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时局的看法
我对时局的看法
------对《就政治体制改革与 张宏良 先生商榷》一问的补充说明
打出这个标题,觉得有些滑稽,毛主席有一篇文章叫《关于时局的声明》。口气很大呀!以小充大,所以滑稽。我自己也觉得奇怪,以前只喜欢给自己的情人写些风花雪月的小东东,现在变大了。其实也不奇怪,因为时局所表现的问题太大!形势太严峻!!时间太紧迫!!!
张宏良 先生作为左派的棋手,精准判断政改阴谋,我无法得知先生对整个政局的研判。我在《就政治体制改革与 张宏良 先生商榷》(以下简称《商榷》)中强调过:“阴谋本身就是政治运作的常态,不足为怪“,而当阴谋变成阳谋,不正是表征了一种政治态势平衡被打破,已经产生了明显的倾斜吗?这不更可怕吗?
我在《商榷》一文中,曾经提到过有人不喜欢的政治人物,并且赞许有加,所以招人嫌了。但大家更深一步想想看,这两个看上去完全没有关系的两件事,其中是不是蕴含了美妙绝伦、严丝无缝的政治布局?干得真漂亮!
坊间有个关于毛泽东谈政治的传闻,他说:“政治就是把自己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何谓政治态势?不就是人多与人少的平衡关系吗?如果自以为掌握了真理,可以藐视一切,不在乎力量对比悬殊,甚至敢于孤军奋战,那是谁?是与风车斗狠的唐吉可德!
我们不能做唐吉可德,轰轰烈烈也不带这么玩的。我们应该精神内敛,仔细寻找突破口。要寻找突破口,就必须认清时局。
首先必须看到:政治体制改革是大势所趋,而且从国家政治生态看,也是必须的。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就会重蹈王朝覆灭的覆辙。我在《商榷》一文中已经反复论证其必要性。这也是《商榷》一文的主旨。摆在大家面前最大的心理障碍是:政改是别人提出来的,我们为什么要赶他们的趟?之所以称心理障碍,也就是说不是本质问题,而是一个障碍罢了。有障碍,跨过去不就得了。退一步说,别人在发动攻击,你还在城墙里面死守,那不是更被动吗?因势利导,定格政改方向,是上上的策略。改革开放30年来,产生了如此多的问题,再不改,等着上吊吗?如果你不动手,别人就会往邪路上带。你看到的就会是呼呼远去的历史背影,到那时,春风是唤不回的!甚至草儿都被别人除了根,来年春天还是光秃秃的,不会当春乃发了。
其次看清政治态势,盛衰强弱,要用心掂量。不能“或越在渊”,就要学会“潜龙勿用”,潜龙勿用不是什么都不干,而是要积蓄能量,就是要以豁大的胸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贪官可恶,但不能因可恶而拒之于敌,清廉可佳,但不能因一佳而引以为友。《商榷》一文中的第一、第二条,所隐含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以极大的妥协,来重构政治态势。争取局面的逆转。
再其次,必须清醒地看到,经过这么多年对左派和毛泽东本人大肆妖魔化,在中国现有的政治体系中(注意,不是在民间),左派和毛泽东是没有强大号召力的,甚至有些边缘化,这一点很残酷,也很无奈,但却是实情。因此不能霸王强上弓,《周易*系辞》有云“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当一种流派和思想被逐渐边缘化,就算他是宇宙间的绝对真理,也不能拿他作为招牌,他会让人敬而远之,我们应该用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精义,去重新做一块亮闪闪的招牌,把人们吸引过来,重新激发新鲜的活力。
其实左右都是错误的,我们不能只记得陈独秀,忘记了王明和博古,毛泽东晚年偏左,有其特殊的原因,甚至可以理解为因势而为、矫枉过正的政治谋略。
另外有人认为反腐败不是中国问题的要点,是不是要点,已无关紧要,紧要的是他一定是中国问题的口子,而且有人在假惺惺地撕这个口子。
还有人认为,腐败之源是私有化,这才是本。我对腐败和私有化的关系和部分网友有不同的认知,毛泽东时代也有刘青山和张子善 宋丹丹还耗生产队的羊毛呢。毛泽东真正铲除腐败,是在文革时期。
有网友认为:“改开三十年“摸着石头过河”,河里没石头了,掉进了泥淖里。政治改革再摸着石头过河,那就亡党亡国了!”,我认为,如果不主动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那么摸石头的机会都没有了,人家直接把你带到河中间去。所以,闲来无事就练练蛙泳吧。
最后再来说一个沉重的问题,有网友说:“整党、反腐、为人民服务谁来领导谁来落实”,我在《商榷》只反复强调它的难度,表现出了明显的质疑和不可信,我们能做的只有祈求上天了。我们所有的设想,都是建立在天佑中华的基础上,理想也罢,幻想也罢,只要曾经想过就罢了。但我可以向中国所有的政治派系宣告一个真理:不能像凤凰涅磐那样获得重生,就会像鸡一样暗淡地死去。别无选择!
举目窗外,暗夜中的黎明静悄悄。
然而,无论世态变迁,沧海桑田,我们世世代代所居住的这片土地,都将永远存在。那些曾经呼风唤雨,掀天揭地的人们,只不过是历史的匆匆过客,就像流星划过夜空。是是非非,对对错错,都会变成历史的尘埃,从各个方向散落下来,滋养和肥沃着这片永恒的土地。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