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量相信袁隆平先生的“饿死四、五千万”
星逝夜潭:尽量相信袁隆平先生的“饿死四、五千万”
传袁隆平先生说,“1959年大干旱,一年基本上没收成,饿死了四五千万人啊”。
中国有互联网以来,这是一个长期保留节目,一亿多元稿费流产以后,还似乎是唯一保留节目。这次再为袁隆平先生热闹上演,袁先生名气大。
尊重、相信,袁隆平先生。袁先生说杂交,不会太多人插嘴。袁先生说死人,各路自以为是人来玩。
这个世界,自以为是人多了去。何况这个保留节目,袁隆平先生也只是业余选手。
一、粮库和死人。
袁先生说粮库,尽管许多人也相信袁先生,但是,袁先生也只是说请中央“调查”,并“微服私访”。这就是袁隆平先生值得尊重、相信的科学严谨。
袁先生说“饿死人”、“饿死四五千万”。袁先生是不是像说粮库一样,也请调查了?当然,不必请“微服私访”。
二、几个数字例子
在袁隆平先生说的饿死四五千万的年头,在城里、乡村,也都待过,没见过饿死人,也没听说过饿死人。
1、 右派
右派分子,网上说45万人,也有说70万人。
这几十万右派,见过好几个,听说就更多。饿死四、五千万,没有见过、听过;身边也没有人见过、听过。
2、 红卫兵、老三届、上山下乡知青
现在说的红卫兵,大约都指的是当年的中学生,也就是老三届。老三届不全部是红卫兵,上山下乡知青则几乎是老三届。据说老三届,即上山下乡知青,2000万人。
大约每一个人都熟悉红卫兵、老三届、上山下乡知青,并感同身受。身边人,家人、亲戚、朋友、同事、街坊、邻居、以至陌生人等等,随便一抓,一大把,见过、听过。而这是2000万人。
饿死四五千万,多一倍不止,没有见过,听过;身边也没有人见过、听过。
3、 下岗失业
下岗失业,有说3000万,有说7000万。和红卫兵、老三届、上山下乡知青一样,几乎家喻户晓,触目惊心,俯拾即是。饿死四五千万,没有见过,听过;身边也没有人见过、听过。
以上,仅仅是读袁隆平先生的“四五千万”数字后的一些想法和看法,不涉及其中事件的对错、是非。如果有人以本文哭右派、红卫兵、老三届、上山下乡、下岗失业等,另找坟头。
三、用袁先生同样的方法。
袁隆平先生的杂交不通用,袁隆平先生科学、严谨的方法通用。
袁隆平先生从看到5个死人,不仅得出饿死,还得出饿死四五千万。那么从没有见过,听过饿死人;从身边没有人,见过、听过饿死人,是不是也可以得出没有饿死人?
同一事件,同一方法,不同结果。那一者更靠边?
如果袁隆平先生的饿死四五千万靠不住,那么连袁隆平先生是不是田坎,路边、桥下看到五个死人,都有点靠不住。
当然,出于公平,没有见过、听过;以及身边人没有见过、听过,也可以有点靠不住。
四五千万饿死人,全中国应该家家户户饿死人。至于四五千万饿死人,集中在中国某些个地方,因此其他个中国地方看不到,也靠不住的。集中某些个地方,某些个地方无人区了。四五千万饿死人,谁埋?那会是饿殍遍野,骸骨遍地。
而更靠不住的是袁隆平先生说的,“大跃进把树都砍了去炼钢铁,把生态破坏了,1959年大干旱,一年基本上没收成,饿死了四五千万人啊”。
四、“砍树炼钢铁”和“59年大干旱”
1959年是不是大干旱,这有气象资料。1959年大旱,是不是因为1958年砍树炼钢铁,这只要一般常识和一点良知。
说50年前就有生态问题,有点玄乎。说1958年砍树炼钢铁,导致1959年大干旱,有点不对。
砍树炼钢铁,是砍不了多少树的,不至于引起气候大变化,乃至大干旱。至少不会1958年砍树,1959年就立即引起气候大变化,大干旱。
大面积森林灭失,可以引起气候变化。但是,大面积消灭森林,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森林消灭的直接后果是水土流失,这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而水土流失,还不是干旱,而是水有点多。
大面积森林恢复,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1958年砍树炼钢铁,因此“59年大干旱”,因此“一年基本没有收成”。那么此后,至少十几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也会继续大干旱,以及更多的“一年基本没有收成”。从袁隆平先生的说法只能这样推论和结果,而实际情形不是这样。
实际情形还是,当时砍伐工具还落后,公路铁路交通还不发达,砍不了多少树,也运不出多少树。那时中国大地上的原始天然森林还是很多,很多的。
真正的砍树,是在后来,公路修到那里,树就砍到那里。而最大规模的砍树,大约在“要致富,上山去砍树”时候;最大规模的生态破坏,是“有水快流”,“五小”(小矿山、小煤窑、小纸厂、小冶炼厂、小作坊,等等)蜂起的时候。
这不是搞杂交。袁隆平先生以1958年“砍树炼钢铁”,推出“生态破坏”,进而“59年大旱”,结论“饿死四五千万”。前提错误,过程错误,结论可能错误。
这不能搞杂交。以袁隆平先生之人,这么三言两语,风马牛,说“饿死四五千万”,是不够的。
尽量相信袁隆平先生。不过,以袁隆平先生其人,这么伟大节目,确不致此,草草如此。
尽量相信袁隆平先生。袁隆平先生最好也尽量让相信。
2009-4-14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