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我深感忧虑------韬光养晦和卧薪尝胆的真正意义

2025-02-24 文摘 评论 阅读
  

  我深感忧虑------  

  

  韬光养晦和卧薪尝胆的真正意义  

  

  许 晓 黎

  

  美韩黄海军演终于实现,对于韩国来说,依仗美国真正狐假虎威了一把,看看李明博面对戴秉国狐狸般的微笑,看看戴秉国双手紧握李明博右手那种充满期待的眼神,这些画面都在显示李明博少有的轻松和自信,都在显示戴秉国代表的某些群体的极度紧张,从建议在北京举行六方会谈团长紧急磋商,到向希拉里表示忧虑,看来中国确实很忧虑!从李明博说:“暂时不宜召开会谈”,到美国说需要咨询日韩意见,看来美、韩确有所图,中国不拿出点真东西,即使咽下美、韩吐到脸上的唾沫,也不会让其善罢甘休,躲是躲不过去的!  

  

  为什么最近美、韩经常性与朝鲜偶然的擦枪走火?从天安舰事件混淆视听的莫须有到此次炮战中对韩国先发制人的闭口不谈,到底是谁在搅乱朝鲜局势不言自明。看看朝鲜一穷二白,骨头那么硬,宁死不屈,美国深深知道从金正日身上拿不到任何好处,除了麻烦,还会有更多麻烦,为什么他们依然乐此不疲?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其实美国需要的就是朝鲜的火爆脾气,宁折不弯的精神,因为其身后有个总想息事宁人、相当有钱的邻居大哥一掷亿万金,总拿金钱说话,总拿钱买平安。既然如此,制造点事端,搞点名目收点保护费,敲敲竹杠,对于美国来说手到擒来,易如反掌的钱为何不拿?中国那点钱只不过是无限期的活期存折!无论何时美国想取就可以取!  

  

  韬光养晦、金钱外交,这次外交部确实让我知道了何为韬光养晦的最高境界,建议、忧虑,这些词语真的很温和。面对中国外交和军事困境,我深感忧虑,但是不能无语:

  

  一、韬光养晦与卧薪尝胆的差异

  

  有人说,中国韬光养晦外交政策是养精蓄锐,另待时机,将来定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果真如此?

  

  确实,无论是韬光养晦,还是卧薪尝胆,都有隐忍的成分,都有后发制人的战略意图,但是,二者却有完全不同的内涵:

  

  1、战略和战术的区别

  

  韬光养晦是实力已成,技能水平已经大功告成,只不过时机不到,所以需要掩盖锋芒,需要等待机会,一旦机会来到,毫不犹豫,一击成功。他需要的是一个必胜的把握,需要的是对战斗机会的捕捉,因此,韬光养晦是一种战术动作,而非战略意图。

  

  卧薪尝胆是实力不济,需要静养求生,需要慢慢发展,用时间换取生存空间,待羽翼丰满,势必反攻。他需要休整时间,需要实力恢复,而且是一段长时间的跨越,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卧薪尝胆是一种长期战略意图。

  

  2、完全不同的关键条件:

  

  韬光养晦虽没有正面决战必胜的把握,却有伺机击杀对手的能力,战斗随时可以展开,因此示弱却暗藏杀机,这种弱并非真实的弱,制造杀机是致胜的不二法门,因此迷惑对方是决胜的关键。

  

  卧薪尝胆在当下已经完全没有还手的能力,可以说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对手,这种弱是真正的弱,较长时间内不会有战争的举动,和平发展是存在的唯一选择,也是生存的关键,

  

  3、相同表现方式的背后

  

  韬光养晦,迷惑对方的方式较为广阔,可以花天酒地,可以弱不禁风,可以重病在身,可以胸无大志等等,这些表面现象的目的就是掩盖自身的强横实力,掩盖自身强烈的战斗意图,然而任何表象都不会消磨其斗志,因为战斗意图已经使表象成为一种杀敌武器!

  

  卧薪尝胆,由于实力不济,弱是实实在在的自身情况,无需掩盖,无需装扮,自然也就难有战斗意图,否则,就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在这种情况下,同样可以花天酒地,可以弱不禁风,可以重病在身,可以胸无大志等等,但与韬光养晦不同,这些是意志消沉的必然结果,这种现象必然导致进一步的意志消沉。为此,勾践卧薪尝胆,其目的就是防止自己一蹶不振,随波逐流,永无出头之日!

