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中的十个重大疑点
《潜伏》中的十个重大疑点
《潜伏》是一部以“秘密战”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由于“秘密战”中充满不完全信息判断,存在疑点是正常的。对于《潜伏》中的一般疑点,我没时间列举,在此指出十个重大疑点:
1、第三集,余则成为何能一眼看出叶子明给戴笠发报的内容?叶子明、戴笠这些老手,不会想不到电报可能被中统、中共、美军截获,内容泄露后造成的后果,因此不仅不会使用明码,也不会使用一般密码,肯定要使用特殊密码。当时作为科员的,非戴笠亲信的余则成,怎么能知道并那么熟悉,叶子明、戴笠使用的特殊密码?
2、第四集,翠平为何会见到鬼子就跳起来大叫?翠平是打过两三年实战的“游击队长”,倘若那么不冷静,军事素质那么低,怎么可能在两三年游击战中生存下来?
3、第九集,马奎秘密搜查吴敬中办公室时,操作为何那么外行?马奎是“军统天津站行动队长”,却连犯了三个低级行动错误:(1)开灯照明。连用布蒙着手电作为秘密搜查光源,这么简单的常识都不懂。(2)关抽屉太重。那会改变抽屉里物品的摆放位置,很可能被吴敬中那样的老手洞察。(3)不带手套。留下指纹给人取证。
4、第十一集,余则成与翠平在军统办公楼外谈秘密话,为何距离一楼房间窗户那么近?且不说余则成,就是翠平,打过两三年实战的“游击队长”也不至于那么不谨慎。
5、第十二集,吴敬中与李涯为何认定:左蓝不去找马太太,能说明余则成与左蓝串通?吴敬中与李涯又不知道左蓝曾经两次与余则成秘密接头过。左蓝的身份是“军调代表”,完全有可能遵照命令,不卷入秘密战,以免落下把柄对大局不利。
6、第二十集,晚秋的目的地为何是“西柏坡”? 1947年5月,中共中央工委选定“西柏坡”做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驻地。若晚秋在工委选定之前动身,中共用人之季,怎么会把投奔来的知识青年安排在一个偏僻小村庄?若晚秋在工委选定之后动身,中共怎么会安排一位未经长期考察的,背景复杂的白区知识青年,接触大内中枢?即使余则成一时昏头,做此建议,李克农也会否决掉。
7、第二十四集,吴敬中对李涯说的“打字机”是什么?李涯怀疑陆乔山遗留文件中于己不利的文件是余则成提供的,吴敬中说:“咱们站没有这样的打字机”。军统行公文从来就不使用外语,那时侯中文公文能用什么打字机打出?
8、第二十六集,吴敬中与李涯为何会允许余则成当着自己的面,打开放录音带的小盒子?吴敬中与李涯为何都没想到那个小盒子里放着炸弹,余则成可能走投无路,同归于尽?
9、第二十七集,三十八军为何只派含司机在内的两人,去劫持钱斌夫妇?据我所知,三十八军那时没有刀枪不入的人型战斗机器人,所以派人只能派活人。
活人劫持者坐在前面背对被劫持者,被劫持者在后面掏出枪来很容易干掉,三十八军怎么能事先确定钱斌夫妇没携带枪支?即使没携带枪支,活人隔着座位被人从后面勒住脖子也难办。是什么原因造成三十八军参谋部那么傻的?
10、第二十九集,李涯死后,廖三民牺牲前与余则成通电话的内容,为何军统没其他人知道谈话内容?在二十五集中,余则成曾告诉廖三民:“你们的电话都被监听了。”攻城前后,正是监听关键时期。吴敬中到第三十集才接到撤离命令,此前没必要下达解除监听命令,余则成事先不知道廖三民有危险,更没必要冒险下达解除监听命令。
条留言