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纪录片打破记录
就现代生活中的影视新闻效应,老美有俗话说:一天新鲜、两天怀旧、三天放进博物馆。然而,崔永元个人出资制作的美国调查新闻纪录片,至今快两年了(公开放映也差不多有20个月了吧),却依然发酵如新,打破了那个记录。说来,崔永元的那个新闻纪录片是个朴实无华的作品,也不过是用现场调查方式反映了美国日常生活的两个事实,譬如:
一是:在美国,并非“美国人放心地吃转基因食品吃了20年”,而是在市场很少能见到能确证为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因此,即便消费者吃到了、那也是不知情地吃到的。崔永元的这个事实观察发现,有美国官方文献的证明,也有著名超市经营的证明。
二是:在美国,并非“就转基因食品安全,学界有共识”,而是争论颇为激烈。这一点,也有美国官方机构的文献证明和美国知名学者的证明。不说别的,美国国家科学院于2004年发表的专题告,就明确指出转基因食品作物可产生未知蛋白和未知危害风险,因而,必须强化“基于科学”的风险管理(如今,对中国和在中国,那个建议被篡改为“基于科学”的及时审批)。今年七月,美国白宫签发行政令备忘录,要求主管部门限期拿出改造现有管理体系的方案;那个备忘录的提出背景,就包括转基因食品作物已造成的危害、包括学界争议带来的反思和再反思。
如此,崔永元的美国调查新闻纪录片咋就能打破美国新闻俗话的记录呢咋至今还在发酵呢说来故事挺明白易懂的:那作品仅因为说了说日常生活的事实、强调了民众吃饭安全所必需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却遭到了挺转帮搞的大规模舆论轰炸和恶毒的个人攻击;其参与者,包括中央农办、农业部、农大等高等院校的高官和部门头头们,包括两院院士和科协头面人物,包括他们的利益关系媒体,还包括他们雇用或与他们有利益关系的一帮枪手、甚至一些大学生或研究生也为奖学金而披挂上阵了。为剥夺13亿民众吃饭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而对一个媒体人公民如此大动刀戈,在中国历史上也算是个空前的肮脏记录吧。
那些舆论轰炸和攻击暴露了挺转帮为金钱利益而不择手段的真相,也暴露了他们不懂装懂却要戴个“科学”帽子吓唬人的蠢相。大约两年后的今日,他们对崔永元 再搞轮番的舆论轰炸和个人攻击,且搞得是更低劣甚至更下流。
举个最近发生的例子:有署名“梁斌”者在中国生物技术网发文攻击崔永元,说:目前国际上对转基因的主流态度是什么呢我找了一些资料,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是下面这幅图:转基因食品在美国被批准的数量逐年还是平稳的,已经是一个从实验室走向大众市场的趋势。图中的APHIS的全称是Animal and Plant Health Inspection Service (动植物卫生检验局),这是美国农业部(USDA)的一个下属机构。转基因食品在美国是大量种植的,也是大量消费的,并不是美国人自己种自己不吃,专门卖给我们吃。(摘录完)。
简评:那根本就没看懂美国农业部的统计图表。其原图及链接如下:
在那个图表里,有明文注解说明:“Authorizations for field releases of GE organisms (mostly plant varieties) are issued by USDA’s Animal and Plant Health Inspection Service (APHIS) to allow technology providers to pursuefield testing”。
明白得很,美国农业部的那个统计图表说的是批准为田间实验、而并非商业化种植,且作物包括动物植物和是以植物为主、包括食品作物且更多是经济作物。在美国,转基因食品作物商业化是1994年启动和1996年铺开的;而那统计是从1985年开始的;从美国法规规定的职责看,美国农业部负责的是“种植”,负责“食品”的是FDA。
可是,署名“梁斌”者却把那图表说成是美国农业部批准的转基因食品且从实验室走向大众市场、还把种啥说成就是吃啥,整个全错、根本就没看懂那个统计图表,也根本不知道实验和上市是两码事、不知道种啥和吃啥是两码事的生活常识。在美国,阅读那类图表是中学生课堂知识、甚至小学毕业生就会阅读的东西。署名“梁斌”者自称有博士学位,却连美国中小学课堂知识都不具备。您说,那是不是不懂装懂的混混博士在瞎扯淡若其博士学位属实,那不得不说,那是个“废品”博士。若该知道怎么阅读那么简明的统计图表,那就是故意篡改和故意欺骗了。
其实,就美国农业部批准的和在美国做商业化种植(不是前表的田间实验)的转基因作物统计,美国版《时代》杂志编制了一个简表,如下:
其中,绿色者为当前还在搞商业化种植的、灰色者为获准但没搞或不再搞商业化种植的。一目了然,在美国,美国农业部批准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不过百十来个、其中大约30%是没搞或不再搞种植的。
如此,其中用于食品者到底有多少、即美国消费者有多大机会吃到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呢美国玉米农协会的统计说,2014年,在美国,玉米总产量的1.6%到1.8%是直接用于食品供应的;若包括加工食品(譬如制造添加剂等),大约为总产量的5%左右。如此,非转基因玉米产量满足食品市场需求是绰绰有余的。再说了,美国官方主管部门的文献清楚说明,在美国,转基因作物用于食品者大都是淀粉和糖类等添加剂,即微量使用且已大体把转基因成分处理掉了(即主要是其捆绑造成的超量农药残留问题)。
面对如此事实,具有小学毕业水平就该知道,在美国,消费者不是没机会吃到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但其机会是足够小的;此外,因没标识,所以,即便吃到、也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的。崔永元纪录片如实地讲明了这个事实,完全符合新闻作品要实事求是的要求,那有啥“不科学”的难道挺转帮搞的“美国人放心吃转基因吃了20年”的谣言是“科学”哈!
