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央视大楼的问题应按市场经济的办法处理

2025-02-24 文摘 评论 阅读

央视大楼的问题应按市场经济的办法处理  

  

  

宋公明  

  

  

近日来,因为设计师裤儿哈屎大师泄露天机,央视新大楼又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其实这个大楼的设计方案一经公布,就有很多反对意见。早在2003年9月4日,在下发表的帖子《你能看懂北京某电视台新大楼设计方案吗?》就归纳了以下几点:  

  

  

  

1.空洞.看了这个大楼,无论是谁,第一印象就是中间的大空洞.空洞本是电视的大忌,电视台大楼给人的第一印象竟是空洞,岂不是笑话?也许有人说,不能这样曲解人家的本意。然而这个空洞能代表什么呢?想表达什么理念?有什么高深的内涵?是虚怀若谷?太牵强了,倒不如说是没心没肺更恰当。或者说是没有核心,没有主心骨,反正是个空心的玩意。(按:当时谁知道人家竟然是色情寓意呢?咱们的脑子没往那上面想,可见思思路太狭窄了。)  

  

  

2.扭曲。不是自然的扭曲,而是强扭,使人看了有强烈的胁迫感。电视台干嘛要以这样的面貌示人?是不是想表现铁腕,能扭转一切?然而给人的感觉却是心态的扭曲。  

  

  

3.不稳。头重脚轻,东倒西歪,特别是悬挑部分,极不和谐,使人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难道电视台是在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危机感?  

  

  

4.变态。形状太怪,既不符合西方的黄金分割法则,也不符合东方的对称法则。总之,违反了人类的一切美学原则,必然产生不了美感,更谈不上大众化和亲和力。作为大众媒体的大本营,为何要以这样拒人千里之的面目示人?难道这就是你们要张扬的个性?  

  

  

5.破落。通体的破碎网纹代表何意?虽然又高又大,然而没有主心骨,没心没肺,所以必然是破落户?  

  

  

6.功能受限。由于整个建筑没有一个主心骨,空间利用率大大降低,实用部分围着中间的空洞,内部交通显然不便,使用功能必然大大受限。  

  

  

中国的建筑向来讲究寓意和内涵,将丰富的中华文华融合到建筑艺术中去。而这个大楼,当然是找不到任中华文化元素的,而且是与中华文化理念完全背道而驰。不知道那些把孔夫子抬到吓人的高度又把“国学”喊得震天价响精英们,怎么就偏偏看上了这么个玩意?现在那位裤儿哈屎大师忍不住得意,自暴设计的寓意是色情,当时不过是开个玩笑而已。那么我们的某些精英对此是不是心有灵犀而心照不宣?然而和13亿中国人开这样的玩笑,就不怕人家感谢你们的八辈祖宗?   

  

  

现在大楼已经按原设计的样子一点不差的建好了,因为裤儿大师自暴天机,使得这个大楼成为一件让全国人民呕心闹心的事。有人提出炸掉重来,有人提出改作他用,恐怕都未必行得通。在下认为,还是按市经济的办法处理为好,精英们不是说,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还是要用改革的方法处理吗?怎么事到临头就忘掉了?  

  

  

那么具体怎么处理呢?市场经济当然是要讲价钱的。那么首先要对这个大楼现在值多少钱进行评估。这很好办,找一家有资质的评估公司估一下就行了。这个大楼建造的费用据说超过了100亿人民币。那么现在价值几何呢?总要有个数吧?如果现在价值1000亿人民币,那么岂不是大赚大发了?那还管他有什寓意干嘛?那么看着闹心怎么办?找市场呀,既然有这么大的价值,卖掉就是了,卖掉的钱不是足以建好几个更大更好的央视吗?这么好的买卖干嘛不做?老年痴呆啊?  

  

  

有人会说,且慢,你怎么知道大楼价值会升值而不会贬值?如果现在不值100亿,甚至远低于100亿怎么办?哈哈,现在北京的房子还有不升值的吗?房地产的价格不是在一路疯涨吗?央视这么好的地段,这么好的大楼,为什么不能升值?如果真的没有升值,拍卖也卖不出好价钱,那么只能说明房地产的价格有假,或是央视大楼的造价有假,或是市场经济大失败。如果央视大楼的实际价值真的大大缩水,那么是不是要追查一下当时决策人和经办人的责任?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其中的猫腻是不是会水落石出呢?  

  

  

以前有个“交学费”的说法,事情办砸了,权当交了学费,买个教训。这下子交了100亿的学费,如果还不能长点教训,那还不把人别扭死啊?这么多网友或苦口婆心,或义愤填膺,总不能又是对牛弹琴吧?  

  

  

2009-8-22  

  

  

  

  

  

标签:大楼   那么   现在   这个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