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亿元险资入房市应慎重
2000亿元险资入房市应慎重
将于10月1日实施的新《保险法》明确规定允许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相关细则也将随之出台,保险资金进入楼市的脚步越来越快。据业界保守估算,届时可能有超过2000亿元左右的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9月29日《经济参考》)。
保险资金投向一直是一个争论非常多的问题。目前,我国保险资金投向面窄、险资盈利渠道少是一个突出问题。新《保险法》允许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对保险企业来说是福音、是机会。但是,在目前不动产市场特别是房市如此混乱,不确定性如此强,浑水被搅的越来越浑情况下,保险资金进去搅混水,笔者认为不是上策。
目前,中国的房地产是一个失衡、乱象丛生的市场。失衡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造成宏观经济的失衡。由于对房地产业管理存在严重缺陷,造成房地产行业畸形发展,成为暴利、高税收行业,成为对地方GDP贡献最大的行业。结果造成这样一些现象:社会资本都一窝蜂风向房市涌来,一方面吸食了其他行业发展急需的资金,另一方面把经济金融风险过度集中在了房地产行业。同时,由于房地产对GDP、税收贡献占比较大,使得地方政府在对整个经济重视程度上也出现失衡。其次是造成房地产行业自身失衡,表现在:住房开发暴利高过了写字楼、商用房开发的利润,住房价格高过了商用房、写字楼甚至门面房的价格。这是一个极为不正常的现象,也是一个畸形失衡状况。
乱象丛生主要表现在,高房价成了癌症,地王不断被刷新,一系列监管措施形同虚设,软的比面条还软。房市由过去的高房价、暴利、囤地、捂盘惜售、销售欺诈等,发展到现在房屋质量事故不断,连一个工程质量都成了问题。
在如此失衡、乱象丛生情况下,2000多亿保险资金入房市必须慎重。如果进入写字楼、商用房领域,目前,明显没有住房开发赚钱;如果进入住房开发,那么,必将使得房价越来越高,“地王”加速刷新,金融风险在增大,最终使得2000亿元险资出现巨大风险。同时,使得宏观经济、房地产业本身失衡加剧。
笔者欣赏中国人保集团总裁吴焰的理性冷静观点:“在风险和收益权衡可控的情况下,不动产投资是保险资金一个很好的新型投资渠道,我们尤其看好其中经济适用房的投资。”因此,保险资金投资不能只关注短期的暴利,而应着眼于长期稳定的收益预期,并力求对社会有所回馈,经济适用房投资恰好符合这两方面要求。
笔者希望,保险资金投资决策掌舵人经得起住房短期投机暴利的考验,不为诱惑所动,不在当前住房市场里搅混水,不对高房价推波助澜,不给高烧的楼市浇油,从宏观经济大局出发,从民生利益出现,确保险资投资安全。
新闻链接: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