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地运动、阶级剥削与孟连事件
圈地运动、阶级剥削与孟连事件
xinmalie
7月23日下午4点,云南省普洱市政府就7月19日孟连事件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普洱市副市长杨锦昆说:“孟连‘7·19’事件,表面上看是警民冲突,实质上是胶农与企业的经济利益长期纠纷所引发的一起较为严重的群体性社会安全突发事件,是人民内部矛盾在特定条件下的集中表现。”
但如果认真分析就知道,孟连‘7·19’事件,不是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内部矛盾的说法不过是在掩盖事件的真像。“人民内部的矛盾,包括工人阶级内部的矛盾,农民阶级内部的矛盾,……工农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 人民内部矛盾通常是非对抗矛盾。而现在,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工人阶级使用的公有生产资料(这些公有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中,工人阶级也有份)被资产阶级攫取产生的矛盾,是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劳动被资产阶级占有、剥削产生的矛盾,这种矛盾实际是劳动和资本之间的阶级矛盾,是剥削和反剥削的矛盾。资本不会停止对劳动的残酷剥削,劳动必然要反抗剥削,所以,这是根本利益对抗的矛盾。这种矛盾不是人民内部矛盾,是引发阶级斗争,并需要用阶级斗争来解决的阶级矛盾。
据说勐马橡胶公司产权改革留下了历史问题。接照改革的通常状况,公有制企业改制为私有的过程,实际就是官商谈判、勾结,撇开广大职工对广大职工及广大职工使用的生产资料进行处置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都是以对普通职工的利益损害,以及官员腐败分赃,并让全民或职工集体财产流失到私营老板(即资本家)口袋中而结束。
勐马橡胶公司产权改革的具体情况道不很充分。据有关资料,公司改制时,2000万的资产卖了400万,贪婪的资本在官员支持下,大肆侵吞公有财产,只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此笔买卖,使资本获得400%的暴利。而更重要的,在资本和官员勾结下,将农场职工身份变为受资本剥削、压榨,社保状况更无保障的、给资本打工的打工仔。因此,官员们轻描淡写为“勐马橡胶公司产权改革留下的历史问题”,但实质是资本在官员帮助下肆意侵吞公有财产,却将农场职工推向打工仔或佃农黑暗深渊的利益对立的问题。
看看被官员们轻描淡写为“勐马橡胶公司产权改革”,回想英国圈地运动,所谓的孟连等地“橡胶公司产权改革”,不过是几世纪以前开始的、黑暗残忍的英国圈地运动,在现代中国的再现。
英国圈地运动,英国封建领主或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把英国农民共同使用的公有地(农民对草场、林地、湖泊等公有地有使用权)强行夺走,然后据为私有。通过此种对公有土地的“私有化”,大量农民的财产权──土地使用权被强行剥夺,农民同自己的生产资料分离,失去生存保障,被迫流向劳动力市场,靠出卖自身劳动力才能生存,即只有“自由”地服从雇佣劳动制度和接受资产阶级剥削才能生存。
而孟连等地的官员,几乎是如法炮制。孟连的农场,如是集体农场,则农场职工是农场所有人。如农场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后来某些人将全民所有制企业改为国有企业,则是便于变卖全民财产),则其财产任何人无权决定其变卖。但当年英国地主们通过圈地运动把农民共同使用的公有地“私有化”,而孟连的官员和资本勾结,通过所谓“企业改制”将农场职工共同使用的包括土地在内的公有生产资料“私有化”给资本家。
而孟连改制结果,农场职工也如英国圈地运动后的农民一样,这些职工失去自己使用的公有生产资料,生话无保障,也被迫只有“自由”地服从雇佣劳动制度和接受资产阶级剥削才能生存。
