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援助”的文章做过了头
成绳之拧:“日本援助”的文章做过了头
苏 杜
时间 2008-06-03
汶川大地震,“一衣带水”的邻居日本给予援助,派来了国际紧急救援队与医疗队,这是我们中国人应该表示感谢的,就像感谢其他国家的人员、金钱、物资、情义援助一样。还有些国家的一般民众,通过另外的种种形式,表达他们对中国地震遇难者的痛悼,对中国地震灾民的慰藉,这更是我们中国人应该从内心表示感谢的。我以为,在自然灾害面前,世界人民,甚至不同政体,不同政见的政治家,会有更多的共通语言。我一直认为,人类如果有什么“人性”的话,那是在面对大自然的那一时刻。地震不是“派”间事,不是阶级之间的事,是大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对话,面对大自然,人类显示出来的,才是人性,而且,只有面对大自然的时候,人性才有意义,如果说人性有什么“普世意义”的话,也只有在这个条件下才有。人类与大自然对话,轰轰烈烈之地震,毫无例外之死亡,无穷无尽之圆周率,氢二氧一之水分子,普天下就是一个声音,人性彰显,“普世” 得很,这才是“人性”的本来意义。我认为,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待日本在中国地震期间给予的人员、金钱、物资上的援助,才比较贴合实际,才不会以偏盖全,才对中日之间正常关系的发展有意义。如果有谁想在这期间做做中日之间的文章,做到这个份儿上,也就差不多了,再要硬扩展,硬拔高,硬充全,添油加醋,枝蔓横生,那就非走到反面去不可,非徒有益反而害之了。但是,愿望归愿望,现实归现实,在现实中,偏偏有这样一拨人士,借题发挥,无限扩充,文章已经大大做过了头。
这其中,新华网的一篇《中国民间开启对日新思维》可以算是“代表作”了。本来,这几天,什么“日本救援队打动了中国人的心”,什么中国人“看到了日本人的善良”,什么“生活在过去的阴影里是痛苦的,我们只希望大家记住教训,而不是想着再去教训以前教训过你的人。大家和平友好相处,共同发展!”什么“仇恨是毒药,遗忘是背叛,中日关系要跳出世仇大敌的思维定势。”已经掀起了一股“中国国民在反思”、与地震救援、灾区重建毫不相干的逆流,这篇《新思维》更是节外生枝,在这股逆流中掀起了一股股黑浪。
《新思维》单凭自己的“新思维”,开篇就将自己的立论建立在了这样一个基础上:“中国汶川大地震后,日本给予中国的援助,令知恩图的中国人看在眼里,记在心头。随后,一场‘感谢日本’的热潮出乎意料地发端于民间。很多民众在感谢之外,似乎恍然发现了另‘一个日本’。” 什么“感谢日本的热潮”?什么“热潮发端于民间”?对震后来自日本的救援也好,来自其他国家的救援也好,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毫无例外地表示了感谢,哪来的单对日本的“感谢日本热潮”?作为媒体人,妙笔生花也算是职业技能了,但生出来的花要基于起码的枝叶,不能剪纸成兵、木剑生风。《新思维》的还说,“5月17日,一幅日本国际救援队队员集体向中国遇难者遗体默哀的照片,占据了中国各大网站的重要位置。令人意外的是,照片后面的评论中几乎是异口同声的‘谢谢日本’之声。横亘在中日两国民众数年间的历史和现实纠葛,在那一刻,仿佛已经化于无形。” 这一结论,实在是自己的“独具慧眼”。据我所知,“占据了中国各大网站的重要位置”的,并不单是这张照片,还有中国国家总理、中国军队、中国志愿者在灾区救援的身影,还有中共政治局接连几次会议的道,那幅照片后面的评论,也并非“几乎是异口同声的‘谢谢日本’之声”。至于“横亘在中日两国民众数年间的历史和现实纠葛,在那一刻,仿佛已经化于无形”,则更是心有别念所生、眼花瞭乱所致。日本人民中对中国人民的事业怀有好心,给予帮助的,历来就有,即便是在日本大举侵略中国、屠杀中国人民的岁月中,反对日本军国主义政权、支持中国人民抗日的日本友人也不乏其例。对于这些日本友人,中国人民历来是十分感激并且十分敬佩的,是将他们和大多数日本平民与日本军国主义当权者分开对待的,从来就没有什么不分皂白的“感谢日本”。日本政府救援的是中国地震灾害,对其侵略中国的战争,对于挖掉民国政府18名外交官员鼻耳眼的济南惨案,对于致死32万中国人的南京大屠杀,对于觊觎中国东海岛屿,对于礼拜侵华战犯亡灵,还半个字也没有说呢,“横亘在中日两国民众数年间的历史和现实纠葛” 怎么就会“在那一刻,仿佛已经化于无形”?
