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别急于表态与"间谍"案无关

2025-02-24 文摘 评论 阅读
  

  别急于表态与"间谍"案无关

  

  :谭浩俊

  

  近日,一些陷入力拓“间谍”案传闻的钢厂纷纷表示,与“间谍”案无关。他们的所谓无关,就是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人员被有关部门传讯、调查或接受调查。

  

  可以理解的是,这些钢厂所以如此急切地作出与“间谍”案无关的表态,盖因此案非一般的商业秘密案,而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利益大局。一旦涉入此案,有人在“间谍”案中扮演角色,甚至扮演主角,那么,不仅会在企业产生巨大的震动,还会对企业的形象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我们知道,从2003年以来,中国在铁矿石谈判中,一直处于相当被动的局面。有关方面对此的解释是,中国在铁矿石谈判中缺少话语权。不可否认,缺少话语权确实是中国在铁矿石谈判中的处于不利局面的重要原因。但是,即便如此,也不会处于如此被动的局面,也不会在每年的谈判中都没有任何胜机。更重要的,在谈判的许多关键问题和细节方面,外方总能“点”中中方的要害部位,使中方在谈判中毫无反驳之力,这就让人不得不想起“内奸”二字。所以,力拓“间谍”案发生以后,人们会十分自然地将此案与参与谈判的钢企联系起来,与参加谈判的相关人员联系起来。

  

  现在的问题是,在有关部门正在对力拓“间谍”案进行深入调查的关键时期,相关企业就纷纷表态与己无关,是否有点操之过急呢?如此匆忙表态,会不会给人以此地无银的感觉呢?要知道,如此重大的问题,如此长时间的谈判不利和失败循环反复,如果仅仅只是力拓4名“员工”所为,显然难以令人置信。果真如此,可能真的要让人留下话柄了。

  

  众所周知,所谓间谍,无非是通过两种渠道获取秘密,一是技术,一是人员。对技术间谍而言,一方面可以通过高技术手段,窃取对方的核心技术、核心机密,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收买对方的相关人员获取相关秘密。但对于诸如商业谈判这样的秘密,仅仅依靠技术手段是难以达到目的的,而必须依靠掌控和收买掌握谈判秘密的人员,也就是“内奸”、“间谍”来获取对方的机密。很显然,对铁矿石谈判中出现的被动局面,很难让人不联想到“内奸”、“间谍”这样的话题。

  

  因此,当力拓“间谍”案发生以后,毫无疑问应当顺藤摸瓜、穷追不舍,将隐藏于企业和相关单位的内奸、蛀虫挖出来,将这个漏洞彻底堵上。如此仅仅点到为止,不仅会给以后的谈判留下祸患,也会给力拓“间谍”案的处理带来不利。

  

  对于相关企业来说,最正确的选择应当是,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把深藏于企业内部的“内奸”彻底挖出来,而不是匆忙表态与自己无关。这样的表态,只会让仇者悦、亲者恨,只会让企业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不仅如此,对力拓“间谍”案深挖不止,将出卖国家利益、企业利益的蛀虫绳之以法,还能敲山震虎、举一反三,对其他领域、其他行业可能存在的问题起到当头棒喝的作用。

  

  目前,由于在力拓“间谍”案中,挖“奸”的效果还不明显,相关利益方正在大做文章,有关国家的政客、媒体等也在借机给中国施压。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关企业更应当积极主动地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调查工作,一查到底,彻底地将隐藏于企业的蛀虫挖出来,从而为保护国家经济安全、维护国家与企业利益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一旦这方面的工作做好了,对于有效提升企业形象、促进企业发展,也会发挥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标签:间谍   谈判   企业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