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某些西方媒体恶意报导,背后隐藏的三个原因
汶川,某些西方媒体恶意导,背后隐藏的三个原因
512汶川大地震,中国的新闻开放透明前所未有。为世界的舆论称赞。
然而,也有某些西方媒体发表恶意的言论。在全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全力抗震救灾的时候,这种事情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令人无比愤慨,这到底为什么?
是啊,这到底为什么?难道这些西方媒体愚蠢偏执到连自己标榜的“人性”“博爱”,都忘到脑后去了吗?还是让我们从具体的事例仔细分析:这些西方媒体的恶意背后,到底藏着什么?
一位美国记者在《国际先驱论坛》5月22日文章——同情地震受难者与寻求真相是一致的。为美国记者提出与抢救灾民无关的严厉质疑而辩护。他写道“对遇难者的痛苦和悲悯与新闻职业的要求有什么关系呢?或者,坦率地说,这些严苛的问题不该提吗?”
看明白了吗?这个美国记者坚定地认为:“对遇难者的痛苦和悲悯”与“新闻职业的要求——提出问题,坦率地、甚至严苛地提出问题”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这里,出现了一个严肃的命题——东方式思维与西方式思维截然不同!东方式思维是综合性的:是从事物的相互联系之中认识世界;西方的思维是分析性的,是拆分成简单的小块,通过认识每一个小块来认识世界。而这一小块与那一小块之间的关系,从来不在他们考虑的范围之内。对他们而言“这是另外一个问题”!
对于上面提到的问题,在中国,哪怕是个小学生也会想到,此时此刻,要是大家认真面对、认真思考美国人的与抢救灾民无关的严厉质疑,一定会分散减弱抗震救灾的精力。
同样是上面提到的问题,在西方,除了受过系统论训练的专家,大家都会认为,记者的天职就是提问,怎么会错呢?记者认真提问和救助人员认真抢救灾民,同样都是履行职责。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得出结论——同情地震受难者与寻求真相是一致的。
看来,问题在于东西方的文化错位。
且慢!问题远不止于此。
我们再仔细看,这个美国记者不是一般的提问,是质疑,而且是严厉的质疑。这样的模式意味着谴责,把提问者送上了道义的制高点!这里,出现了一个更严肃的命题。即文化审判的问题,象征着当今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格局。
联想到美国议长佩洛西在314事件中强调:要体现西方在道义上的制高点,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西方在与我们的交流中把自己定位为法官,以审判的目光打量我们。用藏独、用人权等等,没完没了地敲打我们。我们任何行为都是他们眼中的罪行。他们全部的工作就是一件事,随便找点什么理由,谴责、审判我们的每一个性为。所以,我们才会看到这样的文章:法国解放——:灾难来的真是时候/一场被充分利用的灾难;德国《明镜》周刊网站发表文章,煞有介事地指责中国政府“把灾难变成公关行动”;法国《解放》16日发表了标题为《算计》的评论,称中国积极赈灾和对外国记者开放灾区是“一种算计”,因为可以改善自己形象,等等。
问题是:谁授权他们成为法官而审判全世界?谁能证明、谁能保证他们站在道义的制高点?这样,第三个,也是一个最严肃的命题出现了。
西方以不证自明的方式给出答案:蛮横地把自己的价值观“置顶”为人类的最高道德标准——普世价值。
这种“置顶”有两个支点,一个是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物质优越感的自我膨胀,另一个是殖民主义历史造成的民族优越感的自我膨胀。
西方社会科学大师福柯早就发现: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完全不同。文化都是自足的体系,每一个文化的价值都是独特的,只能在其系统的特性中得到证明。
所以,西方“置顶”所谓的普世价值行为,根本没有经过世界其他国家的普遍授权与选择,完全是非法的,是对他国家选择权的剥夺。不过是一种散发着殖民主义味道的文化霸权主义。它既不道德,又很荒唐。为了避免屡屡穿帮的裸奔,西方发明了一味解药——双重标准。搂头幽了自己一默。这幽默十分黑色,要为当今世界大多数战火和鲜血负责!
Su27xx
2008-5-24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