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教育改革,形同传销

2025-02-24 文摘 评论 阅读
张召忠将军昨天在其文《我国教育改革惨重失败》中说:“教育产业化是万恶之源。”本人深以为然,加以转载后(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ef93510100gks3.html),有博友留言说:“如果不治理,教育将变成传销!”一个是全国知名的爱国将军,一个是在某县的省重点中学任教近三十年正带领其团队冲刺今年高考的普通教师,他们对当今教育的刻骨之痛都溢于言表。

事实确实如此,本人今年春节作了一个小调查。一个近60户的小小生产队,新世纪以来,有7个孩子在全力读书,最新状况如下:

A生,男,华中科大,正取,2010年毕业,现郁闷着

B生,男,天津大学,正取,2010年毕业,现郁闷着

C生,男,三峡大学,正取,2009年毕业,现读研

D生,男,中南民大,正取,2009年毕业,现郁闷着

E生,女, 高职2008年毕业,做销售

F生,男, 高职2008年毕业,自谋职业

G生,女,三峡大学,正取,2011年毕业,准备考研

这些学生,我是看着他们长大的,个个优秀。功课不用说(就说G生,其高中是在一所全国著名高中靠全额奖学金读完的),品行习惯和意志力,城市学生也少有能及,他们读书期间的假期主要是帮助父母作农活。

这些学生的家庭状况现在小队里怎么样呢?

两家处下游:C生,谈了一个女友,但不能带回家来认门,因为那个家实在走不进去了。G生,家作猪栏,父母借住别人家,也帮助别人看看房子。

四家处中下游。D生断续的在两家公司工作三个月后,准备放下包袱,给本队以初中同学去帮忙学艺。

农民永远都是豁达大度的,一致的认识是:上当只能一次,总共就是10万块吧,只当大年夜豪睹了一把。他们对教育之深恶痛绝无以言表。

基于以上事实,我愿顺着张将军和博友的思路深入一步,以提醒广大民众,以免再次不明真相,遭遇政策性马甲。

以前是“教育产业化”、“希望工程”、“教育改变命运”,现在是“名校、名师、名人、拔尖人才”。马甲虽换,其实为一,都是传销。

传销有四个特点:1)最大限度地发展下线,整个金字塔的层级越多越稳固,各层级的面积越大越好。2)发展下线要不择手段,拉进来后就要充分洗脑。3)成功者永远只是极少数,利润一定要惊人。4)传销的产品极为普通,甚至根本没有使用价值,但价格一定要N倍的物超所值。

对照这四点,产业化后的教育是不是如出一辙。自扩招以来,各级各类各种性质各种形式的学校铺天盖地,学制越拉越长,什么“学士后”、“五年制本科”、“本硕连读”、“在职研究生”、“研究生扩招”,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其实也就是那点剩饭,翻来覆去地炒,但口号一个接一个,喊得震天价响。于是,全民产生共识,省吃俭用地投入,倾家荡产地投入,卖血拾破烂地投入,借钱贷款透支未来地投入,总之,每个人都绝对相信自己可以做到金字塔的顶层,但这种传销模式注定了每年只有十几万、几十万的人能找到工作,那个十几万、几十万注定要由那几千万几百万来供养,绝大部分的必须是适销不对路的产品,必须找不到工作,否则,这个系统就运行不下去了。

当然,人们会说,教育毕竟不是传销,多读点书,总是终生受益的。其实,这也是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在信息化的今天,有了个基本的文化底子,任何实用的知识都能一学就会,何劳你去受那监狱式的折磨,以致被精心整治得人性丧失人气殆尽?

教育产业化已经成了一场社会灾难,这是全民共识。但现在又换马甲了,传销的道具换成了“名校、名师、名人、拔尖人才”。有吸引力吧,现在谁不想成为名人。要成名人,那肯定是要读名校哦;读名校,那一定要从名师;名中之名那才叫拔尖:最后,数千万学子的付出就成就了那在塔尖的几个名人,这不是传销又是什么?

标签:教育   毕业   一个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