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从范美忠郭松民的辩论看意识形态的阶级斗争

2025-02-24 文摘 评论 阅读

从范美忠与郭松民的电视辩论看意识形态的阶级斗争

王维佳

感谢网站上的众多帖子让我有机会了解到凤凰卫视的这次电视辩论。看过节目之后有些想法实在是不吐不快,忍不住要写点东西出来。

最主要的原因是双方用“道德”和“理性”(很遗憾为什么张宏良同志文章中没有给理性打个引号)来辩论这个问题,似乎在前提上就陷入了一个僵局,也难分一个所谓的“胜负”。当然最重要的是如果让这理所谓的“理性”占了上风那么后果实在是不堪设想,所以自觉作为懂一点意识形态问题的社会一员有责任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我的用词在当前主流意识形态环境中可能有点吓人,但也是唯一解释的办法,在我看来这场争论不是“道德”对“理性”的宣战,而是资产阶级“多元主义”价值观(有兴趣的同志可以查一查pluralism的解释)和无产阶级价值观的一次冲突。说心里话,我对郭松民同志的血性佩服得五体投地,遗憾的是郭松民同志没有在“阶级性”的高度去揭发对方(想一想是凤凰卫视的节目我们也能理解这一点),而是与对方同样使用“多元主义”的逻辑,用带有普世意义的“道德”来说明问题。

其实,范美忠狡辩的水平实在很低,归根结底就是公与私之间的关系问题。他所依附的价值观认为“公”与“私”是天然存在的先验的矛盾体,认为每个人的生命和财产首先属于他自己,每个人首先有自己的“私生活”然后才在“公”的领域内承担一定的工作指责,因此,“私”是“公”的基础。当遇到地震时,帮助他人属于“公”的范畴,而自己逃跑则属于“私”的选择。在二元对立的认识框架下,他当然将自己的逃跑行为解释为正常的行为。可笑的是抱着这种极度愚蠢又陈腐透顶的、老掉牙的资产阶级价值观念,范美忠还洋洋得以地以为自己掌握真理,是个才子,这实在让人可怜,也让人悲哀!

无产阶级的价值观认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公”与“私”的二元对立,在资本主义环境下,这种二元对立只是有产者剥削无产者的一种意识形态束缚。举例子来说,女人生孩子、做家务并不是在做什么“私事”,而是在为再生产一定的社会关系而劳动。权力精英将这些劳动解释为“私事”实际上是为社会再分配中剥夺这些劳动者应得的价值而找到的一种可笑的托辞而已。同样道理,老百姓看电视、逛商场常常被看作是“休息”、是“私事”,但实际上同样是用自己的劳动给资本家送去利润,同时再生产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有兴趣的同志可以读一读Baudrillard)。从这个意义上说,无产阶级价值观不是“道德”那么简单,而是一种最自然的价值观,是一种回归人类本质,天人合一的价值观。从这种价值观出发,每个人的财产,甚至生命都不应该属于他自己,而应该属于整个社会,人类就是在相互依存中才能够和谐共存。因此,在地震中,当面临选择的时候一定是选择牺牲自己而救助他人,如果相反,那么放在整个宏观的历史过程中来看,人类一定会毁于一旦,中国所面临的极端险恶的自然环境灾难正是这种价值观作祟的结果。到毁灭的时刻大家才认识到没有“私”只有“公”就为时已晚。这是一个高度辩证的价值观,范美忠之流当然难以理解。

当然,价值观的改造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也是一个激烈的阶级斗争的过程,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能够立即觉悟,这很正常。但问题是,做出了“明哲保身”的行为是一回事,逃跑之后毫无愧疚,并凭借网络和资产阶级大众传媒大肆宣扬落后的世界观,这样的后果不堪设想,必须被坚决地批判。

最后请各位网友客观评论这一现象,并坚决打击这种思想本身,而不要将范美忠个人行为与他北大毕业生的身份相提并论,以免误伤好人。

标签:价值观   这种   自己   属于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