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1970,三个孩子轻松灌溉两千多亩农田的传说

2025-02-24 文摘 评论 阅读
  

  西南仍然大旱,母亲每每看到这些消息总是说“没法弄了”,并时不时说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这样”这句刻在她人格中的真理。母亲离开农村有三十多年了,在国有化肥厂和国有商场工作过,几年前国有商场被原来领导个人低价买下后,办理内退手续退休了。  

  这两天,广州下了一些雨,母亲问我西南是不是也下雨了,干旱是不是没那么严重了。我给母亲看网上的道,旱情依然没有缓解。母亲马上满脸惆怅,自言自语到:“70年,我正上高二,那年夏天有些旱,你姥爷忙着盖生产队的仓库,让我领着你两个舅舅把机灌站开了,我把电闸推上,河里的水哗哗的就被抽上来顺着前两年修的水渠流下去了,俺仨就一人拿一个铁锹顺着水渠走,一边玩一边看看那块地的地头水口小就把口子挖大一些,一下午就把全队的两千多亩地浇了”。  

  我听了母亲天方夜谭般的叙说,惊呆了好一会。虽然我对毛泽东时代的水利建设已经了解了很多,清楚地知道,毛泽东时代建八万水库和无数的灌溉渠是怎样让中国人告别“靠天吃饭”的原始农业的,但当母亲告诉我她人生中一个如此简单的事实时,我仍然难以想象。是的,三个小孩一下午灌溉两千多亩地,这对于当代的中国人,是怎样的天方夜谭,对于西南干裂的大地,是怎样的历史嘲讽。  

  母亲总是说,假如那个人上台后没有分田,南街村也不过是普普通通一个村子,那时候咱们老家的生产队,亩产千斤的多的去了,只要不分田,都能搞得像现在南街村一样。文革时咱县里连着建了化肥厂和农机厂,都是后来的国家二级企业,咱县产的小收割机是全国有名的,化肥也很有名呢。你姥爷除了管机灌站还是生产队五金厂的车工,一天到晚忙。母亲说完,眼神里透出一种希望的光芒。  

  事实上,距离南街村仅仅几十里的老家,现在生活水平比南街村差了五十年以上,亩产千斤早已经是三十年前的历史,文革时修建的自动灌溉系统早已经消失在被重新分割的田间低头,县里的化肥厂和机械厂在朱镕基时代被强行贱卖了,假如现在老家遇到干旱,恐怕比现在西南的干旱更加令人绝望,因为老家的河早就干了,靠天吃饭的程度比西南更严重。  

  人们总是说,痛定思痛,这个痛是人为故意造成的,那就要追究和清算造成这个民族伤痛的罪人们的责任了。农民靠天吃饭,三农问题是谁造成的?我母亲这一代人清除地记得分田单干的是谁。  

  当三个小孩一个下午灌溉两千多亩地的传说,重新发生在这片伟大广袤的土地上,这个民族就走出了当前中国所有的伤痛。

标签:母亲   西南   现在   老家   灌溉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