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美决不愿意出现由法国主导的利比亚新政府

2025-02-24 文摘 评论 阅读
  

  

  1、在北约全方位的海、陆、空支援下,弱小的卡扎菲政府能够支撑达半年之久,已经是奇迹。在自身力量弱小外又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利比亚合法政府如果在很短时间内被彻底推翻,并不奇怪。但8月22日,当利比亚反对派武装攻进的黎波里,国际国内与西方一个腔调的媒体一致向人们传递似乎卡扎菲政权马上就要消失的信息时,个人写了《不要高兴太早,利比亚与伊拉克不同》一文,指出了利比亚战争与伊拉克将会有很大的不同。  

  

  23日出现的情况,证实了这一分析判断——卡扎菲政府军还奇迹般地控制着的黎波里,而且奇怪的是,原来道的卡扎菲的两个儿子还在领导着城内的战斗,卡扎菲还活得“很安全”。  

  

  卡扎菲无论如何将要失去权利,这没有什么悬念——力量对比不利于卡扎菲而利于“反对派”,是很明显的。但是,最终结果却不会如国内的“民主”、“自由”派论者想象的那样,“自由”、“民主”的“新利比亚”马上就会诞生。不会如此。  

  

  过后可能出现以下系列情况:第一、利比亚政府将难产:美国决不希望出现一个由法国主导的利比亚新政府;第二、但是,美国这次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因为美国从一开始是“退居二线”的,法国不会主动让出战后利比亚重建的领导权,这是完全可以肯定的;由此就将导致第三:美、法矛盾有激化的可能,法国要想得到全部“战果”,不会那么容易,美、英将极力阻止。  

  2、为什么这么说?先从美国之“难”说起。  

  

  一是这次利比亚战争是由法国“领导”的,法国打响了第一枪,美国从一开始也已宣布了它是“退居二线”的,这一点世人皆知;在利比亚,美国无“头功”可言;二是过去我们在一些文章中已经指出过,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法国是属于“老二”的角色,不是一般的小国,在法国面前,不是美国说怎样就怎样。法国绝对不是这样,法国真的有行动,整个欧洲都会震动!美国深知这一点。  

  

  仅仅以上两点,决定了在利比亚出现权利真空的情况下美国将“左右为难”——如果放任法国主导利比亚战后重建(主要是组建政府),法国就将在地中海进一步坐大,“地中海联盟计划”如果成为现实,欧洲和法国力量将大大加强,美元霸权地位就不可能保持多久——这是美国最要命的事件;但如果公开阻止法国,美国“名不正言不顺”,因为正是美国鼓动法国对利比亚动武而自己又“退居二线”的。  

  

  所以,利比亚战争,等于在美国不断下滑的衰落趋势上又加压了一层,对美国大不利!  

  3、如果卡扎菲政权垮台,美、法矛盾冲突有可能急剧上升,表现形式是:在所谓的“利比亚重建”问题上,法国的政策美国可能暗中反对,美国的政策法国也要反对。双方暗地里较劲欲盖弥彰。甚至不排除在关键时刻,美国为了不使法国达到目的,又通过其他途径暗中武力帮助卡扎菲逃出利比亚以保留一个“利比亚流亡政府”,这样既达到了推翻卡扎菲政权的目的,又使法永远也不能完全得到利比亚战争“果实”——这不是不可能的,因美国在6、7月份也多次传达过可以考虑卡扎菲交出权利离开利比亚的信息。  

  4、所以,利比亚局势到了现在,出现了各种扑朔迷离的情况:22日,卡扎菲的两个儿子明明已被捕,今天却都逃了出来,而且继续在指挥战斗,其中必然有某种很大的力量的帮助,而且这种帮助可能就来自敌对方的内部。  

  

  利比亚局势,不能按照或不能完全按照萨科奇的想法实现。  

  

  但比起美国,无论基本国力还是外交,法国自知力量要薄弱得多。一旦宣布卡扎菲政权倒台,萨科奇一定会在国际舞台上“活跃”起来,到处拉盟友为自己壮阵势,不能拉,吓唬吓唬美国也好。  

  

  萨科奇已宣布马上要到中国,虽然公开道说是为即将在9月底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行秋季年会与中国协调立场,但在利比亚面临新政权组建的敏感时刻的这种来访,不能忘记中国“来者不善”的古训。  

  

  中美之间有矛盾,这是公开的;但对敏感时刻出现的是非之人和“不速之客”,要特别防范——中国古人有言:“近之则侮,远之则怨”,要特别防止这样的人。(2011.8.23)  

标签:利比亚   美国   法国   出现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