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撞南墙不回头--对09年7月中国增持美国国债的简评
不撞南墙不回头 ——对09年7月中国增持美国国债的简评
张明
根据美国财政部最新公布的数据,在2009年7月,中国投资者增持美国国债241亿美元,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规模继2009年5月后重返8000亿美元之上。从中国增持国债的期限结构来看,中国增持长期国债153亿美元,增持短期国债88亿美元。中国同时增持长短期美国国债的格局,与6月中国增持266亿长期国债,减持518亿短期国债的局面迥然相异。从其他美国主要债权人的动向来看,日本增持了127亿美元、英国增持了60亿美元、加勒比银行中心增持35亿美元、香港增持了155亿美元。相比之下,石油输出国、巴西、俄罗斯均出现小规模减持。
笔者对本月数据的主要评论包括:第一,7月的数据证明中国投资者并没有持续减持美国国债,6月份中国减持251亿美国国债只是暂时现象,而不具备趋势意义。6月份的减持很可能是因为有大量短期国债到期所致;第二,6、7月份,中国投资者均显著增持美国长期国债,这说明中国投资者依然认为美国经济复苏的基础仍不牢固,依然看好美国国债的市场行情;第三,7月的数据可能低估了中国投资者对美国国债的购买数量,在香港增持的155亿美元国债中,可能有相当一部分最终源自中国大陆的投资者;第四,从其他美国主要债权人的投资行为来看,总体而言外国投资者依然对美国国债市场看好,短期内对美国国债的市场需求依然比较旺盛。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目前美国国债市场其实存在比较严重的泡沫。考虑到未来市场上可能出现的供求缺口,新发国债收益率上升与存量国债的市场价值下降,以及美国扩张性货币政策最终可能导致的美元贬值,都将给美国国债的主要持有人造成巨大潜在损失。要完全避免这一损失已经不可能。对于中国投资者而言,尽量降低损失的潜在选项包括:第一,利用目前美国国债市场行情尚好的时机,不但不继续购买美国国债,反而适当出售一部分美国国债。在行情好的时候出售,自然要比在行情差的时候出售损失更低;第二,中国应该加快外汇储备资产的多元化,包括投资于商品市场与股票市场;第三,中国应该与美国协商,争取多购买收益率与通胀率挂钩的特种美国国债(TIPs)。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