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房产税的看过来:看我逐条驳谢三百这个叫授反房产税的皮!
逐条驳谢三百这个叫授反房产税的皮!
你还真是个叫授。
我来逐条驳你。
第一,贸然对居民开征房产税,一定会导致中国千百万家庭的假离婚。
假离婚现象肯定有,你为什么说“一定”,“千百万”。假离婚的目的是什么,为了避第二套房的税。公共政策公平第一,相对于更多连第一套房没有的“千千万”家庭而言,你所说的拥有第二套、第三套的“千百万”家庭为避税的假离婚又何来正义性?何况假离婚的经济风险、道德风险有多大?真的会有“千百万”吗?
第三,目前中国大中城市有两套房的家庭非常普遍,改革开放三十年了,很多家庭都有两套以上的房,第一套自己住,第二套给小孩留着结婚用。(第二条是费话,是第一条的重复)
的确如此,象我这种草民,也计划着第二套了。但你要说“非常普遍”,你就是从你这个叫授的阶层而言的。你这个叫授的阶层,在当地,也属于中上层吧,我相信你周围的都四套五套了。作为一个物质上的中产,你能不能精神上也中产一下,相比城市下层,你有多套,多交点税给国家,多为社会作点贡献,你会死吗?你物质上中产了,你精神上什么时候才能中产?
第四,房产税征得轻,对房价没有什么调控作用,甚至会把房产税转嫁到买者和租者头上;如果征得重,可能会导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全面冷却,后果非常严重,中国可能成为第二个经济萧条20年的日本。
税征得轻,有没有调控作用不是你说了算。至于“转嫁”一说,市场供求,如果房产税让房价适合居民的承受力了,他买新房,你向谁“转嫁”?你的十套八套你自己装老吧。至于征得重,你的意思是房地产市场冷却,拖累中国经济。你作为经济学叫授,难道你不明白,商品房市场可能冷却,但保障房、公租房(关键是政府态度)只要加大力度建设,什么房地产相关20多个产业链一样兴旺发达。(当时我们中山市市长李启红也是如此说呢,说打压房地产会拖累相关40多个产业呢,她不是20个亿吗)。你不要偷换概念,应该是“商品房地产市场有可能冷却”,而不是你所说的“房地产市场全面冷却”。房地产市场,除了商品房地产市场,还有商业房地产市场,公租房(政府公共)房地产市场,这两个市场还未启动或启动得不够,凭什么一打压商品(住)房市场,中国经济就要萧条了?
第五,香港捅房地产泡沫后的经验教训:1997年7月1号香港回归,特首董建华在发表讲话时说:我担任特首后一定要把香港的房地产价格降下来,使年轻人买得起房,结得起婚,使各国在香港租得起房,办得起公司,我们将每年提供套廉租房。(大意)从此香港房地产市场一直跌了整整五年,房价跌掉了60%,出现了很多负资产家庭,GDP连续几年出现负数,经济萧条,失业率很高,港人怨声不迭,每年7月1号大游行,表达自己的不满。直到2002年,香港特区政府才意识到对房地产的问题要特别慎重,恢复了一些有利房地产市场的政策,经济才慢慢复苏。据说董建华很有感慨的说,对房地产这件事情一定要非常慎重、非常小心。每年套廉租房的计划最后一次都没有实行过,不敢推出来。
这一点你说得又没错,可是你脑壳涨在屁股上!“每年套廉租房的计划最后一次都没有实行过,不敢推出来。”但香港并不是一套都没有推出,只是推出的量没有那么大。你个叫授,既然你对香港公屋制度如此了解,你的眼睛长屁股上了?你怎么不说70%的香港中下层都是由政府提供公屋?我们的政府又提供了多少?
“港人怨声不迭”?不要以为就是你过香港,现在开放了,草民也可以去,对房子,香港人是有钱才想,没钱住公屋,以我亲眼亲谈,港人只怨你这种没有良心的叫授!
第六,日本捅房地产泡沫后的经验教训:1989年年末,日本政府开始鲁莽地捅泡沫,主要措施是两条:第一条把银行最终贴现率从1%在半年内迅速提升到6.6%(贷款利息就变成了8.6%)第二条把房屋买卖增值税从原来的20%上升到30%(即对三年以内的房地产买卖增值部分在交易的时候征30%的税),……以中国一定要避免走日本的道路,既要反对房地产泡沫化,又要防止对房地产市场采取鲁莽的政策。如果征房产税,极有可能从此走上日本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以后经济萧条、政局动荡的道路,后果是灾难性的。房地产市场一冷却,42个相关产业如钢铁、铜、水泥、电解铝、石灰、玻璃、家具、装修、汽车等各行各业都会一片萧条,很多工厂都歇业倒闭,就会出现几百万农民工回乡、几百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严峻局面。
好家伙!看来你这个叫授还真知道些事情!中央对房地产急刹车,就是为了避免泡沫越吹越大,重走日本老路!现在刺破泡沫,还是机会。“房地产市场一冷却,42个相关产业如……”,我已在前面扇你耳刮子,不再扇你了,房地产市场不只是商品住房市场,还有公共住房市场、商业房产市场,你个再次偷换概念的猪!