资本不仅通过现代版圈地运动损害农场职工利益,还残酷剥削沦为资本的打工仔的胶农们。新华社道说,2003年5月19日,胶农们“与橡胶公司签订了《胶园管、养、割承包合同》,承包期限为30年,…近几年来,橡胶制品市场价格一路攀升,从几年前的七八千每吨飙升至现在的每吨两万余元,而橡胶公司却还按5年前合同约定价格收购。从2006年开始,胶农们以橡胶制品价格及物价上升为由,多次要求橡胶公司提高收购价格被拒,他们决定取消与橡胶公司签订的合同,自主拥有橡胶林地的全部产权,自产自销。”从这可以看出,一方面,橡胶制品市场价格增加了约两倍,一方面,资本支付给胶农的收购价(这应该主要是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不变,意味着剩余价值率提高许多倍。即资本利润增加了许多倍。可另一方面,几年来物价不断增长的同时,资本支付给胶农的收购价不变,意味着胶农实际收入不断下降,生活更加艰难。资本的富裕,就是建立在劳动的被剥削而更加贫困之上。
胶农们知道,资本富足,而他们遭受残酷剥削而深陷苦难,就是那企业改制造成的。企业改制实质是恢复罪恶的、让胶农被剥削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当年的农场职工,现在的胶农一直对圈地运动式的改制进行反抗。胶农们要求将官员和资本勾结、以企业改制为名实施的橡胶林产权改变,再改变过来,改变为由生产者——胶农们集体所有,变为集体所有制,从而消除被橡胶老板剥削的状况。这从有关道中可看出。“胶农们……他们决定取消与橡胶公司签订的合同,自主拥有橡胶林地的全部产权,自产自销。”“两年前,他们(胶农)多次找橡胶公司谈判橡胶林产权归属一事”。
但是,通过罪恶的圈地运动将胶农推向苦难深渊的资本和官员,再次为保证资本利益和阻止胶农摆脱剥削而联起手来,对付胶农。每当胶农集体要求改变橡胶林产权的时侯,警察就出面来阻止,充当资本的家丁。“两年前,他们(胶农)多次找橡胶公司谈判橡胶林产权归属一事……每次争执时都被民警劝阻,但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今年3月25日,他们与橡胶公司人员发生了肢体冲突,随后被孟连县选派的工作组及民警强行劝止。”最后,当地共产党的政府官员,干脆对要求实行共产的胶农进行镇压,逮捕胶农代表。“7月15日,有几位村民再次找橡胶公司理论时,与工作组成员发生语言冲突及身体摩擦。…7月15日,孟连县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发布《关于限令违法犯罪人员》通告,该通告限令“组织煽动群众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等人员,须于2008年7月15日起10日内投案自首,不主动投案自首,将从严打击。通告并未引来自首者。19日清晨6时许,勐啊村的岩依、岩帅王、岩忙、波叶罕嫩、岩依所丙等5位胶农在家中和睡梦中被警察强行厮打和带走。此事成为后来冲突的直接导火索。”
当胶农反抗损害自已利益的现代版圈地运动时,当地政府却用警察来镇压这些胶农,当地官员、警察已沦为保护罪恶的现代版圈地运动,保护资本的家丁和打手。在这官商勾结实施的现代版圈地运动中,充满对公有财产的掠夺,对普通职工命运的残忍,以及对反抗圈地运动群众的镇压,这一切难道只是人民内部矛盾?这一切难道不是阶级压迫?这似乎时尚的勐马橡胶公司产权改革的称谓中,掩盖了多少的残忍和罪恶。在这随时都有剥削压迫、反抗剥削压迫,镇压和反抗镇压发生的状况下,不想发生孟连事件真难。
因此,要从根本上处理好孟连事件,不让此事件以后复发,就应取消造成胶农被剥削,从而造成孟连事件的勐马橡胶公司产权改革。按胶农意愿,让胶农集体“自主拥有橡胶林地的全部产权,自产自销。”从孟连事件我们也可得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要消除类似孟连事件的发生,必须消除产生剥削压迫劳动大众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否则,资本不会停止对劳动的残酷剥削,劳动必然要反抗剥削,阶级斗争不可避免,也就不能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