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论建立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国家安全战略

2025-02-24 文摘 评论 阅读
  

  论建立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国家安全战略  

  一、从美国军演看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构想缺失  

  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似乎很不明确,韬光养晦的目的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尤其是近十几年来,第三世界的朋友我们丢得差不多了,而周边的邻居,却一个个地都不安分起来,以前是熊和美洲狮欺负我们,现在发展到门口的狗都随便敢对我们叫几下了,韩国、越南纷纷挟美国以自重,印尼隐约的排华小动作不断,菲律宾更是跳得很欢,日本盯着钓鱼岛想着有朝一日重新占据或台湾,这难道不能证明一种失败吗?  

  我们应对策略呢?与俄国到底是联合还是对抗,目的不清楚,上海合作组织似乎有名无实,作用不再。对伊朗用情不专,正在失去潜在的忠实朋友和战略要地。与朝鲜更是不清不楚,到底是合是离,今天骂他“悍然核爆”,明天又是访问援助,漫无章法。除了对日本韩国拉不下曾经宗主国的面子保留了一分尊严外,总感觉外交领域象个超级花瓶,周旋于欧美之间,今天给法国一个大单,抛个媚眼让英国吃醋,明天再投身于德国气气法国。后天又委委屈屈地上了美国的床,娇滴滴地哭诉:你要对我负责啊(美债安全问题)。再大后天又不忘向澳大利亚来个飞吻……  

  可是结果呢,总是被玩弄被抛弃的感觉。跟过去一对比,耀武扬威没有了前者,没有武力和意志,只余下阳萎了。想当年,不让你美国越过北纬17度线,美国军队就必须遵守;志愿军入朝鲜,国家没有对你宣战,东北你就不能轰炸。珍宝岛之战,我们占了便宜,想核讹诈,9月底来两次核爆,全民动员,谁怕你呀!  

  结果,世界为之折腰,新生的弱小的中国,玩了世界两强,都自觉地来中国朝拜:毛主席说我们要和美国搞好关系,前提是你必须从越南撤兵,于是尼克松就来了,美国兵就撤了。邓小平说我们要恢复和苏联的关系,前提是苏联必须从阿富汗离开,结果1985年苏联人走了,1989年戈尔巴来了。多气派啊,多有大国风范?  

  近十几年来,“两国论”危机,假装要打,君子一言,说了就算,说不敢打就不敢打,天天说不放弃武力,什么时候认真准备过?99年炸使馆,最大的成绩就是多了一个强国论坛,让大家出了气别给憋坏了。2000年撞飞机,负责任的大国发扬了优待俘虏的作风,二十几个美国侵略者,据说在中国生活得很好。一个“9·11”,打伊拉克,我们举手,打阿富汗,我们举手,今天打到我们家门口了,我们还要举手投降吗?  

  长时间忍让,换来的不是尊重而是变本加厉的凌辱。为什么呢,尊严不是跪得的,而是打出来的。当年日本投降,蒋委员长宽待日本,以德怨,小日本领情了吗?日本人照样叫中国为“支那”,支那人蒋中正!抗美援朝,一夜之间,日本民众自觉不再称中国为“支那”了,中国的毛主席。  

  所以请记住一点,在外交和国际斗争中,不能讲儒家的仁义礼智那一套,只能讲法家的势术权变这些东西。威信只能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公义只能建立在强权的基础。宋襄公,只能永远把自己写在历史书的耻辱的那一页上!  

  二、以毛泽东思想指导国家外交与安全战略的思考  

  最近美国军事威慑中国,暴露了我们国家安全战略的缺失和韬光养晦法术的失灵。本来小平同志提出的这个方针,是应对政治风波后西方国家制裁我们、苏联解体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面临极端困难局面的一项应急之策,正是小平同志的英明,这个伟大的国际斗争策略,使我们平稳地应对了危机,打破了封锁,走出了困境。现在时间已经过了20年,韬光养晦的国际斗争策略居然还被声称要坚持一百年不动摇,到底是谁僵化保守,搞新的两个凡是?  

  现在你装孙子,能够装得下去吗?中国传统的和而不同、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一直是建立在强大的武力和威慑基础上的,汉与匈奴是先打后和亲,唐与突厥更是打出了天可汗的威名后才和平的。满清政府前期不怕战争,结果扫清了一切胆敢侵犯背叛的势力;后期天天怕战争,结果战争天天来,蒋委员长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对外妥协让步,结果不仅让出一个伪政府、而且使大片国土沦丧。英法当年对德搞妥靖政策,还不是自己受害?历史的实践证明,装孙子策略只能纵容敌人强大,助长敌方的野心,没有强大实力做后盾,装着装着,就变成了真孙子,至少有一部分投机者如石敬瑭是会当儿皇帝的。崴脚部崴脚思想,只能使中国成为跛足肥弱巨人,成为世界强国砧板上的肉,谁都想来吃一口!   