  

  那么,当下的中国是韬光养晦,还是卧薪尝胆?

  

  二、韬光养晦真正适用中国吗?

  

  中国进入所谓韬光养晦是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共产主义阵营分崩离析的大背景下,随着国家经济的日益繁荣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逝去,韬光养晦的提法越来越浓,终于成为中国当下外交的主流思想,甚至吴建民喊出了,韬光养晦一百年不变!

  

  当下的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一种谋求生存发展的战略意图。在共产主义运动极度低潮的时代里,这种战略意图是有其合理性。然而,正如我上面所说,

  

  1、韬光养晦是等待时机的战术动作,而不是中国谋求生存的战略意图。

  

  2、韬光养晦是表面的弱掩盖着超强的实力,中国相对美国,无论从国力、军事、经济,还是帮手,都是真正的弱。

  

  3、韬光养晦堕落的表象是装出来的,中国现在的歌舞升平、花天酒地、实力不济都是实实在在的。

  

  由此,把战术动作当做战略思想,必然缺乏指导性;认识不倒自身真正的弱,认为自己只是在等待时机,就搞不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把示弱的表现,成为生活的实质内容,最终就必然消亡!因此,韬光养晦不适用中国!然而我们却坚持了三十年!

  

  三、三十年中国战略检讨

  

  1、韬光养晦战术思想导致国家发展重点错误

  

  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全国压倒一切的发展方向,这里面有个错误认识:经济上去了,国际地位也就上去了,经济上去了,国际环境就此改善。这个思想在发展就是硬道理的喧嚣下,迅速在全国推广,经济迅猛发展,金钱外交妄图用人民币把美国及其同盟砸得趴下,初期美国面对突如其来的经济利益有点喜出望外,中美关系一度被提到战略伙伴的高度。韬光养晦的初期成功直接导致中国军事被放到了空前忽视的地步,经济热潮甚至允许军人经商,军事从此完全成为经济的附属品。

  

  2、韬光养晦让中国搞不清楚何为真正的弱

  

  面对不断攀升的经济数据,韬光养晦主流派不断的吹嘘中国受到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认可,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就在国人自我陶醉的时候,从中国大使馆被炸到军机被撞,从遮遮掩掩的导弹防御系统到赤裸裸的黄海军演,在我们没有打赢一场信息化的现代战争的军事力量和信心的情况下,请问今天的中国人,看着经济依然坚挺的祖国,谁还认为中国现在很强大呢?

  

  3、韬光养晦成为中国权贵、官场乐不思蜀的借口

  

  由于以上认识错误,面对经济迅猛发展,中国权贵和官员热衷于享乐和富贵,把个人、家族、小集团利益凌驾于国家、人民之上,胸无大志比比皆是,面对战略发展的错误避而不谈,面对对丧权辱国,他们却有一个很好的借口--------韬光养晦,用韬光隐晦来掩盖其乐不思蜀的真正现实,真正是暖风吹得游人醉,又一个歌舞升平的大宋风光!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也是意志消沉的三十年,当下中国一再示弱,美国得寸进尺,终于进入黄海军演,中国眼睁睁的吞下这颗断牙而不敢有过激反应。面对大宋的前车之鉴,面对四面楚歌的境地,难道我们还要坚持所谓韬光养晦一百年?

  

  四、中国与卧薪尝胆

  

  其实,中国一直都在全世界共产主义失败的阴影里面,不管国人愿不愿意承认,美国对共产主义的憎恶重来没有改变,中国的处境和卧薪尝胆完全相同:

  

   (1、卧薪尝胆长期发展的战略意图,正好符合中国当前的战略思想。

  

   (2、卧薪尝胆是真正的弱,正好符合中国当前的实际情况。

  

  (3、卧薪尝胆消沉的实际情况,也是当下中国社会和官员的真实写照

  

  那么,未来中国应该如何从所谓韬光养晦中走出来?

