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刘少奇解释新中国要过穷日子

2025-02-24 文摘 评论 阅读

  去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华诞,在去年隆重纪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也就是改革开放三十

周年期间,有把这60周年明显区分为前后两个三十年的气

氛,逐渐也在理所当然地转变为对60周年整体成就的

纪念和回顾。在这60年中,后30年比较富裕而前30年比

较贫穷是一个非常明显也不可回避的事实,正如温总理

去年在剑桥大学演讲中指出的那样,“30年前的中国”

是“贫穷、封闭”的中国。那么新中国的前30年为什么

会贫穷呢?尽管我们这些比温总理岁数小不了多少的人

都知道其中的原因,但许多青年人是不清楚他们先辈

的日子为什么会那么拮据的。笔者近日重读人民出版社

1985年12月第1版的《刘少奇文选》,发现与新中国前30

年国家为什么会比较穷、群众生活为什么会比较苦等重

大疑问相关的问题,从该书下卷的第一篇《国家的工业

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都可以找到非常清楚的答

案。
  刘少奇同志的这篇文章写于一九五0年。他先回答了

“中国的劳动人民为什么很穷困,他们的生活水平为什

么很低”的问题,指出两个历史上的基本原因

  ——中国近代化的机器工业、运输业和农业还很

少,在国民经济中,百分之九十左右还是手工业和个体

农业。和机器工业比较起来,它们的生产力很低,耗费

劳动力很大,不能生产出大量的物资资财来供人民享

受。

  ——外国的帝国主义者和中国的封建地主、官僚、

买办阶级在中国的长期统治。他们无限制地掠夺中国人

民的财富,欺侮和压迫中国人民,并造成长期的战争和

大量的土匪,阻碍中国工业的发展,压制和毁坏已经是

很低的中国的生产力。这样就不能不使中国的劳动人民

更加陷于穷困和饥寒生活的深渊。  

  而要改变这样的局面,刘少奇同志指出首先必须做

好两件根本性的大事

  ——必须推翻外国帝国主义和中国的封建地主、官

僚、买办阶级的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实现

中国的独立,统一中国,肃清土匪,保障国内的和平,

没收官僚资本,实行土地改革及其他各种民主改革,消

灭地主阶级及其他一切残余封建势力,从而在城市和农

村中解放已有的生产力。  

  ——利用已经建立并且巩固起来的人民民主专政作

为主要的工具,并利用其他各种条件,配合各方面的努

力,来发展一切有益于人民的生产及其他经济事

业。……并使手工业和个体农业生产经过集体化的道路

改造成为具有近代机器设备的大生产。只有工业化和电

气化,才能建立中国强大的经济力量和国防力量。  

  当然大家都知道的一个基本常识是,“发展中国经

济,使中国工业化,是需要巨大的资金的”,可是对于

刚刚成立的一个“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来说,资金又从

哪里来?刘少奇同志引用斯大林同志对帝国主义国家积

累资金途径的精辟总结,列举了以下四种旧中国曾经深

受其害因而新中国根本不可能采取的手段

  ——无情剥削本国工人农民,使无数的小生产者和

中等企业主破产;

  ——对殖民地进行残酷掠夺;(回顾一下,旧中国

还有多少版图不是殖民地?)

  ——依靠军事赔款(不知道我们是否还记得曾经被

掠夺走多少?)

  ——依靠奴役性的借款和租让(更需要重温旧中国

的历史!)

  以上的这些筹集资金的办法都不可能采用,但“为

了保卫中国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需要进行大规模

的经济建设,使中国工业化”,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不

说是无米之炊,至少也是少米之炊,因而唯一的办法就

只能是“由人民节省出大量的资金以投资于经济事业,

而要人民节省出大量的资金,就不能不影响人民生活水

平提高的速度”,根据刘少奇同志当时的估计,“在最

近一二十年内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不能不受到一些

限制”。而这样“克扣”的目的是什么?只要稍有一些

良知的人都知道:

  “这并不是为了别的,只是为了创造劳动人民将来

更好的生活,在将来能够更好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

平”!  

  这样做的正当性和伟大意义,这样的做法之所以能

够使我们的先辈心甘情愿的拥护,并且坦然接受艰苦生

活,还因为

  “人民节省下来的资金不是用来满足剥削者奢侈的

生活,更不是用来满足政府办事人员的腐化生活,而主

要的是用来满足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我们的党政干部先辈们绝大多数没有辜负党和政府

与全国人民的期望,在那个日子很苦的时代,他们没有

把人民的血汗拿去修建豪华衙门,没有拿去搞公费旅游

也没有拿去搞公车攀比,他们和人民群众过着一样的艰

苦日子,所以我们的先辈们再艰苦也没有怨言!我们在

后30年中能够迅速发展的基础条件正是先辈们勒紧裤带

牺牲自己的生活水平换来的!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十一

届三中全会三十周年的大会上关于老一辈奠定了改革开

放基础的讲话为什么会那样地温暖人心?因为它充分反

映了后来人对于先辈们无私奉献的应有感激和做人良

知!

  读读刘少奇同志的文章,再认真回顾一下本民族的

近代史,更想想先辈们打拼阶段的共同规律,新中国前

30年为什么会穷,老百姓日子为什么会比较苦,应该比

较清楚了吧。作为有良知的人,我们恐怕绝对不能因为

林则徐没有榴弹炮,八路军没有原子弹、志愿军没有核

潜艇就认为他们的工作做得好差好差耶。


标签:中国   人民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