  还是毛泽东思想管用。毛泽东思想中哪些策略可以指导我国国家安全及外交工作?笔者以下这些思想是管用的:  

  第一,以我为主掌握主动权的思想。具体来讲就是国家民族利益至上的原则,坚持自力更生为主、积极争取外援的方式,坚持国家安全红线不容侵入破坏的原则。前面的好说,后面如三十八度线、十七度线、金门之战的12公里领海,中苏联盟时的国家主权坚决不予让渡等等。  

  第二,做最坏的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的思想。亦即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思想。打仗,我们不怕,我们还要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思想,但具体工作上,我们不光说空话,我们要积极准备,做最坏的打算,争取最好的结果。  

  二战后为什么能够保持了65年的和平,没有中国力量的崛起怕是也难。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是:只有积极备战,才能避免战争,战争是躲不过去的,而是通过积极的行动和坚定的意志,使敌人不敢来犯,强力压回去的。最典型的珍宝岛之战后,中国认认真真地积极备战,三线建设、全国性人防工程建设,这个宏观战略构想,就避免了苏联的军事冒险,更使美国不敢扩大越南战争。  

  第三,弱势条件下的强势出击打好首战的思想。也即人若犯人、我必犯人,慎重初战,集中优势兵力打好第一仗的思想。这是弱者一方有效防卫的最好手段,即在敌人第一次战略试探或战术试探时,静如处子,不打则矣,动如脱兔,一击歼敌。  

  这种策略要按照打的思想来精心准备,做好全部准备工作后,把事件的后续发展全面估计预测到并做好正确的预案。然后选准时间,在敌人最薄弱的环节突然出击,给来犯之敌以毁灭性的打击,通过绝对优势威慑敌人,动摇其战略决心。这个办法,无论是抗美援朝、对印反击战还是珍宝岛之战,都运用的极为成功。这种办法,也可以称之为以小战避大战的思想。  

  第四,建立国际统一战线的思想,即三个世界理论,联合亚非拉,孤立极少数的方针。我国的全球外交战略,应当根据三个世界理论,有计划有目的地展开:  

  第一步要联合第三世界国家和欧、俄,制约美国,打消其建立全球霸权的野心。近期要应对好美国的战略试探,以坚强决心全国备战,立足于打来准备,按照以战止战的方针,组成中朝联军,运用战争边缘政策或争取通过局部范围的小打,通过制裁打击韩国,动员韩国民众反对美国军事存在,把美国势力逼出韩国,确保黄海的安全。  

  第二步应当划定中美以太平洋中间为分界线的利益底线,彻底把美国力量挤出东亚。美军退出韩国后,中国要确保朝韩不发生战争为前提,鼓励其和平统一,甚至考虑建立中华联盟,以中国大陆、台湾和朝鲜、韩国为核心,建立中华联盟,具备条件的话,加上蒙古,局部恢复传统疆域。确保东北部安全后,全力南下,保障南海安全,采取多种措施,将越南也纳入中华联盟,将中国力量彻底延伸至中南半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排挤美国,争取把美国力量排挤到夏威夷群岛,中美以太平洋中线划分势力范围。  

  第三步中美形成战略态势平衡后,确认中美不可能发生冲突后,才能同意建立中美联盟,远交近攻,坚持南北并进、重心在西的方针。向北,全力防范俄国在北方的潜在威胁,争取使外蒙完全汉化,建立巩固的军事防御设施。南部进一步密切与东盟的关系,争取实现与中南半岛国家的联盟化,集中力量对付印尼,争取将印尼分化为几个以民族为基础的小国,彻底解决排华问题和对马六甲海峡的控制。  

  西部的重点是中亚和中印关系。对中亚,改造上海合作组织,使之向政治经济一体化方向发展,排挤俄国势力。对阿富汗,支持其共产党组织夺取政权,采取中国五六十年代的政策,对这个部落国家的人民实行全面思想格式化,坚持毛式制度一百年不动摇,彻底地清除极端宗教势力,严格控制使之重新被中华文明同化。  

  西南以中巴联盟为基础,同时出击,在占领南藏地区的同时,支持印度共产党组织,在其东部几省支持建立独立的国家,西部支持巴基斯坦夺取克什米尔地区或支持该地区独立。彻底把印度分解为几个小国,实施对其的半殖民控制,彻底使印度丧失成为地区性大国的可能。同时夺取印度洋出海口,建立中国在印度洋的军事存在。确保能源、商品出口航线的绝对安全。  

  尤其第四个国际统一战线和中华联盟的组建工作,应当成为今后五十年我们的外交和国家安全主导战略。为了这个战略的有效展开,现在我们就要确立,大国崛起前必须要打一仗的思想,全面备战,全国动员,争取以代理战争的方式,在朝鲜半岛开战,打退美国的军事讹诈,并将美国势力逼出朝鲜半岛。如果我们没有这个战略决心,天天靠哄和买,是不能把美国买出韩国的。  

  当然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如何运用手中的美债,综合运用经济金融手段打击美国,笔者不在行,还请方家指正。  

标签:美国   思想   中国   战略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