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卢麒元:反式英雄范跑跑

2025-02-24 文摘 评论 阅读

反式英雄范跑跑

卢麒元


范美忠先生的逃生行为是本能的平民行为。遗憾的是,范先生骨子里有着强烈的英雄主义情节。于是,范先生赋予逃生行为某种特殊意义,例如自由主义。反式英雄的效果出现了,范先生成功了。一夜之间,范美忠成为万众瞩目的反式英雄。

可能,范先生已经注意到了,人格撕裂不仅仅是他本人的个体问题,而且是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一个道德水平急剧下滑的社会,反式英雄具有广谱性特征。既得利益阶层,需要对他们的社会行为进行道德解释。通常,他们也只能使用反式英雄的方式。赋予普通行为或者非道德行为某种特殊意义。例如,腐败可以促进商业发展等等。这样,个体的人格撕裂,扩散成为社会整体的人格撕裂。就本质而言,这是社会整体审美意识的扭曲。现代中国的审美意识异化的程度是惊人的。如果你去采访一下中国的青年,他们心中的英雄意识,具有强烈的泛商业化倾向。只要能够获得权力和金钱就是英雄,就会获得羡慕和尊重。政治、教育与媒体的长期扭曲,结出了道德沦丧的恶果。范跑跑只不过是这种社会性人格撕裂的一个受害者。当然,受害者也包括了豆腐渣学校的制造者们。

监护责任是教师的信托责任。你可以将它神圣化,成为一种使命;也可以将它平凡化,成为一种交易。一个信托责任人,背弃其应承担的信托责任,这种行为在任何正常的公民社会都应该受到谴责和惩罚。然而,在缺乏公民意识的中国,履行公民的责任和义务竟然需要讨论。当监护责任和奉养责任都需要讨论的时候,中华民族的道德伦理危机可见一斑。尤为震撼的是,这种行为发生在出身于北京大学的范美忠先生身上,这当中蕴含的意义就显得非同一般了。

反式英雄思维已经成为社会时尚。对于一些青年,特别是女青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这种触碰道德底线的人性冒险行为,非常符合人格撕裂者的精神需求。在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伦理、法律制度、经济政策处于极度不稳定状态。传统的英雄思维,在社会现实中碰得头破血流,青年们必须寻找出路。于是,他们本能的开始逆反。青年们并不理解自由主义的真实含义,他们往往将简单逆反视同为自由主义,并以此为骄傲。范跑跑事件是反式英雄思维非常经典的案例。当然,问题远远不止于此。

反式英雄思维对社会具有强大的破坏力。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反英雄的行为,往往堕落为流氓行为。而当流氓行为被社会推崇的时候,社会道德伦理甚至法律制度将会被撕裂,出现严重的社会管理危机。在打倒孔家店、放弃共产主义理想之后,不信奉宗教的中国人迅速陷入了道德伦理困境。处于道德伦理困境的国家,缺乏坚实的法理逻辑基础,也就同时缺乏建立法治社会的必要条件。其实,如何建立现代中国的道德伦理规范,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的首要问题,或者说根本问题。

笔者非常理解中国第三代以后领导者的困难处境。中国结束了伟人治国的时代。当平凡的人们成为领袖之后,无论是当事者,还是旁观者,都很难放下不切实际的英雄主义情节。我们看到的一幕幕现代高大全的活报剧,何尝不是反式英雄主义的滥觞。那与范跑跑的反式英雄行为有什麽本质区别呢?

中国需要伟大的思想家。中国需要系统的道德伦理重建。

中国需要伟大的政治家。中国需要系统的法律制度重建。

范跑跑不是一个笑话。反式英雄的背后,隐藏了一个民族深刻的道德危机与严重的社会病症。

不要在范跑跑问题上停下来。我们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让汶川大地震给予国人灵魂的震撼延伸下去。

事实上,中国更需要开启伟大的精神重建。

标签:英雄   社会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