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难得见血的一针——乱读随钞之四十三马望野

2025-02-24 文摘 评论 阅读
  

  难得见血的一针  

  

  ——乱读随钞之四十三  

  

  马望野  

  

  ====================  

  

  “占领华尔街”的活动,到今天已经满十个星期了(2011/09/17-11/01),全世界早就议论纷纷。在我有限的阅读中,第一次见到了下面这一篇以阶级观点看待和分析此事的文章:《占领华尔街:新世纪美国的阶级斗争》(:沈丁立。:《凤凰周刊》2011年30期),十分诧异。尽管我家所订刊不多,为了防止老年痴呆,总共备有8种纸和7种刊物,加上不时上网浏览,应该说眼界还是不窄的,居然没有看到如此态度鲜明的意见。虽然其语气并不很尖锐,例证也不很丰富,但是,立场却是无可挑剔的。很多人士,从“阿拉伯之春”到“华尔街之秋”,话语连绵,说法多端,可以讲从民主到专制的冲突,可以讲从金融到政权的互动,可以讲从宗教到党派的争斗,可以讲从通涨到失业的纷扰,。。。。。。诸如此类等等,惟独就是讳言近年全球化形势带来的阶级斗争的动向。这是无意还是有意?是失语还是失职?。。。。。。也许是并非没有人从阶级的观点来看待这种事变,只是拘囿而不能见之于咱们的媒体而已。于是,偶尔一见,便不能不令人诧异了。闲话少说,书归正传。请大家见识一下这条漏网之鱼的滋味吧!  

  

  (2011/11/01)  

  +++++++++++++++++++++++++++++++  

  

  占领华尔街:新世纪美国的阶级斗争  

  

  ◎示威者议程的扩大,对其扩大影响将起双刃作用:丰富示威的内涵,可增进抗议斗争的可持续性;但斗争主题被扩大,也使这一街头剧难以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政治势力。◎  

  

  特约撰稿员 沈丁立  

  

  +++++++++++++++++++++++++++++++  

  

  占领华尔街的美国民变还在继续。这些低收入或者失业民众堪称无产阶级,为了经济和民生问题持续走上街头,并且这类行为还在美国内外蔓延,这在近几十年来还是首见。正是美国字面上的“民主”掩盖了“金主”的实质,他们才来呼唤公平社会。这些示威民众所反对的,既非金钱本身,也非美国中产阶级,而是少数金融寡头。针对面再扩大一些,就是革命时代的中国所称的美国垄断资产阶级。  

  

  美国民众要求变革的愿望是显而易见的。2008年,美国全国损失了十多万亿美元的金融资产,即平均每个家庭在这一年中损失了两年的全国家庭平均收入。仅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的第四季度,美国平均每个家庭即失去一年的全国家庭平均收入。当然,不是每个美国家庭都失去等量财富,而且金融危机的缘起复杂。但是,即使富裕家庭失去的财富比中下层家庭失去的更多,其后果还是不同的。对于前者,其损失可能并不影响其生存;而对于后者,其家庭财政则可能面临严重困境。  

  

  美国民众对“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道理并非不懂,长期以来他们对银行家多多分红并未上访示威。但是,当金融危机发生后,不能说那些金融寡头们对此没有责任。至少对那些长期做假账、隐瞒企业不良财政状况的高管,他们应该承担相应责任。然而,出了事情,相关银行家们是否真受处罚民众知道,雷曼兄弟倒台前几天,其高管还在最后瓜分这家投行的资产。而当美国政府出手救市时,即使一些公司尚无起色,其高层又在年终大肆中饱私囊。  

  

  因此,这次旨在公平分配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就应运而生。美国立国原则是人生来皆为平等,但一些垄断资产阶级分子在做假账的时候并未对他人平等。一些银行家在接受委托方要求管理其资产时,也未公平地将投行的财政状况如实公示,他们还在投资失利时贪得无厌地鲸吞公司最后的资财。美国参院一些共和党的资深议员近日指责示威民众为暴徒,甚为荒唐。事实上,放任那些华尔街的金融寡头不负责任才真正是对美国人民施暴。  

  

  就美国国家利益而言,在根本上更新其金融体系尚不现实。美国的金融能力是美国的世界权力,美国政府不可能轻易放弃。美国可以置雷曼兄弟一家于不顾,却不会弃救所有金融机构。这些机构不仅对美国顾客贪婪,而且对世界各地的委托人一概贪婪。美国金融系统的改革,必须不伤及其对世界经济与政治的控制,这就是为何奥巴马政府对金融改革浅尝辄止、无法更有作为的原因。  

  

  所以,如果说示威游行的这些民众多少还有些反映无产阶级意愿的话,他们当前反对垄断资产阶级的努力注定不会胜利,甚至还可能失败。美国民主党作为执政党,需兼顾两个阶级的利益:低层民众对于民主公平的呐喊,以及美国对世界金融的操控。美国最终如何平衡,取决于它对内的理想主义与对外的民族主义之间的博弈。  

  

  就美国内政而言,占领华尔街运动以及蔓延虽不至革除整个非公平体系,但仍可能轻度改善美国的民主进步。在那些受其影响的大中城市,美国经济与就业的持续低迷—这在未来一段时间几乎是确定的—仍将成为占领华尔街运动的持续背景。  

  

  既然占领华尔街的运动难收成效,民众的追求也将从主要是反对金融寡头,延伸到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示威者议程的扩大,对其扩大影响将起双刃作用:丰富示威的内涵,可增进抗议斗争的可持续性;但斗争主题被扩大,也使这一街头剧难以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政治势力。最终,恐怕还要看奥巴马政府经济治理的有效程度。倘若美国经济持续不振,不仅奥巴马总统将卷铺盖走人,而且共和党人可能卷土重来。那么,占领华尔街运动也将告一段落。  

  

  人们注意到,美国国会正在试图通过立法来迫使中国调整人民币的汇率。然而对人民币汇率过度关注,对保护美国就业与促进美国出口,效益不会太大,也不会满足占领华尔街的民众阵营。进入新世纪后,美国确实面临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美国各阶层在全球化冲击下利益的分野,正在考问这个国家如何进行制度改革,平衡民众利益,而非躲避像占领华尔街那样的运动所提出的疑问。(系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凤凰周刊》2011年30期 沈丁立:《占领华尔街:新世纪美国的阶级斗争》)  

标签:美国   华尔街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