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消除两极分化不能老等明天

2025-02-24 文摘 评论 阅读
消除两极分化不能老等明天 肖桥松

1992年,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这一重大问题作出了总结性的理论概略:“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因此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不是一般的要求,然而现在有的人根本不承认这种越来越严重的两极分化,张五常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他“说中国两极分化是胡说八道!”张五常否定中国存在严重的贫富差距及下岗失业等问题,认为改革进程中出现贪污腐败等问题无可避免。张五常说,基尼系数显示中国贫富差距已经很大了。这个是怎么算出来的?谁算出来的?这些人念过书没有?他们做我的学生都没有资格。真是狂妄之极,张五常不顾客观事实的答记者问才是胡说八道。

“根据2006年公布的数据,我国基尼系数已超过世界各国,即日本0.249、韩国0.316、印度0.325、巴基斯坦0.33、印尼0.343、英国0.360、越南0.361、美国0.408、泰国0.432、俄国0.456、巴西0.591,而我国已从1978年的0.29上升到0.473,只低于巴西,高于其他各国。10%最低收入家庭的财产占全部居民的财产还不到2%,而10%最高收入家庭的财产却占全部居民财产的41%。短短十几年,就使中国亿万富翁人数和富翁人均财富跃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中国富翁人均拥有500万美元财富,远高于全球超级富翁人均380万美元财富,也高于新加坡(人均470万美元)和日本(人均270万美元)。至2006年我国有百万富翁500万个,千万富翁24万个,亿万富翁2200多人,他们占全国人口0.4%,却有八万亿元总资产(占个人总财富60%),而中国人均收入(2004年)却是全球第134位,与菲律宾差不多。按世界贫困标准计算(每天消费不满一美元)我国现有贫困人口近两亿,约占全国人口15%。”

以上是以前的统计,最近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中国薪酬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曾湘泉近日作客人民网“人民议事厅”,谈到国民收入分配和职工工资福利等诸多问题时,引用财政部的最新调查,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已经达到“高度不平等状态”,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而最低收入10%的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4%。曾湘泉说:“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综上所说,两极分化的严重性是不容质疑的,张五常的胡说八道是绝对站不住脚的,但是消除或缓和两极分化的政策措施久久不能出台,是不是受到了像张五常这样国际知名经济学家观点的影响呢?因为现在出台什么政策措施都只征求专家学者的意见,张五常是有话语权的经济学家,一般群众是没有话语权的,况且制定政策的人很难到群众中来征求意见,特别是困难群众的意见。

当然消除两极分化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出台政策措施不能不慎重一些,但也不能将国民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一拖再拖至今还不公布。当前是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最佳时机,应该抓住这个最佳时机,加快国民收入分配改革的进程。在国际经融危机的冲击下,收入分配问题更加凸显,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如果只听楼板响,不见人下来的问题依然如故,人们的不满情绪就会越来越强烈,事实上,为什么总是这样呢?我觉得一个重要原因是饱人不知饿人饥,没有将心比心的正常心理。这是由他们的经济地位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经济地位,就有什么样的政治态度,更是由他们的世界观决定的。像张五常这人,虽然“他有时也在中国各地走访”,但由于他的地位和世界观不同,所以其观点也特别的标新立异。他说:“因为下岗,很多人被老板炒鱿鱼,而是他自己炒老板鱿鱼。”“假如一个人真的想找工作的话,你找到一个月600块钱的一份工作,是没有问题的。你去东莞找,马上就有。你600块钱不做,要做800块钱的,那你就要花两三天的功夫去找,。那么要找1500块的呢?那就难找一点了。”一个打工者的回答很实际:“600元的月工资按我的个人估算,房子是别想了,到下辈子也攒不够首付的钱,也就够几个人合租一间破烂的民房,吃穿的讲究也应该提不上,估计能维持吃饱穿暖就算不错了。”他进一步说:“按照张五常的逻辑,勤劳的人就应该安心干一个月600元的工资,接受资本家的血腥剥削,不必要再去争取更好的生活,也不必在意是否应该对父母有回报,更不应该为下一代操心。这样一个失去了社会良知的人,跟山西黑窑的包工头有什么区别,他甚至连一个资本家都不如了,资本家还要考虑劳动力再生产的问题。他连这个都不考虑,已经退回到奴隶主的水平,奴隶损耗了再去抓就可以了。”一个打工者把他的歪理批得入木三分,但是要真正改变这种贫富悬殊的问题,只有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劳动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推动医疗、养老、教育、住房等领域的改革,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遂步降低人们在这些领域的支出负担,才能使贫困者遂步富起了,最后达到共同富裕。但现在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步子很慢,不久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把过去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转变为内需拉动,成为当前的重中之重。但实际上雷声大,雨点小,并没有把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拉动内需作为重中之重,而仍然是把GDP指标作为重中之重,把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有些地方为了招商引资,不惜出重金奖励招商者。去年3月上旬,河北省廊坊市市长王爱民还发布了招商口号:“房地产是好的投资项目,房地产商来我市投资,赚了算他的,赔了算我们的。”这是什么口号,这种“优惠”政策不是在消除两极分化,而是在加剧和扩大两极分化,所以什么是重中之重,现在还是一句口号,实际还在围绕GDP、招商引资两个重中之重大做文章,还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转换脑筋,把追求幸福指标、共同福裕作为重中之重,难道还要“等明天”的最后结果吗?

标签:收入   一个   两极分化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