“记住历史忘掉仇恨”,让“横亘在中日两国民众数年间的历史和现实纠葛”在顷刻之间“化为无形”,一些“主流媒体人”几年来不知喊了多少遍,但是,这些“主流媒体人”这一愿景,却实在太少实现的机遇,眼看差不很多了,日本的一大排政要,包括首相外相自卫队长官一参拜侵华战犯的亡灵,日本的外相产相一宣布对中国东海岛屿的“主权”,“历史和现实纠葛”翻翻滚滚,这些屈为中国藉的“主流媒体人”就只好暂闭尊口了。这一次中国地震来了日本救援队,实在是天赐良机,此时不借题发挥,更待何时?然而,要实现“记住历史忘掉仇恨”这一“普世理念”何其难也欤!谈及国际上的日本,他们就要你“忘掉仇恨”,告诉你“仇恨是毒药”,“生活在过去的阴影里”是多么“痛苦”,但要谈及其它呢?“记住历史忘掉仇恨”是不是也“普世”?例如吧,中国的“文革”,“记住历史忘掉仇恨”行不行?你张五常不再“文革隔代遗传”地大骂祖宗三代行不行?你茅于轼不大批特批“中国这个特别讲究立场的国度”行不行?不将“牺牲自己帮助别人”的人比成“恐怖分子”行不行?你谢韬李锐不境内境外地“清算毛泽东罪行”行不行?略作比较,“记住历史忘掉仇恨”的“普世理念”究竟是什么玩艺儿,还用得着多说吗?
其实,对于“记住历史忘掉仇恨”这种“普世理念”,根本用不着将中日关系与中国“文革”加以比对,本来,由历史而生成的“理性”就绝非“仇恨”之一种。对同一历史,“仇恨”者有之,“爱恋”者亦有之,怎么会是只有“仇恨”这样一种升华?甲以为应该恨恨不已的,乙就可能对之恋恋不舍,怎么会只恨不爱或只爱不恨?中日之间的历史,特别是日本对中国一百年来的侵略名,有民族感情的、有血性的中国人以为可恨,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及其遗老遗少正以为可爱,以之为荣,建庙设坛,树碑立传,顶礼膜拜,从未中止或间断,今天以前如此,今天以后仍然会如此,请问有谁敢保证日本首相及其同僚从此以后不再去参拜靖国神社“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呢?有谁敢保证日本人不再以中国人反对他们的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为“干涉日本内政”呢?“主流媒体人”不是再三再四地要“人权”要“自由”吗?不是“人权高于主权”吗?不是“自由面前无内政”吗?为什么中国人连对自己遭受屈辱的历史表示一点“仇恨”的“人权”与“自由”也没有了呢?其实,说穿了,“记住历史忘掉仇恨”才不管什么“人权”不“人权”、“自由”不“自由”呢,它不过是“主流媒体人”秉承了主人的意旨,抽在遭受了无数劫难、无数屈辱的中国人躯体上与心灵上的一根鞭子,是“迎外安内”的先声,是变中国为殖民地的前驱,是“东洋训犬”的狺狺。这几年来,“主流媒体人”还不断地慨叹,说,“为什么中国人总是抱有一种受害者的心态呢?” 这真是耍尽了车站码头上的流氓腔!一百多年来,中国民众受够了帝国主义者军事文化经济侵略的苦,受够了他们豢养出来的经济买办、文化买办阶层欺侮的苦,难道能有“受害者”要雪耻、要仇、要翻身、要做主以外的什么“心态”吗?难道非要中国民众都阿Q似地,摸着“文明棍”在头上打出来的肿包,念着“儿子打才子”“我们以前阔多了”,才是应该抱有的“心态”吗?
在“中国地震日本援助”上大做过头文章,是“主流媒体人”的一贯做法。前几年,在“日本对华贷款”上,不是也做了不少的过头文章吗?甚至“农民工”(包身工的当代用语)反抗了一下搜身与下跪,几个年轻人喊了几声抵制日货,“主流媒体人” 就一再告诫,没有日本人日本厂日本货国人就打不上工吃不上饭,一时慌不择言,连“否定改革开放伟大成绩”也顾不上了。希冀他们不借题发挥做过头文章,那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这些过头文章会蒙蔽一些人的五官头脑于一时,但不会蒙蔽所有人的五官头脑于一世,这些过头文章,藏污纳垢,反而成了也可以激人猛醒的一堆恶腥。一面鞭笞受害者以令其忘掉被欺侮的屈辱,一面讴歌加害者以助其记住征服的荣耀,以前带不来稳定,现在也造不出和谐,以后亦恐难及发展,弄不好,只能砸了自己的脚。折腾来折腾去,独立,自尊,自主,自强,还是中国唯一的正道。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