再看看该的其它文字:如果在一个科学的程序下获得了批准,可以认为他很大概率是对的。……我认为小崔的一个主要错误,就是采用了非科学的方法,并利用了舆论工具。转基因是科学问题,科学问题不是几个权威说说就能定性的,那要是这么简单,我老早就博士毕业了,自费100万去美国采访几个机器学习权威,写一篇文章,就论文期刊横扫了因此小崔在对待科学问题上的方法就错了。(摘录完)。
简评:该自称博士,却连基本概念都不懂。
所谓转基因不是“科学”,而是“工程技术”、是基因学的科学知识的应用之工程技术。其应用涉及他人和社会,因而,如转基因技术开拓人伯格博士(因此为诺奖获得者)一开始就说的:转基因技术可用来制造大规模杀伤武器,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都有严重危害风险,因而,就其应用,必须有民众的充分信任,必须有国家的严限严管,从事者必须有严格的道德自律。崔永元的作品思想完全符合转基因技术开拓人伯格博士的教诲。问问那些口口声声说“主流科学家”和“资格”的挺转帮们:难道转基因技术开拓人不是“主流科学家”、也没“资格”讨论他自己发明的技术应用之安全性和危害风险么难道转基因技术开拓人还没你们那些连徒孙的徒弟都算不上的蓝领技工更懂得他自己发明的技术哈!
崔永元的美国调查纪录片是市场调查和社会调查,不是科学问题、也不是技术问题。若一定要说“科学”问题,那么,他的纪录片属于新闻学的科学问题、不属于生物学或基因学的问题;就此,崔永元的作品实事求是和客观反映了不同方面的状态见解、完全符合新闻学原理和规则;而把新闻纪录当作科学实验来议论、那是张冠李戴的瞎扯淡。若一定要说“技术”问题,那么,崔永元的纪录片属于影视技术和传播技术的问题,不属于转基因工程技术问题;就此,崔永元作品策划制作都完全符合影视技术和传播技术的规范要求,其积极效果也完全符合影视传播领域的原则规范;拿试管育种的科学实验室技术来看待评价市场社会调查的新闻纪录片及其媒体技术,纯属是驴唇不对马嘴的胡言乱语。
所谓“批准”是国家管理行为。就此而而论,其“大概率”往往指的是小灾害事件,而“小概率”指的是大灾害事件。两者都涉及危害风险。因而,就“概率”而言,正常国家管理的“批准”并非意味着“安全”、而是说明具备了有效的应对危害风险的能力;“小概率”事件意味着更大更高的危害风险、且往往缺乏有效的应对能力,因而,正常国家管理就特别重视“小概率”事件的预防、防治和补救。基于这个国家管理基本常识,美国官方允许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并向中国等国家推销的同时,对本国是明确说明转基因食品作物具有足够严重危害风险的事实。而中国挺转帮的所谓“批准了就是安全的”说法,整个就是连国家管理基本常识都没有的胡说八道。
而崔永元的纪录片呢,根本就没涉及国家管理中的“概率”方面的问题,而只是就美国消费者是否“放心吃转基因食品吃了20年”、就美国社会和学界是否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有个“共识”的两个问题作了市场调查和社会调查,并如实地说明调查事实和如实地展现给观众。把那个市场社会调查的新闻作品跟国家管理中的危害风险概率问题扯在一起,纯属是不懂装懂的瞎扯淡。
这里顺便说:崔永元的美国调查纪录片在美国也是发酵和影响力颇大。譬如,去年,美国农业部的年度告对崔永元作品做了不点名的和涉嫌无端指控的陈述。按照美国法规和规则,官方机构不得干预新闻、不得对公民做无端指控;对外国新闻作品则尽量回避,对中国新闻作品则几乎不搭理。而美国农业部却那么做了、且对中国的媒体人崔永元的新闻作品投入了足够大的关注;那是美国社会罕见的故事。就此,本人早已向美国农业部告项目负责人发函,请他们澄清和道歉;结果如何和今年告如何,拭目以待。不管咋样,这故事足以说明,崔永元的美国调查纪录片具有正面积极的巨大影响力、且是个带有跨国意义的新闻佳品。这,大概就是崔永元作品能打破美国新闻俗话记录的主要缘故吧。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