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母亲当年的“误判”谈毛主席时代的干群平等
自我懂事以来就经常听母亲懊恼万分地提起当年一桩往事,就是她和我父亲当年曾经一时“误判”,从工厂的干部转成了那里的工人。这让我虽然生在毛主席时代,但却长在改开时代的人很不能理解,我们和以后的年轻人哪个不知道当干部比当工人强百倍?不说工资与工人相比是越拉越高,衣食住行越来越优越,就光说这吃喝玩乐和吃请收礼就不知比工人要强多少?而工作方面反倒是越来越不累,说累也是吃喝玩乐累此不疲。难道我母亲当年是神经错乱了?偏偏放着国家干部不当,非要转成工人吗?可她的一番话把我从自己生活的现实社会一下子带到了一个十分陌生和新奇的时代。
她说:“你们哪里知道啊?我们那会儿的工人阶级的地位可是不低,不但受全社会的尊重,包括干部们也不敢小看我们,就是每月的工资也比同年头的干部多挣几块钱。你可别小看那几块钱啊?当时的钱值钱,每人就挣那二三十块,多一毛都管大用了。”
我妈又接着说:“那会儿当干部有什么好?钱少挣不说,平时的活儿还得多干,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否则就没人听你的了。这还不说,等工人们下了班休息了,干部们还净得学习政治,加班开会、写报告、做总结、讨论问题,而且还很容易犯错误,遭批评,真不是个轻松工作。你们孩子那会儿都太小,我和你爸爸又都身体有病,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我和他一商量,说现在工人阶级当家作主已经很多年了,干部就跟给工人做仆人一样,要不怎么叫公仆呢,这种情况以后不会变了,谁叫咱是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专政呢。所以不如回去做工人划算。于是就这么改成工人了。结果一改开,越来越发现自己当年是跳错船了,那个后悔劲就别提了。”
我母亲这么多年来反反复复地跟我念叨这番话,所以也一直萦绕在我的头脑里。我到不是为我母亲太过惋惜,毕竟她是太“机会主义”了。但这事十分激荡我心灵的是我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曾经存在过这么一个国家,就那里的干部居然比自己手下的工人挣钱挣得还要少。当然这个挣得少是相对的,不是拿一个年轻清洁工和毛主席比,和周总理比。我理解我母亲描述的是说在一个工厂里同时参加工作,又工作了相同的年头的两个人比较,或按同类比级别来讲,那么那个工人要比干部挣得只多不少,而且要比干部生活得更加自在和惬意。所以以同样的原则,如果有人硬要和主席总理等高级国家领导人们比,那人家是二几年就参加工作,参加革命了,级别比解放后很久才参加工作的一般工人高十几级也不能说是特权。
而目前客观地讲,对比过去国家领导人的工资和过去工人阶级的工资来说,现在的中国高级国家领导人们的工资仍然不算高得离谱。但是各级企业的中层干部的收入和那里的工人阶级来比就高得太离谱了,和毛泽东时代更没法相提并论。而他们的那些隐形收入,外加吃请收礼,等等方方面面的好处加在一起,就跟工人阶级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有天壤之别了。大大超过了当年毛主席制订的原则:同年头参加工作的干部不能比工人挣得多,更不能超过太多。不然就违背了共产党的革命性,和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代表性。当年干革命难道就是为了自己能比别人挣钱挣得更多吗?做工人阶级的先锋队难道就是在挣钱上当先锋吗?相反,还能代表工人阶级吗?不是真又多了个阶级吗?你说干部比工人工作累?你有毛主席那会儿累吗?工人工作八小时,你干部一天能干八十小时?不然,工资奖金为啥比工人多十倍、二十倍?你说你干部担当更大责任,那难道工人不担责任?出了错谁先下岗?
而要我看,毛泽东主义(注意不仅仅是毛泽东思想,那是对毛主义的小看,你可以说孔孟“思想”,因为这只停留在孔孟的头脑里没有被他们有机会成功实践,而毛主义是有思想、有路线、有实践、有胜利成果的伟大主义)的伟大之处就是把真正想为人民全心全意服务的好干部给留在了岗位上,而把其他哪怕是像我母亲那样因为是身体原因、家庭原因,或其他这样那样原因不能集中精力为人民服务的干部给过滤了下去。那么这些留在岗位上的干部多数来讲,他们努力工作就不是带有太多个人目的了,肯定不是为了钱,顶多算是为一点点“名”吧,也可以理解。
这样有了当年的讲求干群平等的毛泽东主义,才有了当年那么纯洁的干部队伍。而贪官蛀虫肯定是对那里不感兴趣的。但我也只是听我妈说过,是属于听说过没见过的人。而到底当年的具体情况是如何,我很欢迎这里的老同志们都多谈谈,留下第一手的珍贵资料,你们和我父母一样都是活化石,不要只在这发牢骚、喊口号,而要把珍贵的第一手的资料留下来。否则等你们一走,找毛主席去了,我再跟别人讲这事,别人该说我是瞎编乱造了。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