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毛泽东时代与改革开放年代没有可比性

2025-02-24 文摘 评论 阅读

毛泽东时代与改革开放年代没有可比性


在当前一些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活动中,人们从一些搞宣传歌颂的文化人的行为看到,这些文人的科学素养令人担忧。

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崛起和中华复兴的战略规划,首先就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着力把重工业基础建设起来,然后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轻工业的发展,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从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发展来看,毛泽东时代着重在于重工业建设,改革开放后侧重于轻工业发展,这本是中国发展一脉相承水到渠成的两个阶段。

中共要搞重工业化,考虑到重工业化任务重,困难多,时间周期长,过程中主要以投入为主,不能立竿见影有大量产出,为了让全国人民有艰苦奋斗的吃苦的思想准备,中共是对人民作了解释和交代的,指出重工业化重在为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打基础,为子孙后代的未来前途做准备,是一项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利国利民的千秋万代的大事业,呼吁全国人民要有牺牲精神,同舟共济开创未来。

中国人都是重视子孙后代的发展的,中共这么一说,大家心里也就明白了,也认同这个发展理念。

搞重工业化,钢铁生产是基础,而重工业的投入又主要来自农业剩余的积累,农业生产也是基础。在重工业还无法提供大量农业机械的情况下,就需要农民集中力量,大搞水利建设,开荒增加耕地面积,以提高粮食产量。

生产出的钢铁,大部分要再投入到重工业建设中,如扩大钢铁厂建设,制造机器设备,建工厂,造车,造船,造飞机,建造铁路,制造农业机械,生产武器装备等;只有一部分投入到轻工业生产中,以逐步改善民众生活。

中国重工业化的飞速发展,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发展了中国的科学技术,有了两弹一星,正是这样中国才打破了西方的经济和军事封锁,逼得美国也不得不与中国展开建交,为中国进一步开放创造了条件。

有了毛泽东时代重工业建设的物质基础,以及工业化过程中培育了大量技术人才,包括普及农村教育也贮备了大量有文化的人力资源。在这样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上,改革开放将资源向轻工业方面倾斜,民生用品开始大量生产出来,民众的生活水平开始快速改善。

打个比方的话,一个人长到三十岁,有一个好的身体基础,难道就要贬低否认过去的打基础的成长过程就是浪费吗?这显然是很愚蠢的。可惜的是,中国还偏偏有些人干这种蠢事,这些人还挂着所谓的教授专家的帽子。真是令人汗颜呀。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都是可歌可泣的,为了中国崛起和中华复兴呕心沥血,虽然在探索的过程中遭遇过不同程度的挫折,但总的战略发展是成功的,中国的飞速进展是世人有目共睹的。

不同的历史时期,侧重的战略任务不同,还是坚持科学态度实事求是为好。

标签:中国   重工业   发展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