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茂集团“国退民进盛宴”中的暗伤
华茂集团“国退民进盛宴”中的暗伤
2010-06-03 来源: 金陵晚报
本报记者韩迅
尽管第一次挂牌转让流拍,但这似乎并不能阻碍安庆市人民政府转让安徽华茂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华茂集团)的积极性,果然在第二次挂牌之后,一场“国退民进”的股权转让即将画上句号。但是,这看似的完美结局中却存在着一些暗伤。
昨日,华茂集团的控股子公司——华茂股份(000850)发布了公告:公司接到控股股东华茂集团通知,安庆市经信委此次委托长江产权公开挂牌转让华茂集团44%的国有股权,已由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武汉当代)和安徽华茂集团有限公司员工组成的联合兑买体兑得。
股权转让一波三折
近年来华茂集团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重组的传闻已甚嚣尘上,但华茂集团的股权转让却是一波三折。
资料显示,华茂集团有限公司于1999年12月由原安庆纺织厂改制成立,注册资本为11293万元人民币,公司股东为安庆市人民政府。
2010年3月24日,华茂股份发出公告,安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下称安庆市经信委)拟代表安庆市政府对外公开挂牌转让安徽华茂集团有限公司39%及5%的国有股权。其中,转让39%股权寻找战略投资者,目标锁定中国内地的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该部分电子竞价(报价)起始价为人民币99940万元;另外5%股权拟转让给华茂集团员工,电子竞价(报价)起始价为人民币12812.72万元。但是,这种在政府政策扶持下的股权转让,却意外地流拍。
不得已,5月4日,安庆市经信委再次公开挂牌转让华茂集团部分国有股权,但是这一次转让的门槛却明显降低。首先,华茂集团39%和5%的国有股权电子竞价起始价分别由过去的99940万元和12812.72万元降至89950万元和11533万元,相当于在原有起拍价上打9折;其次,39%国有股权竞买人则由过去的“内地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变为了“内地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之一”。
国有资产是否流失
记者了解到,武汉当代是人福医药(600079)的控股股东,而武汉当代的实际控制人是艾路明,此次武汉当代受让了华茂集团39%的股权,等于是“国退民进”的一次案例。
这种九折的“国退民进”中是否有国有资产的流失呢?根据安徽国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的报告,评估基准日为2009年11月30日,华茂集团资产总额评估价值为290009.27万元;负债总额评估价值为33754.99万元;净资产评估价值为256254.28万元。
39%的股权对应的净资产价格应该是99939.17万元,这个价格正好就是华茂集团第一次转让的起始价格,但是第二次转让起始价为89950万元,由于华茂股份并没有公布武汉当代最终竞得的价格,记者无从得知最终成交价是否会低于39%股权对应的净资产价格。
“如果低于净资产价格,理论上国有资产是存在贱卖嫌疑的。”一位券商投行人士昨日告诉记者,安庆市位于安徽省“皖江规划带”的核心,国际纺织工业城是安庆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引入战略投资者建设纺织服装工业城属于政治任务,这一举动显露出安徽地方政府正在通过上市公司集团层面的重组,推进产业承接转移。因此,安庆市政府是需要加快步伐的。”
国资奖励个人的暗伤
除去转让给武汉当代的39%股权,华茂集团5%的国有股权被华茂集团员工定向受让。
记者了解到,本次华茂集团104名员工组成的竞买联合体以方晓平为主竞买人,根据披露,华茂股份的多位高管也名列其中,包括华茂股份董事长詹灵芝、总经理王功著、副总经理兼董秘左志鹏、副总经理倪俊龙、副总经理王卫国等在内,共拟竞买0.007%的股权。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华茂集团39%及5%的国有股权办理过户后,安庆市政府还拟另外再拿出华茂集团5%的国有股权奖励给华茂集团现有管理层及骨干。
值得质疑的是,国有股权能否奖励给个人?谁有这个权力转让?
记者注意到,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精神,在一些国家股控股的公司中,可以由国家股股东从国有资产增值中拿出一部分作为股票奖励。
但是,如果以现有的存量股份,尤其是国有股来用于少数高管人员的奖励,目前尚无明确的法律法规规定,是否能够得以实施,取决于能否得到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准。从政策层面上,安庆市政府将国有股直接用于个人奖励并无不妥;但是从经济效果的角度来考虑,则涉及到有关股权结构、控制权结构的变更、是否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及有关国有股减持等等,这些“国退民进”中存在的暗伤,华茂集团如何面对,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南京报业网-金陵晚报 )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