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南方报系转向了?--看南方报系高明的玩弄平衡报道掩饰技巧

2025-02-24 文摘 评论 阅读
因为南方周末登了篇政治委员的演讲文章以及支持三峡的文章,不少人认为南方系已经转向了......
  
  且慢,那个做前铁道部的高级工程师的把高铁说的一无是处,并且难得的错误百出的访谈是哪家纸,哪家系——《二十一世纪经济道》,南方系。
  
  当然,由于维基解密网的揭露,可能中央确实对南方系加强了管控,所以该系的龙头--《南方周末》可能确实不得不做了一些改变,但是对于那样的西方反华势力布局了20年之久的系,难以想象会在一夜之间就彻底的转变过来了。
  
  一个合理的推测是,那又是南方系的平衡道策略的使用。
  
  平衡道策略是南方系从西方媒体界学习来的一种媒体技术,强调对采访的对象,采访的观点等进行平衡,从而营造出一种多元化的开放式的气氛,而获得读者的信任。
  
  但是实际上我们知道西方媒体的倾向性还是非常明显的,例如对中国的负面道。
  
  实际上一家媒体因为记者编辑本身的观点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在西方媒体,特别是因为资本的控制的存在,所以依然需要有倾向性,而这样的倾向性与”平衡道”的结合,就形成了西方媒体的一套利用平衡道的表象来掩盖自己的倾向性的一整套的技巧,例如CNN在拍摄西方骚乱的时候,使用了剪切的方法,照片确实是真实的,但是读者的感觉则完全可能是被误导的。
  
  据我所知南方周末大概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学习到了那样的平衡道的掩饰技巧,而在此之前,南方系在造谣方面是赤裸裸的。
  
  从西方取经回来以后,南方系做了巨幅的广告,为此前的造谣和攻击做了痛哭流涕的道歉,从而以浪子回头的姿态赢得了很多读者的支持。
  
  但是南方周末显然并没有真正的改正,相反,他利用了平衡道掩饰技巧,将自己的倾向性巧妙的伪装了起来,同时打出了“你有你的知情权”“反腐败”“关心民瘼““老百姓的心头有一盏灯”等等煽情的口号,。
  
  南方系要配合西方的论调,一方面做出关心老百姓的姿态,一方面请出一个个的大学者--吴敬琏,张五常等人,连载张五常等人的文章,以学术性的姿态鼓吹私有化,鼓吹无政府主义.......
  
  学术的抽象掩盖了他们的意图。
  
  我们可以从三个案例来看南方系对“平衡道”策略的使用
  
  第一,对邓玉娇事件的道
  
  邓玉娇事件最终差点引发一场湖北当地的动乱,而南方系的《南方都市》在最初的道中很好的使用了平衡道策略
  
  首先,当然的有对邓玉娇的声援的文章,这些声援邓玉娇的文章可以使该获得一个道德高地。
  
  同时,该还有一个《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邓玉娇》把邓玉娇抹黑得一塌糊涂,特别的是最后,该文完全引用了湖北官方的一些文字,给人以强烈的暗示那篇文章是湖北当地政府通过某种手段让南方都市登出来的。
  
  很快,就有人发出了那样的怀疑,于是所有的批判的声音都集中到了湖北官方的身上。
  
  在这起事件中,南方都市极其巧妙的运用了平衡道的技巧,支持邓玉娇的文章和抹黑邓玉娇的文章都有了,反而让人怀疑南方都市是湖北官方施暴的受害者。
  
  案例二,在方舟子和“南方周末年度致敬人物”之间进行的平衡性访谈。
  
  参见《南方周末》岂止是堕落而已——答其编辑杨瑞春、记者
  
  起因:南方周末某年推出的“南方周末年度致敬人物”被方舟子抓住了把柄,方舟子认为该“致敬人物”搞的是伪科学,猛烈批判。
  
  于是南方系开始了对两个人同时的采访---貌似很公正。
  
  至于怎么个公正法,可以看方舟子对南方周末和南方人物周刊的批判,方舟子将这两个媒体都列入了黑媒体的名单,方舟子揭露了这两张纸将方舟子的原话进行剪切以改变原话的意思,从而达到抹黑方舟子的一套手法。
  
  例三:南方周末在张维迎和邹恒甫之间的争端之间的“平衡道”
  
  张维迎是著名的鼓吹国有企业冰棍论(国有企业是冰棍,迟早要融掉的)吐痰论(既然国企迟早要融掉,还不如大家都向她吐痰,这样政府就会更早的扔掉她了),观点倾向性与南方周末是完全一致的,但他当上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院长以后,志得意满,迅速的拿他看不顺眼的人开刀,例如叫邹恒甫走人,而邹恒甫是个湖南霸蛮性格,于是把张维迎的一些事情都给说出来了,张维迎颜面扫地,著名经济学家有变成臭名经济学家的危险。
  
  南方周末于是做了一个访谈,题目叫做争议张维迎,当然了同时对邹恒甫和对张维迎都做了访谈,对邹恒甫的反弹怎么样,我没有怎么看,想来是例行公事,但是对张维迎的访谈,题目叫做争议张维迎,那篇文章很有意思,我看到那篇文章记得是2008年元旦左右,迅速的写了篇反驳的帖子《南方周末,争议张维迎还是袒护张维迎》当时我发表在了网友天地论坛,我今天重看了一遍,感觉我当年的批判做得还不够好,对南方周末在提问过程中做的暗示揭示得还不够,所以重新做一次评论,括号内为2007年年末我的评论,而用QUOTE符号框起来的则是我今天做的评论
  
  ……
  
  概括一下,在这一次的“平衡道"中,南方周末不断的制造话头,让张维迎叙述自己是怎么样怎么样管理学院的,即把读者的注意力由原来对张维迎的膨胀的私欲的关注转移到对张维迎的管理的关注,而学院管理,外人不清楚,张维迎怎么自我吹嘘都可以,当然,南方周末还制造话头,让张维迎吹嘘自己的个性,自己的学术水平,自己的负责,以及自己因为忙于管理导致不便对外解释的”无辜“等等”
  
  可以说南方周末的那一篇对张维迎的访谈是一篇绝妙的掩饰性文章。
  
  南方周末曾经吹嘘过自己的抵抗“政治压力”的能力,以平衡道为掩护,以学术的抽象为掩护确实使充满官僚主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中国有关部门要么懒得监管,要么可以找到理由向上级交差说不用管了。
  
  尽管有维基解密对南方系的揭露引发了政府的关注,但是对南方系还是一点都忽视不得的。
  
标签:南方   周末   平衡   文章   媒体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