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发动文革的真正原因:心灵革命
毛主席发动文革的真正原因:心灵革命
今天(2010年9月1日)看到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文博之窗》的一篇文章:《毛泽东为什么发动“文化大革命”?》,一开始感觉怪怪的,似是而非,稍作思考后,就感觉作者对文革理解之浅、对毛主席误解之深,已经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下面有附文)。
毛主席一生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三次伟大的革命,一次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一次是社会主义革命,还有一次就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第一次革命(1921-1949),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建立了独立自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次革命(1949-1966),实现了国家独立和社会生产力解放,打败了美帝国主义,建立了工农群众劳动者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工业门类齐全的工业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第三次革命(1966-1976),实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涅槃和心灵解放,建立了社会主义文化基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工农群众劳动者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得到了空前提高,确立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产主义信仰,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向人民群众学习,做人民群众的勤务员和服务员成为中国精英阶层的普遍共识。创造了六亿神州尽舜尧的奇迹和神话。盘古创造了世界,毛主席创造了中国;女娲造出了不平等的穷人和富人(一开始用手捏成的人是富贵人,后来因为要赶速度、怕麻烦用树枝甩出的泥点变成的人是穷苦人),毛主席创造了数以亿计的比神仙都更无私、更觉悟的艰苦奋斗、拼搏奉献的真正的共产党员和菩萨兵。
现在70岁左右的老人,每当看到现在青年人整体喊累、迷恋网络游戏、酗酒、哈韩崇美、热爱日本、吃摇头丸等颓废堕落的精神状态,无一不在怀念、讲述文革时期工农群众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文化生活,那时候尽管身体累,但心里不累、心情舒畅,大家都在心无旁顾、一心一意的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唱歌、跳舞、相声、双簧、三句半、排演样板戏,好不热闹,好像他们在谈论着另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神话世界。他们说:那时候人民的心灵是平等的、自由的,是无拘无束、自由飞翔的,那时候虽然穷,但社会处处欣欣向荣、安全放心、幸福指数高。当然,认为自己生来就高人一等,自己就应该比工农群众少干活、过更加优越生活的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人,是感觉不到任何幸福的,他们感到的只是委屈和后来无尽的控诉。
用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经迫在眉睫。每一个毛泽东思想和共产主义的信仰者,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为建设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新中国,作出自己的贡献。文:崔士忠
附:毛泽东为什么发动“文化大革命”?
------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文博之窗、人民网>>时政>>综合报道
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有一个过程。
1962年重提阶级斗争,经过不断升级的中苏论战,特别是经过“四清”运动,毛泽东越来越感到中国有出修正主义和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他认定,中国有走修正主义道路的社会阶层,而且相当广泛,人数不多,但有影响。他还认定,中国会不会放弃社会主义而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关键不在基层,而是在上层,尤其是中央。他说:“领导人、领导集团很重要。……六二年刮歪风,如果我和几个常委不顶住,点了头,不用好久,只要熏上半年,就会变颜色。许多事情都是这样:领导人一变,就都变了。”(1965年8月11日听取罗瑞卿汇报时的插话)就在1965年八九月间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第一次提出“如果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应该造反”的问题。从此以后就不断讲这个事。
防止出修正主义、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成为毛泽东晚年思考和担心的焦点。怕党和国家改变颜色,这就是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根本出发点和主观动机。
有一次他对身边护士说:“我多次提出问题,他们接受不了,阻力很大……要是按照他们的做法,我以及许多先烈们毕生付出的精力就付诸东流了。我没有私心,我想到中国老百姓受苦受难,他们是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所以我依靠群众,不能让他们走回头路。”历史和现实的事实越来越使他感到问题的紧迫性。
毛泽东觉得时不我待,就在73岁那年毅然发动了“文化大革命”。批判《海瑞罢官》只不过是一个突破口。
用什么办法才能够彻底解决党内和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阴暗面的问题,毛泽东想了很多,也想了很久。他说:“只有发动群众才有办法,没有群众毫无办法。”他说,“我们有一部分干部不接近人民群众,做官当老爷,对付这些人,我毫无办法。这回好,群众就整他了”。有人把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说成是个人的权力之争,归结为毛刘之争,这是不符合实际的。
但是,毛泽东对党内和国内的政治情况作了不符合实际的、过于严重的估计,把持不同意见的各级领导干部看成是“修正主义分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把许多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也说成是阶级斗争,严重地混淆了是非,混淆了敌我。
这样,在放弃了党的领导的情况下,各种社会矛盾,人与人之间平时的积怨,就在自发的、失控的群众运动中,以革命的名义和极端的形式,集中地爆发出来,造成社会动乱。
综上所述,毛泽东发动的“文化大革命”,是出于反修防修的目的,在“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指导思想下,由于对党内和国内的政治状况作了错误的估计,又采取了一种错误的方法,所进行的一场所谓的“革命”。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