  

  1、卧薪尝胆明确“先军政治”的主导地位

  

  卧薪尝胆就是一种蓄势待发的复仇行动,就是把军事力量放到首位的战略思想。

  

  一提起先军政治,大家马上会想到朝鲜,朝鲜以强硬著称,但是仔细看看朝鲜,其并不是肆无忌惮,而是凡事留有余地,譬如此次炮战,正如凤凰网所说的那样,朝鲜并没有动用其炮兵阵地的全部力量,否则,韩国阵地将荡然无存。

  

  先军政治的真正目的就是把军事放在发展的第一位,放在威慑力量的第一位,抗美援朝进入谈判阶段的时候,谈判人员发现:战场上的胜利往往成为谈判桌上的重要砝码。谈判只不过是军事胜利的又一个手段。同理,外交其实就是一种利益平衡,就是一种谈判,没有强大军事支撑的外交注定要失败的。

  

  从阿富汗到伊拉克,再到黄海军演,与其说先军政治是朝鲜的战略主导思想,还不如说是美国威慑世界的重要支撑。

  

  2、卧薪尝胆明确强硬军事思想的重要性

  

  卧薪尝胆是迫切要求发展军事力量,这不但是勾践的弱项,也是当下中国的软肋,美国也非常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他渴望中国出手,因为他知道中国按照他的套路出牌,注定会失败。他也知道,中国不会轻易出手,六十年来,美国依然保持着对中国压倒性的绝对军事优势,六十年来,中国已经丢掉了促使抗美援朝胜利的毛泽东思想。军事优势的改变非一朝一夕,中国真正的弱就是没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的军事力量和官员,没有敢于碰硬的强势外交作风,让人家牵着鼻子走,这才是掌握主动权的美国肆无忌惮的关键。

  

  3、卧薪尝胆务必抛弃权贵官僚主义

  

  事实胜于雄辩,当下共产党人高层人士还不如一位封建君主,我们来看看勾践是怎样处心积虑,反败为胜的:

  

  (1、严以律己、以身作则

  

  勾践七年(前490)归越,勾践归国后,为了激励自己不忘仇雪耻,睡觉时不铺褥子而铺上柴草。在房间里挂了一个苦胆,每顿饭前都要尝尝。他和夫人始终过着清贫的生活,吃饭没有鱼肉,穿衣不加修饰。自己经常同百姓下田耕种,夫人也自己养蚕织布。①

  

  (2、还富于民、休养生息

  

  越国遭受战争创伤,田地荒芜,人口减少,生产受到很大破坏。为使国家富强,勾践采纳了范蠡、文种提出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之策。要范蠡负责练兵,文种管理国家政事,推行让人民休养生息的政策。国家奖励耕种、养蚕、织布。尤其鼓励生育,增加人丁。规定男20、女17必须结婚,否则父母受罚;上了年纪的人不准娶年轻姑娘为妻;妇女临产前要官,由国家派医官检查照顾;生男奖酒1壶、狗1条,生女奖酒1壶、猪1头;家有两个儿子的,国家负责养活一个,有三个儿子的,国家负责养活两个。②

  

  (3、苦心经营,励精图治

  

  从此卧薪尝胆,苦心焦思,发愤图强,富民兴国。身自耕作,与百姓同其劳;自奉极微,出不敢奢,入不敢侈;内修其德,外布其道;充实府库,垦其田畴;缓刑薄罚,省其赋敛;奖励生育,训练士兵。纳相国范蠡建议,选四达之地筑城立廓,以图霸王之业。先建小城,后建大城。于是人民殷富,社会安定,士民皆欲与吴耻。志在灭吴的深刻用心,在范蠡、文种辅佐下,励精图治,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发展实力。③

  

  (4、一雪前耻,大功告成

  

   勾践二十一年再次伐吴,自周元王元年(前475)开始,对吴都吴(别称姑苏,今江苏苏州)实施长达三年的围困,吴王夫差被越军长期围困,力不能支,吴王夫差见大势已去,求和不成就自杀而死,临死时说:“吾无面以见子胥也!”勾践葬吴王而诛太宰伯嚭。终于勾践二十四年(前473)一举灭吴雪耻。自此,越军横行江淮一带,诸侯尽来朝贺,勾践的霸业完成。于是迁都琅琊,称霸中原。为春秋霸主最后一位霸主。④

  

  外交部发言人姜瑜:“有的人舞刀弄枪有理,中方作为六方会谈的东道国,倡议对话反而受到指摘,这公道吗?”在这个大丛林里面,并不是太平盛世,任何道理都是弱肉强食的遮羞布,公道往往需要实力来表现,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敢碰硬的思想,就不要奢谈公道!更不要指望救世主来主持公道!

  

  让我们抛弃所谓韬光养晦的借口吧,真正拿出卧薪尝胆的勇气,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则王师北定四海日,将有期矣

  

  注:①、②、③、④勾践叙述摘录自百度搜索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