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驳中房协副会长朱中一多次“上书”的几个谬论

2025-02-24 文摘 评论 阅读
  

  驳中房协副会长朱中一多次“上书”的几个谬论  

  我们是没有资格亲眼目睹中房协副会长朱中多次“上书”的具体内容的,只有在他的支离破碎的发言、谈话等资料中加以收集整理。综合起来,他意图阻止党和国家高层‘继续出台新的紧缩性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观点和依据主要有这样几个要点,下面笔者就逐一列举,一一质疑与驳斥。  

  一、驳“目前市场预期混乱不宜再出紧缩新政”论  

  朱中一在最近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在汇中,我们提出,国家刚刚出台的房地产新政正在执行,购房人和开发商的预期也正处于变化中,而且当时例如房产税等消息被炒得沸沸扬扬,大家的预期都非常混乱,因此不宜再出台新的紧缩性调控政策”。  

  朱中一会长所说的“大家的预期都非常混乱”,到底是怎么个乱法呢?无非是国家出台组合性紧缩性房地产调控政策前的非理性房地产价格狂涨的乱象得到抑制,并开始向理性回归;无非是可能毁灭国家经济安全的房地产泡沫开始缩减,并向准安全转化;无非是房地产商及其权贵利益链条的暴利受到制约,广大的消费者‘被掠夺’的境况开始好转,这无论是对于国家和人民来说,不都是“好得很”的全局性、长远性的比较好的预期吗?这不就是国家出台组合性紧缩性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初衷和比较理想的预期吗!  

  凡事都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这个在国家和广大消费者看来‘好得很的预期’,对于欲壑难填的房地产商来说,却是‘糟的恨’的利空灾难。想当初,那些靠房地产绑架国家GDP,靠卖地财政绑架各级政府,靠按揭贷款绑架各大银行的房地产大鳄们,是怎样的幸灾乐祸,是怎样的猖狂叫嚣,怎样地不可一世啊。一旦看到国家真的动了真格的了,自己的赚腻烦的房地产财富游戏遇到了麻烦的时候,就无不想重温旧时的‘狂赚美梦’,唯一的伎俩就是寻找影响国家决策的、用话语权的代理人,朱中一会长就充当了他们的最理想的人选。  

  朱中一会长果然不负房地产商们的众望,他有上书的便利和能力。也知晓最佳的切入点,只可惜还是难免要露出马脚。不信我们就分析着看看。  

  朱中一会长不仅要阻止对于房地产商们来说更致命的‘新的紧缩性房地产调控政策’,而且也全盘地否定已经出台的‘紧缩性房地产调控政策’。在他看来,“大家的预期都非常混乱”的足以阻止新紧缩政策出台的严重问题,就是“国家刚刚出台的房地产新政正在执行”造成的。那阻止‘新紧缩性房地产调控政策’就是理所当然和顺理成章的了。否定已经能够出台的房地产紧缩政策,组织新的紧缩政策的出台,就是朱中一会长不遗余力、屡次上书的本质内容和只可告知房地产商们的‘潜目的’!  

  

  二、驳“将来市场供应房屋会减少”论  

  

  朱中一的中房协上书,另一个谬论,就是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刚性需求没变化,将来市场供应房屋会减少”,“因此(再出台紧缩政策)有可能再出现新的问题”。这个论调不仅荒谬,而且简直就是明目张胆地威胁!  

  关于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刚性需求没变化”,是不值得一驳的。不论是资本主义的房地产市场还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房地产市场,也不论是刚性需求还是软性需求,都是有弹性的和不断变化的,这是对于这个市场的总体趋势而言。而对于我国目前的房地产市场的具体情况而言,真正居住的刚性需求,要远远小于投机资金的投资需求。官方近来一直躲躲闪闪地回避我国巨大的住房空置率,就是一个铁证。因此,朱中一会长上书中所设计的“市场供应的房屋会减少。而刚性需求是没有变化的”的公式,只不过是威胁高层、影响决策的伪命题!  

  退一步说,假如朱中一所设计的公式成立,那会出什么‘新问题’?还是他自己回答的准确。他对记者说,“其实房地产市场也有自身的规律,今年拿地,需要一到两年后才能形成供给。根据现在的数据分析看,新政不仅影响着购房人的预期,也同样影响着开发商的预期。我国多个城市土地供应量出现下滑,也就意味着未来一到两年,市场供应的房屋会减少。而刚性需求是没有变化的,因此那时有可能再出现新的问题。所以说,稳定预期,也要稳定开发商的预期,政策必须有连续性和稳定性。这样房地产市场才会逐渐变得健康有序”。

  

  

  透过朱中一会长的“上书玄乎套”,我们更加看清楚了他的“庐山真面目”,他说的真话只有一句,那就是:稳定预期,也要稳定开发商的预期,其他的都统统是官话、套话、假话!  

  三、驳“媒体炒作扰乱市场”论  

  因为朱中一的多次上书,成了货真价实的房地产商的“复辟代言”,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众多媒体、民众和有良心的专家学者的抨击。据道,朱中一的中房协多次“上书”国务院,建议暂缓出台新的紧缩性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道一出,立刻遭到舆论和民众广泛质疑。据新浪乐居的网民调查,近八成网民反对暂缓出台新的紧缩性房地产调控政策,且认为目前的新政远未达到调控的目的。  

  嫁祸于人,转移视线,放屁瞅别人,是众多权贵利益代言人们的诸多共同的特征和毛病,朱中一当然未能违背这一通病。  

  从理论上来说,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如果不是开发商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战消费者的购买力底线,挑战国家经济安全的红线,国家是不会忍痛出台房地产业的紧缩政策的。因此,造成房地产市场的各种混乱(在朱中一们看来)的真正祸首,不是媒体,也不是消费者,更不是国家,而是‘挣钱挣得不好意思了的’黑开发商们。  

  媒体作为社会监督的重要喉舌,对房地产业的种种诟病,因为受种种制约因素的限制,其揭露与抨击的力度还远远不够,给权贵阶层及其与之勾结的开发商留足了面子。如果说这样有节制的爆料还是“对于市场的扰乱影响也很大”,那只能说明了房地产存在的问题实在是过于严重了,只能说明媒体的监督与干预还远远不够,只能说明国家出台的紧缩政策,以及人民盼望的新紧缩政策是多么必要,多么正确!  

  

标签:房地产   政策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