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美高官密集访华谦卑背后有企图

2025-02-24 文摘 评论 阅读

美高官密集访华谦卑背后有企图  

  

  

近期,中美关系发生了一系列令人关注、令人回味的变化。自5月24日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率团开始中国之旅以来,美国高层来华访问接踵而至,且层次节节升高,中美之间在气候变化、苏丹问题、经济危机等多层面上直接对话,而5月30日美国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以美国总统特使身份来华访问,则使这次访华达到高潮。6月2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与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发表联合声明,宣布首轮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将于今年7月的最后一周在华盛顿举行。6月3日上午,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约同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就朝鲜局势交换意见。  

我们知道,南希·佩洛西素以反华斗士的面目出现;希拉里在担任国务卿之前,曾经一直公开批评中国的人权状况,指责中国操纵人民币币值;而蒂莫西·盖特纳则被人看成是对华的强硬派,在参议院举行的一次听证会上,盖特纳以候任财长的身份,指中国政府操纵人民币汇率,称要采取强硬措施迫使北京改变汇率政策。  

然而,从他们近期访华的言行看,给人以一种“判若两人”的感觉。人们再也没有听到那种盛气凌人的言辞,没有看到那种居高临下的态度,特别是在胡锦涛主席面前,表现得又是那么地谦卑。  

这不禁让我想起美国历届政府特别是小布什政府时期的对华态度。那时的美国是多么的趾高气扬,又是多么的不可一世。而现在,为什么一下子变得如此的谦卑了呢?  

我们注意到,自奥巴马入主白宫以来,美国官员与中国交往时的思路和言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似乎应证了人们对美国外交可能会转向 “谦卑外交”的预期,特别是在对华关系的处理上,美方终于懂得照顾中方的感受,或者确切地说,变得相当在意中方的反应。在敏感问题上,美方迄今为止都在刻意淡化,或者干脆予以回避。特别令人关注的是,美国一直想把中国拉入G2。美国高层这次密集来访,其目的之一也是为拉中国入G2进行造势。  

美高官密集访华,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服软了,似乎是低头了,似乎是谦卑了,而实际上,它是一条暂时处于冬眠期的毒蛇。  

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成为美国事实上最大的债主国。据有关媒体透露,2009年1月末,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较上月增加122亿美元,总量达到7396亿美元,居各国持有美国国债总量首位。而美国为应对金融危机,财政赤字已经高达1.84万亿美元,占GDP的13%。上世纪80年代,里根总统大搞财政赤字,当时赤字也只占到GDP的6%。如何保证这么一笔十分庞大资金的安全,成了全体中国人的一块心病。3月13日,温家宝就表示出对美国国债安全的隐忧。他说,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中国关心资产的安全,要求美国保持信用,信守承诺,保证中国资产的安全。美国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以美国总统特使身份访华时表示,美国将削减中期财政赤字,并对强势美元具有信心,因为美国资本仍是全球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强的资本。他认为中国的美元金融资产十分安全。他似乎是想给中方一颗“定心丸”。  

对美国而言,这确实是一颗“定心丸”。美国清楚自己面临的困境,如果离开了中国的支持,特别是不继续增持美国国债,美国的日子就可能难以为继,经济就可能面临崩溃,美元就可能成为空中楼阁。还有,如果在朝鲜局势、全球环境、苏丹问题等方面,失去了中国的支持与配合,美国也将一事无成。因此,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只好低下头来,不再摆出一幅目中无人的老太爷架势,也实在是水到渠成的事。  

对中国而言,这颗“定心丸”,其实就是一颗烟雾弹。不断增持美国国债,表面上看,似乎可以取得预期效益,但存在的风险却是前所未有的,更严重的是,也相对减弱了中国本身抗击金融危机的能力。美国的潜在目的就是要以此延缓中国战胜金融危机的时间表,成为中国发展无法卸掉的一个重大包袱。大家说这能是“定心丸”吗?  

我们同时注意到,美国拉中国加入G2,目的是非常阴险的。从表面上看,它确实可以满足一部分中国人的虚荣心,而实际上,美国却是想彻底割裂中国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如果中国中计,进了美国设下的圈套,中国就会完全失去发展中国家的支持,而美国呢,认为中国再也没有了利用的价值,就会无情地将中国丢到太平洋。你说美国这招损不损?  

当然,自从奥巴马入主白宫以后,美国的对华政策也确实发生了一些积极的变化。这次能主动“示善”,毕竟也不是什么坏事。美国需要中国,中国也同样需要美国。中美合作,不仅有利于中美两国,也有利于世界。但我们同时也必须提高警惕,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农夫与蛇的寓言故事,应该会成为我们的前车之鉴。  

  

欢迎博友光临强国网:http://www.lnxv.com/  

标签:美国   中国   美元   访华   安全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