第七,调控房地产应从根本上抓起,应该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和征房产交易增值税,并且切断地方政府和土地的血肉关系,彻底改变、摆脱土地财政的不良格局。
这一条,还对得起你拿的工资。算我对你还把你当人看。
第八,鲁莽地征收房产税对中国不同阶层的老百姓都是一种打击,……第三种没有房或者只有一套房的人没有损失,也没有什么好处,并且他们有了小孩要买第二套房的时候仍然要交税。这样他们就对参加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对拼搏创新失去了信心和动力,中国改革开放的动力立即会失去一半。
你个屁股又长脑袋上了?难道人拼搏创新的信心和动力就是为了二套房子?现在是房子压跨人,没办法在为房子拼搏。房子便宜了,有了房(人最基本的生存条件满足了),你个猪就没有其它追求了?难怪中国大学只出你这样的猪,出不了“大师”。草民有点闲钱还想去西藏玩玩,你个叫授,除了房子,你能不能多搞点研究?出点学术成果?
第九,对于那些改革开放以来付出巨大贡献的企业家,他们现在很可能有家产,几千万甚至上亿,很多人想用来买房,这是最大的消费品,其他的任何东西都花费不了多少消费,房产税一征,他们立即会感觉到无物可买(汽车、电视机等能花费几个钱?),挣钱挣来挣去是挣了一堆纸币的符号,从而形成了一个社会的动力真空。
“几千万甚至上亿,很多人想用来买房,这是最大的消费品”,你谢三百晚上睡觉要超过三尺吗?住房的最本质属性是住,你把它变成“投资品”,也没有错,它也有投资属性,你在这里说的对富人来说,“最大的消费品”应该是“最大的投资品”吧!什么时消费品?你个猪难道不明白?
第十,以修改房产税的名义实际上来征物业税在法理上是说不通的。……财政部和各地政府不提物业税而提房产税,可见他们自己也认为绕开人大征物业税实际上是不合法的,所以换了个房产税的名词。但是打着房产税旗号实际上来征收人大未批准的物业税在法理上是不通的。
你当人大是你的狗了?人大的确是狗,但你要程序的时候讲程序,不要程序的时候你吃屡去了?我不是法学专家,但房地产税在国外、国内以前也是有的。
第十二,还有房产税在征收过程中有无穷的困难和非常大的难度,……他们当时之所以敢在这个高价位去买,是从来没有想到过会征房产税,知道要征房产税,他们还会这么高价去买吗?如果房价跌得很厉害,他们很有可能成为中国新一代的负资产家庭,停止付按揭,拒绝交税,对国家产生不满。
这个除了你这个叫授外,还有官员即得利益在跟你一起叫,本来很简单的事,你们这帮人非得复杂化,评估之类的。税收成本简单化,美国就是如此,白纸黑字,你用假名也好,但你要承担用假名的风险。你非得搞得很复杂,又评估,又夫妻,复杂化。你香港带一个博士,你牛逼了?我一个草民心底也比你强!你又偷换概念,如果他是第二套第三套,跌了,很正常啊,投资是有涨有跌的。如果是第一套,何来征税?如果是第二套,第三套,富人多交点税又如何?
总之,我们坚决支持党中央国务院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合理有效的方法是有的,但新房产税不是个好办法。希望财政部的官员对此事慎之又慎,反复调研,例如你们知道上海市现在90平米以下的房子比例是多少(极少);你们知道上海市多少家庭拥有两套房,多少中青年夫妻在为子女将来结婚而节衣缩食,在付30年的按揭;你们知道上海市有多少成功人士在听说征房产税以后考虑移民澳洲;你们知道上海、北京、杭州、深圳等有多少个家庭为了你们传言中的房产税坐卧不安,没有过好国庆节。
“例如你们知道上海市现在90平米以下的房子比例是多少(极少)”“你们知道上海市有多少成功人士在听说征房产税以后考虑移民澳洲”“你们知道上海、北京、杭州、深圳等有多少个家庭为了你们传言中的房产税坐卧不安”,
你这个叫授,你说这些话的时候有没有想到没有房子的普通老百姓?90平米以下极少,是为什么?
你移民你就移民去,移民的原因不正是因为国内环境太恶劣?而首当其冲的就是房价过高!(对于中产技术人士而言)理论上,居住在北京四环以内的人士都可以移民了!不光成功人士想移民,长此以往,草民也想移民了!
“上海、北京、杭州、深圳等有多少个家庭为了你们传言中的房产税坐卧不安”,有二套三套房的坐卧不安,那你知道有多少个家庭因为买不起房而近乎绝望?到底哪个才是社会的绝大多数?
唉,浪费我的这么多时间来驳斥这个谢三百所谓的叫授,太不值得了!但这些所谓的砖家、叫授,占着有利地位,在那里叫嚣,误人子弟,作为一个草民,理应愤起而骂之!
熊平社会批判所。2010年10月9日中午于中山即时写就
申明:本人赞成收房产税,且普通住房从第二套起征收,别墅从第一套就征收。
为征收成本最小化,以房地产证上的名字(即白纸黑字)征收对象,而不是以家庭为单位。你可以老婆一套,儿子一套,你一套,父母各一套。父母死时但转赠的时候就要收。这样也不用被砖家以假离婚来抵制。真正的炒家,是十套八套至二十三十套买的。至于房地产投资属性,国家并不是要完全打压。
没有最完美合理的制度,只有漏洞最小的制度。以房产证上的名字收,可以让征税成本最小化。当然,你可以用假名或借民工的名,买十套八套,但风险自担。
那些炒房的,别再拿什么程序、拖累经济之类的措辞来说话了。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