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挽救民心是当前最急迫的“维稳”任务

2025-02-25 学习 评论 阅读
  

  用炮弹宣示主权,是解决钓鱼岛事件的最优方案——挽救民心是当前最急迫的“维稳”任务

  

  这两天又琢磨了一下,仍然认为军事手段是解决钓鱼岛危机的最优方案。与之相比,政治、经济手段都无法化解这次由美国牵头发动的、针对中国的“信息斩首行动”。奥巴马团队上台之后,明着是在收缩美国的“硬实力”——武装力量,但暗地里却将经济战、信息战等武器功能发挥得淋漓至尽。这两年来,奥巴马政府针对中国的经济战已经有很多人做过分析,政府也有一帮子“专业人士”在处理(尽管他们的表现并不专业,总是打败仗),但针对美国发动的信息战——主要是指通过公开舆论而发动的“民心攻势”,我们相关部门的大老爷们似乎毫无察觉,只是觉得这人心怎么这么难测,怎么莫名其妙的民心就给散了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美国奥巴马团队的“信息斩首行动”已经实施了差不多两年,现在初见成效,而我们的外交部门、宣传部门对此完全没有任何反应。与奥巴马的智囊团队比较起来,我们有些人真的就是饭桶,装腔作势、扯大旗、作睿智状、出书、演讲捞钱很在行,但等需要出主意、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就是酒囊饭袋。什么是“信息斩首行动”呢?这是我刚想到的一个名词,意思是指:用信息手段瘫痪敌方首脑功能,使之失去“价值中枢”、指挥中枢的作用。更通俗的说就是采取某种措施,透过公开舆论,将对方首脑与对方民众隔离开,让对方民众对其领导失去信心,这样对手内部自然就会出现裂痕,然后透过资源输送,扩大裂痕,即使不能达到裂解对方团队的目的,也可以造成敌方阵营的混乱。我认为美国这两年就一直在干这件事。奥巴马团队的很多表现都是信息斩首行动的步骤之一。从对毛泽东的态度开始,老僧就开始留意美国人在这方面的动作;后来希拉里访华,新闻通里出现希拉里要求中国改善分配格局,要求给工人加工资;再到后来的黄海、南海、以至现在的钓鱼岛事件,另外还有最新的消息是“美国东盟将发表南海声明 称已逼中国退让”.......。这些释放出来的信息真真假假,措辞的针对性非常强,都是以将中国领导集体“塑造成软弱可欺的形象”为目的。

  

  中国人太注重实利,算盘之中斤斤计较的都是金钱利益的得失,而对“形象”这一类非物质力量和非物质利益缺乏足够的重视,所以决策时很容易只计算现实利益的得失,而对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方面的损失却不予考虑。但对一个社会来说,精神凝聚力往往才是最最重要的东西。关于这点,俄罗斯的普京值得学习。当然,政治家的“形象”并不只是通过镜头表现而获得的,更重要的是通过行动来塑造。

  

  日本算定中国不敢采取军事行动,他们想趁此良机,将钓鱼岛国有化,然后驻军,然后以钓鱼岛为基础,向东蚕食中国的东海利益。这次日本一定要以国内法审判中国船长,这是为他们即将实施的“离岛国有化”政策铺路的,所以他们不会轻易妥协退让,这点大家都应该心知肚明。原本日本首先想摆脱美国做一个“正常国家”,但挣扎半天,陪上一个鸠山首相之后,他们放弃了这方面的努力,转而拉紧美国,先在中国谋取实实在在的领土利益,然后再谋他图。而美国乐见中日争端,乐见东亚乱局,先是在钓鱼岛问题上保持模糊,为自己留一条退路,也便于今后勒索日本;如果中国退让,那么中国的民心溃散,这也符合美国利益。总之,这次稳赚不赔的是美国,而中国如果应对不当,则有可能成为最大的冤大头。

  

  基于以上分析,所以我认为对于目前钓鱼岛危机,中国用炮弹宣示主权是最优方案。直接将钓鱼岛上的日本建筑用导弹清除。一是展示中国维护领土敢打决胜的态度,二是赢取国内民众的信心。往钓鱼岛上打几炮,就可以打通民心和中央的阻隔,这是非常值得的事情。另外,当外部危机产生的时候,内部的凝聚力就会增强,这其实就是国家的免疫反应,对钓鱼岛这个无人岛动武,其实就是给中国社会打疫苗。为解决国内问题赢得时间。如果是其他手段,特别是如果日本马上将船长放了,而我们后续没有任何措施,那么老百姓会觉得没指望的。那时候反而被动。另外,中日之间不可能发生全局性的战争,现在不是以前,上海和东京处于相同的战略位置,一旦全面战争,日本本土无法幸免。趁现在美国的导弹防御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先解决钓鱼岛问题吧。不然,越往后越难。做成了这件事,也算是对中华民族有一个交代。

标签:中国   美国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