙已被割断多年,而大山终于发出了怒吼。至此,灾难深重的贵州采空区问题终于以这样一种惊天动地的惨烈方式告诉了世人它的存在。”
2007年旧文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