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卡扎菲之死,谁最受益?

2025-02-24 文摘 评论 阅读
  

  新华新闻

  

  卡扎菲之死,谁最受益?

  

  新华网 2011年10月21日 11:23:30

  

  : 文汇

  

  扎菲被打死了,这个似乎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首先对于卡扎菲本人。在的黎波里失陷后,卡扎菲曾多次誓言要抵抗至死,当一名“烈士”。现在他在战场上被打死,而不会像萨达姆那样遭受被俘、审讯、关押乃至被送上绞架等种种羞辱。因此可以肯定,对他本人而言这或许是个不算最坏的结局。

  

  其次是在利比亚有不同经济利益的外国公司。卡扎菲不死就意味着形势不定,形势不定则重建难启、利润难赚。现在最大障碍扫除了,公司重返利比亚的道路平坦了许多,老总们肯定为此高兴。

  

  最后对于参与空袭利比亚的北约国家。种种迹象表明,北约军事行动从一开始就着眼杀死卡扎菲的斩首行动,但却对此始终闪烁其辞,原因就是一个区域性的军事组织在未经宣战的情况下直接杀死一国首脑并不合法。而北约的策略也让世人看得很清楚:一旦卡扎菲被炸死,他们就会解释说,北约在打击对平民构成威胁的卡扎菲支持者的行动中,碰巧打死了卡扎菲。

  

  把卡扎菲往死里打,有两层考虑,一方面当然是希望借此尽快结束战争,减少人员与财产损失。同时也因为留着活口对西方并不有利,因为卡扎菲在其统治期间与西方有过不少交易。如2007年,时任英国首相的布莱尔在出访利比亚期间,英国石油公司就与利比亚签下了价值9亿美元的勘探协议。而卡扎菲则配合美国反恐需要,逮捕了大批伊斯兰武装分子。诡异的是,在这次推翻卡扎菲的利比亚内战中,伊斯兰武装恰恰是“倒卡”主力之一。因此,一旦卡扎菲活着受审,口若悬河的他还不知将抖出多少内幕。卡扎菲一死,西方松了一口气。

  

  卡扎菲之死还有一个值得注意之处。就在卡扎菲被打死前两天,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突然到访利比亚。这也许是巧合,但似乎又不像。

  

  众所周知,美国在这次空袭利比亚的军事行动中尽管起了关键作用,但却行事低调,把主角让给法英两国。这回希拉里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突然高调访利,难免令人猜测,是否因为美国的情决定了卡扎菲的最后归属?

  

  毕竟,卡扎菲藏身何处一直悬念不断,而希拉里到访后他就一命归西,这不能不使人联想到美国情的威力,因为这样的情已接连让拉丹和他的一名重要同党丧生。

  

  但更合理的解释似乎是,美国认为自己才是决定利比亚局势演变的决定性力量,因此在这“除旧迎新”一刻,有权要求利比亚各政治力量按照美国设计实施政权重建。

  

  (文汇 记者唐见端)

  

  【注】正文笫一行和倒数第二行相关引号为本博所加。

标签:利比亚   美国   因为   北约   西方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