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富豪不值得鼓励
党员富豪不值得鼓励
陈群
我国尚有8亿农村人口及大量城市低收入人群,远远不是“党员先富”的时候,当我国大多数人仍为住房、上学、看病、养老等“基本权利”奋斗、奔波、忧心甚至苦恼的时候,共产党员在“顶级富豪”中占了半数,不值得国人深思么?
近读《新加坡联合早报》文章,披露“中国顶级富豪当中,中共党员占了48.5%;这个比例仅次于政府机关和军队干部。”该报称,“顶级富豪”是指拥有人民币22亿元(4亿4000万新元)”。一些网站转载该文,醒目标题赫然是“中国顶级富豪近半数是共产党员”!读后令笔者暗暗吃惊。共产党人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是“吃苦在前,享福在后”。如今党员竟在“富豪”中占据半数,怎不令国人瞠目结舌!固然,党员并非不可以在“部分先富”的人中出现一些,这也算改革开放“政策范围内的事”;21世纪也不会再提倡“党员只能吃社会主义的草”,但这绝不意味著提倡“党员先去当富豪”。对比“先进性教育”的种种要求,似乎“党员义务”与“顶级富豪”相去甚远。笔者以为,党员“先进”绝不是“先富”。
顶级富豪近半党员
上述文章源自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入选2004年和2005年“《南方周末》中国内地人物创富榜”,人均拥有财富是22亿200万元,共发出60份问卷,扣除无效问卷,一共收到有效问卷33份,有效回收率55%。出席调查结果新闻发布会的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均和中国社会学会会长、社科院研究员陆学艺,对于富豪中的中共党员比例之高,都表示吃惊。
陆学艺分析认为,“九十年代很多技术人员及国家干部『下海』经商,他们原来就是党员,后来致富了还保留了党员身份,并不是企业家在发财后才加入中共。”保育均分析说,中国的富豪生存在新旧体制的碰撞当中,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中,生产力走在生产关系前面,而上层建筑又落在生产关系后面,最落后的是意识形态。他说:“我们的意识形态还是革命党的意识形态,它不是执政党的意识形态。”
笔者不解,如果说“顶级富豪”的一半是中共党员,那么在“中级富豪”、“初级富豪”当中,党员比例又占多少?联想“公权力寻租”愈演愈烈,“权钱勾结”与日俱增,党内贪污腐败现象威胁著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的时候,共产党员“富豪”们,还能说是“革命党的意识形态”吗?
上述两位权威人士都认为“调查结果有代表性”,调查结果“能反映这个群体的想法”。保育均认为“调查真实反映了这个群体的精神世界”。他们认为,中国“绝大多数富豪没有安全感,认为金钱给自己带来烦恼”。
调查显示,虽然近94%的富豪认为金钱给他们带来社会地位,近91%认为带来成就感;同样有近91%却认为金钱给他们带来烦恼,72.7%认为带来了不安全感。陆学艺认为,中国资产阶级在五十年代被消灭,这些富豪都是新富人群,历史还很短,因此缺乏安全感。此外,中国长期“均贫富”意识,以及“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权钱交易现象,让社会对富人普遍不信任”。
党员富豪内心复杂
党员富人的精神世界就更复杂了。他们除一般富人的“不安全感”外,还多了三层心理弱势:其一,“党员+资产阶级”的舆论,使他们感到了党内外“大多数人”无形的压力;其二,“无产阶级先锋队”与“新兴资产阶级”、“党员先进性”与“亿万富豪”,总令他们感受到“身份逻辑的悖论”;其三,假若财富来源于“贪污腐败”或“权钱勾结”,那么“党纪国法”的利剑则时刻悬在头上,纵然声色犬马,也难摆脱提心吊胆的心理恐惧。美国《时代周刊》最近引用中国人民大学所做的一项统计称,约60%的中国人相信暴发户的财富是通过非法手段攫取的。笔者以为,与这样的“党员富豪”讲“先进性”,实在有些牵强。
当新自由主义排斥“共同富裕”的时候,共产党必须坚持“共同富裕”。道理很简单,在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执政党都主张“共同富裕”的时代,共产党人若只顾“部分先富”,那就半点“先进性”也别讲了,更何谈“情为民所系”?
笔者在《胡温新政的人民经济学》一文中谈道,按卢周来博士观点,新政经济学就是“穷人经济学”。改革必然造成受益不均,按照卡尔多或希克斯标准,对改革成本承担者进行利益补偿是与改革一致的。“没有补偿就没有改革”。中国的问题是,改革所增加的利益并未流到成本付出者手里。赞成改革的利益激励效应开始下降,反对改革的呼声却在上升。而胡温新政就是以对大多数人的利益补偿推进改革。从过去的越来越倾向强势群体,转向弱势群体。
“共同富裕”才是目标
笔者以为,我国尚有8亿农村人口,大量城市低收入人群,远远不是“党员先富”的时候,毋庸说“亿万富豪”了。退一步讲,“党员富豪”的财富即使是“合法所得”,恐怕也与《党章》精神有悖,因为财富再合法,却难以合上“共产党人”的“情”与“理”。从马克思“解放全人类”,到毛泽东“为人民服务”,从邓小平“共同富裕”,到胡锦涛“情为民所系”,始终贯穿一条红线,那就是为大多数人谋幸福。当我国大多数人仍为住房、上学、看病、养老等“基本权利”奋斗、奔波、忧心甚至苦恼的时候,共产党员在“顶级富豪”中占了半数,不值得国人深思么?
古人范仲淹尚懂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共产党人反不如封建时代文人的境界了?一位“民营富豪”曾对笔者发感慨:“官大官小没完没了,钱多钱少一样烦恼,知心朋友无价之宝,知足长乐憾事全了”,是不是比一些“党员富豪”更有些“先进”味道?
作者为资深传媒人
来源:香港《大公报》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