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一位青年关于左派同志如何看待青年群体的思考

2025-02-24 文摘 评论 阅读
  

  前几天刚刚参加实践活动回家,在火车上一夜没睡,早上到家后睡醒一觉起来,打算看看乌有,忽然看到一篇置顶的文章,题目是《一个80后对文化大革命的粗浅看法》我简单的浏览了下,文章的基本内容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并未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意义有过多的思考,表述基本上也停留在结论性的东西上面,并未对一些问题有什么归纳和演绎,虽然基本的感情层面基本正确,很符合一些左派同志的观点,但乌有毕竟不是左派倾倒口水的痰盂,而是思想破壳的孵化场。如果过分的将意识停留在认同、支持的层面,只能造成思想的僵化和空洞!那么今天,我也就敞开心扉,就对进步青年的态度问题,和大家鸣鸣放放吧。

  

  笔者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接触了一些地方的左派同志,目前很多左派的同志,可能都会感到一个紧迫的问题,那就是年轻力量的缺乏,很多年轻人,不是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里面,就是沉浸在赚钱升官傍大款的迷梦之中。所以偶尔见到一个年轻人,恨不得马上跑上去握手,心里无数次的回荡着毛主席八九点钟太阳的声音,恨不得马上把年轻人变得跟自己年轻时一样,充满激情向往革命。本人作为一个年轻人,就曾多次受到老同志的赞许,以至于长时间很少听到批判的声音。时间一长,确实是觉得自己越来越革命,水平越来越高。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譬如有些接触左派思想较别人早的青年,就在与人接触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自我膨胀的思想,觉得自己比他人革命,看不惯其他人的言行,在与别人谈话的过程中,总是带着指导、显摆的语气,当然这还是修养比较好的;而有些修养不好的同志,甚至会口吐脏话,神情不屑,这就会危害左派的团结和联合,结果就是很多老同志主观上想团结年轻人,而客观上,造成了更多年轻人的背离。甚至埋下了官僚化、权力私有化的种子。这其实上,可以说是一种僵化的表现,给予了年轻人激情和理想,但并未彻底清除小资产阶级性。是很具有危害的溺爱行为,这样培养出来的年轻人,不够坚定,甚至会最终成为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的一批自己不学无术、专挑他人毛病的毛泽东思想掘墓人!

  

  而另一方面,许多左派同志认为,现在的左翼青年,天然的应该向自己年轻时代一样的革命,一样的充满理想与激情。但殊不知,许多年轻人,对于这样的老同志的话,基本处于搁置的态度,左耳朵听,右耳朵冒,完全不相信你的话。其实,这也属于一些同志思想僵化的问题,闭门造革命理论,不了解现实的状况,不了解现代青年在想什么,在追求什么,而主观的以为仅凭简单的理想主义就能战胜严酷的现实,客观上就造成了青年对左派的抵触和恐惧。

  

  笔者作为一个年轻人,也接触了一些同龄的朋友,在这些归为左翼的青年中,基本以各高校社团成员为主,社会青年为附。很多高校的社团成员,都是抱着一种搞调查的态度去解除左派的同志的,今天可能请你座谈,明天他们有时间也会请张五常厉以宁座谈,并没有很坚定的阶级立场,追求公平正义的理念也基本来自感性、怜悯,没有上升到理性、改善的层面,这个群体基本以各三农社团为主,改良主义比较浓厚。

  

  而另一些成员,则较为危险,很多人是在现行体制内,找不到攀往官僚体制高层的阶梯后,转而另寻他路的。这个群体具有很大的投机性,表面上很先进,但实际上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很可能最终会走到反毛泽东思想,反对人民民主专政的路线上去。

  

  还有一部分成员,相对较为优秀,没有太多的不良倾向,但唯一的缺点是历史思考得欠缺,将个人局限于现阶段的框架下思考问题,有些人将这些归结于现实主义对理想主义的胜利,但是我认为这从根本问题上还是属于机械历史观的问题,口头上承认历史的运动性,但自身不愿意去投身,放不下眼前看似有可能到手的既得利益。

  

  以上三种,就是笔者对左翼青年派别的一些归纳,可能还有不足之处,但基本是笔者对于自己实际的见闻的总结。

  

  或许很多左派的同志看完之后会很伤心,感到失望,但我觉得,开启明智乃是最好的药方。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历史也是由人民来创造的。很多左派同志意识到了,历史不可能由几个右派精英来主导。但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左派精英的主导,同样也是不合理的。与其培养左派精英,还不如将事实广泛的播撒,让劳动人民,开启明智,当劳动人民意识到问题之时,再由左派知识分子来引导,其结果,才是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结果,反之纵然培养出一两个合格的接班人、甚至是一股铁流,广大人民不觉醒,也必然面临失败。以上就是笔者对于左派同志们怎样看待左翼青年的一点看法,拳拳救国之心,通知朋友亮察,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刘天弘

  

   08 07 24

标签:左派   青年   年轻人   同志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